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平;朱晓瑜;张建英;董潇;陈小燕;赵康
目的:探讨DSA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52例原发性不孕的患者在DSA引导下通过高压注射泵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并认真做好患者造影前、中、后的护理及心理疏导工作。结果952例原发性不孕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论 DSA引导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具有无创、简便、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同时在造影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理不适,降低了造影的不良反应。
作者:谢可平;曾艳;熊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行目标管理模式干预护理的13名外科护理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知识技能增加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及护理技能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论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到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技能的满意度,有助于减少护理纠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分析不完全断肢(指)患者采用再植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主要包括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接待的不完全断肢患者24例,全部采用再植术治疗,24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后,除了1例患者由于合并颅脑外伤而死于脑疝之外,其余患者皆未出现并发症现象,并且全部在术后2~6w痊愈出院。术后皆给予>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手术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比较理想,肢体被动活动情况良好。认为加强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伤口清创、迅速止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感染预防、血象观察及康复指导等,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提高再植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10~24岁青少年妇科疾病的特点,为更好的解决青少年感到困惑和关心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提供经验。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青少年保健门诊就诊的371例青少年病历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1例就诊青少年中,妇科病种涉及到10余种,其中病种顺位排在前6位的是:青春期功血,占54.45%;妊娠,占14.56%;原发性痛经,占9.16%;多囊卵巢综合征,占7.82%,外阴及阴道炎症,占5.12%;Asherman综合征,占4.04%。结论青少年的妇科疾病多以月经异常为症状,加强性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及时发现自身的异常症状,同时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性观念,减少不安全的性行为。
作者:李红云;邹颖;吴颖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分析。通过对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妇女的护理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对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科学管理患者的目的。
作者:常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麻疹是儿科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常强,接种麻疹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家长掌握必要的预防措施;了解麻疹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对易感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在麻疹流行期间应避免到公众场合,必要时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
作者:李英;魏小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上,研究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上,研究组有5例,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有15例,不良反应率为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治疗,要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判断,治疗上应联合用药,及时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并给予对症处理。
作者:买买提江·吐尔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3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常规超声雾化及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6.67%,91.33%,有统计学差异(<0.0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36.67%,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配合个性化护理是防治小儿肺炎科学合理的措施。
作者:冷玉燕;倪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镇痛效果、剖宫产率及产妇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16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观察组)58例及非导乐组(对照组)58例。导乐组有导乐师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配以导乐分娩镇痛仪减轻宫缩痛,及导乐球可放松盆底肌肉,并可缓解会阴神经的疼痛,配以步行车及导乐凳,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发现导乐组镇痛效果显著;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产妇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导乐分娩是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保护、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了产科的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桂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近3年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中医诊疗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临床治疗开阔一些思路。
作者:高望;李慧臻;李永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在护理干预下,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本文的临床研究过程当中,一共收集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给予他们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用药护理、血压监测等临床护理干预。后根据疗效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在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的用药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下,绝大部分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6.8%。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再配合以护理干预,能对治疗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作者:施洪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我院我科的8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护理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并且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书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曾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清晨高血压(MBP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变化、治疗效果、脑卒中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改善程度、治疗效果、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效果西基本一样,但成本-效益更高。
作者:朱中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加穴位注射在防治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将40例患者前次化疗采用化疗前后使用止呕药物昂丹司琼针静脉滴注,胃复安20mg、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的方法防治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后一次化疗则在使用昂丹司琼针的基础上,再采用耳穴压豆加穴位注射来防治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结果耳穴压豆加穴位注射法总有效率达90.0豫,而常规治疗法为70.0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加穴位注射防治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5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者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氯吡格雷治疗组)50例。治疗1 w后静脉血检测p-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但是试验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在降低p-选择素水平上疗效优于阿司匹林,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彬;崔志堂;严俊杰;王晓慧;贾红娟;许鑫;杨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责任血管的判定。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发现三叉神经区域的蛛网膜显著增厚与周围组织发生显著的粘连。责任血管:小脑上动脉14例(48.27%),小脑前下动脉3例(10.34%)、数支责任血管(2~3支不等)6例(5.95%)、小脑上动脉合并静脉2例(6.90%)、椎动脉-基底动脉4例(13.79%)。29例在三叉神经根部或远端均见压痕或接触点。结论术中对责任血管的准确判定、个性化的减压方式、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作者:孙圣礼;舒毓高;李义荣;刘佳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利用多媒体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宣传。结果通过护士的多媒体健康教育,充实了家属的医学常识,增进了护患沟通,从而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还增强了患儿家长的保健意识。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实用、形式生动,家长记忆深刻,易于掌握,较普通文字健康教育更为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金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雾化吸入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62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1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口服泼尼松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都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个月后,统计数据得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1%远远高于对照组61.3%(P<0.05)比较有意义,所选的受试者中在治疗前,肺功能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的TLC和VC指标都有升高,趋于正常值,而观察组TCL和VC的变化不大,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发生合并症的对比情况,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糖尿病,高血压,肺炎,而观察组几乎没有,且两组对比结果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和布地奈德能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指标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合并症发生率甚微,故可推广使用。
作者:范晓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0.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儿童初发近视的分析,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160只眼)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初发近视的患儿,4~8岁,既往无戴镜史,排除器质性病变。患儿双眼滴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早1次,1滴/次;滴用0.5%托吡卡胺滴眼液,睡前滴用3次,间隔5 min/次,1滴/次。用药时间≥3个月,用药期间复查1次/月。包括普通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瞳孔大小、瞳孔直接及间接光反射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用药3个月后复查,患儿无畏光、流泪,无视近物不清,裂隙灯检查、瞳孔大小、瞳孔直接及间接光反射检查、眼底检查及眼压检查均无异常。裸眼视力和平均等效屈光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0.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儿童初发近视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马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5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和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差异,指导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结果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治愈、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渠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