姜苇;刘颖明;黄帅行
分析不完全断肢(指)患者采用再植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主要包括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接待的不完全断肢患者24例,全部采用再植术治疗,24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后,除了1例患者由于合并颅脑外伤而死于脑疝之外,其余患者皆未出现并发症现象,并且全部在术后2~6w痊愈出院。术后皆给予>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手术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比较理想,肢体被动活动情况良好。认为加强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伤口清创、迅速止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感染预防、血象观察及康复指导等,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提高再植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Ⅲ度子宫脱垂合并阴道膨出以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Ⅲ度子宫脱垂合并阴道膨出患者12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中患者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两组患者均全部愈合,两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两组患者中均无1例出现复发,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Ⅲ度子宫脱垂合并阴道膨出以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手术时间较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比较少,可减轻患者痛苦,手术之后的复发率比较低,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郭红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归纳总结消化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风险,如服务态度引起投诉、给药缺陷导致意外发生、护理观察不到位导致病情加重等等,为规避或减少护理风险,科室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护理安全,以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邹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86例破腹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全面临床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基础产科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97.2%的产妇泌乳充足,母乳喂养率为93.7%,对照组术后75.5%的产妇泌乳充足,母乳喂养率为8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剖腹产术后母乳分泌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脑缺血所致头晕的识别及西药结合处理预后。方法脑缺血所致头晕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选择法舒地尔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4.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0.05)。治疗后两组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0.05),同时上述值在治疗后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0.05)。结论脑缺血所致头晕采用西药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作用的发挥与恢复脑动脉血流速度有关。
作者:单睿君;刘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镜在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51例,经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分析超声图像表现及特点,探讨超声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结果51例患者中,10例超声误诊,6例漏诊,35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结论超声对检出及诊断不同临床表现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阳;陈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鞘膜内注射与伽玛刀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口腔科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58例,其中167例采用手术显露神经支后行鞘膜内注射吡柔比星,另外91例选择伽玛刀放射治疗。并在术后即刻、术后1 w、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术后24个月分别评价成功率。结果术后即刻、术后1 w、术后1个月,成功率的差异经卡方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而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术后24个月的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神经鞘膜内注射吡柔比星与伽玛刀放射均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
作者:赵和平;朱晓瑜;张建英;董潇;陈小燕;赵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直肠给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热性病的效果。方法将240例热性病患儿随机分为口服组(对照组)和保留灌肠组(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观察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疗效及治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不仅作用快,疗效显著,同时也提高了小儿中药治疗的舒适度。
作者:王早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13年1~12月的门诊16990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10种二类精神药品中,DDDs位于前3名的是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和阿普唑仑片,其中3种DUI=1,7种DUI均P<1.0。结论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及药物选择基本合理,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作者:朱珠;张一;黄兴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肠梗阻患者手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肠梗阻手术患者150例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自行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优质护理能够促进肠梗阻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曹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现患调查,了解医院感染基本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3年8月6日全天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将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人数应查724例,实查720例,实查率99.45%;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08%,例次现患率为2.36%;医院感染率高的科室为普儿病房10.34%;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为主,主要是败血症,占29.41%;医院感染病例送检率为86.67%,阳性率84.62%,以革兰阴性杆菌多(58.33%);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03%。结论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现患率。
作者:陈婷;徐文君;陆勤;杨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独立操作方法,实验组患者行四手操作技术治疗,对两组烤瓷牙齿修复情况(修复数量及时间)、患者修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修复满意15例(75%),基本满意4例(20%),修复总满意率95%;对照组患者修复满意7例(35%),基本满意6例(30%),修复总满意率65%,实验组修复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口腔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手操作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修复时间短等特点,患者满意度高,可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吴国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DSA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52例原发性不孕的患者在DSA引导下通过高压注射泵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并认真做好患者造影前、中、后的护理及心理疏导工作。结果952例原发性不孕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论 DSA引导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具有无创、简便、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同时在造影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理不适,降低了造影的不良反应。
作者:谢可平;曾艳;熊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髋部疾患的主要治疗手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率高,同时髋关节置换术后也存在假体脱位或松动、感染、疼痛等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感染应引起大家注意,做好积极预防工作。
作者:黎春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盆腔炎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当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20d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盆腔炎症状相比治疗前而言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盆腔炎症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冬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选取收治的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其中50例施行腹腔镜下微创疗法为观察组,50例施行直接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腹部切口长度、整个手术时间、术中流血量等进行对比得出,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如残余结石、胆瘘、切口感染、胰腺炎等进行对比,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例数与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疗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明显优于开腹手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穆成瑜;牛生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共56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及临床综合治疗。结果抢救成功53例,因抢救无效等原因致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94.6%。结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时、准确的建立人工气道并正确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足够的氧供,监测好患者生命体征及氧饱和度,合理应用阿托品,戊已奎醚,解磷定,血液净化等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唐科;解岗;安小峰;纪海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散内观认知疗法(Discontiguous Naikan Cognitive Therapy,DNCT)合并药物治疗对女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住院的女性偏执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合并药物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完成32例,对照组完成34例,研究组治疗后BPRS量表总分、思维障碍、迟滞、焦虑抑郁、敌意猜测等因子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的迟滞因子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BPRS量表总分、活动过多、敌意猜测、焦虑抑郁等因子的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散内观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偏执型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梁瑞华;孙倩倩;刘小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加穴位注射在防治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将40例患者前次化疗采用化疗前后使用止呕药物昂丹司琼针静脉滴注,胃复安20mg、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的方法防治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后一次化疗则在使用昂丹司琼针的基础上,再采用耳穴压豆加穴位注射来防治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结果耳穴压豆加穴位注射法总有效率达90.0豫,而常规治疗法为70.0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加穴位注射防治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探讨三尖瓣成形环在三尖瓣中度以上反流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就诊的80例二尖瓣重度狭窄并三尖瓣反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中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Devega法成形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中的40例患者则采用国产百仁思三尖瓣成形环(C型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寻求佳治疗方案。结果本研究40例二尖瓣重度狭窄并三尖瓣反流患者中0例(0%)于围手术期内死亡;经过术后3~7年的追踪观察,治疗组中40例患者出现三尖瓣中度反流现象的患者仅为1例(2.5%),无重度反流患者;采用传统Devega或key,s手术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中度反流现象者13例(32.5%),出现重度反流现象者7例(17.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例,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尖瓣成形环在三尖瓣中度以上反流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强、死亡几率与出现三尖瓣中度以上反流现象的几率较低,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黄凯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