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萍
目的:通过对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了解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和耐药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473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473名患者中细菌学培养阳性者315例,培养阳性率66.60%,共培养菌株32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为98株,革兰阴性菌为176株,真菌为50株。致病菌中常见的病原体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81%)、鲍曼氏不动杆菌(13.89%)、铜绿假单胞菌(12.35%)、白色念珠菌(11.42%)、肺炎克雷伯氏菌(10.49%)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提示:矽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所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100%敏感,碳青霉烯类对除鲍曼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较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矽肺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体发生了变化,一些病原体如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临床分离的细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菌较为常见。
作者:白黎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本文尝试从使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一视角出发,立足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围绕医疗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着重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1]。建立独立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和工作框架,积极推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余蔚旻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归纳总结消化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风险,如服务态度引起投诉、给药缺陷导致意外发生、护理观察不到位导致病情加重等等,为规避或减少护理风险,科室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护理安全,以提高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邹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标本胃癌检出率及在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胃癌早期确诊率。方法对我院1545例2011~2013年胃镜活检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胃镜疑为胃癌者248例,病理活检诊断胃癌220例,占88.70%;其中196例为胃镜、活检同时诊断为胃癌的病例,诊断符合率79.03%;28例胃癌为经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病变的活检病例,胃镜漏诊率为12.72%,经活检排除胃癌28例,11.29%。结论胃镜和活检相结合是诊断胃癌的必要手段,对胃镜下可疑病变胃粘膜提倡常规活检。
作者:于素香;李艳涛;杨亮;仝玲;侯冰洁;马孝民;敦华;邸玉然;王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进行整体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中患者对其进行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80.0%,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衰竭,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其整体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痛苦,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靖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支原体属在泌尿生殖道的感染情况和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支原体试剂盒对397例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属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检测出支原体属感染169例,总阳性率42.6%;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阳性率27.7%,单纯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2.5%,Uu+Mh混合感染阳性率12.4%;女性支原体属感染总阳性率60.7%,高于男性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Uu感染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6.4%、93.6%、90.9%;单纯Mh感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0%、80%;Uu+Mh混合感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3.9%、85.7%、85.7%。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率较高且以Uu为主,女性支原体属感染率高于男性,常用的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治疗上应早期进行支原体属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以减少临床耐药。
作者:鲁瑾;陈旭娥;周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体重指数( BMI)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钠水平变化的作用及模型的构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随访。将患者按BMI的四分位数分为BMI≤21.6kg/m2组(低BMI组,n=16),21.6kg/m2P26.7 kg/m2组(高BMI 组,n=16)四组。先比较不同 BMI 水平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多因素 Cox 回归用于分析BMI降低对心衰预后的独立预测作用及不同BMI人群的血钠水平变化比较。结果不同BMI水平的心衰患者在合并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检验项目及用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BMI降低(风险比0.970)为血钠水平变化的预测因素。结论肥胖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钠水平较高,可能是其生存率提高的因素之一,低BMI心力衰竭患者的血钠水平较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体内血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李然;罗维;朱继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军队疗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很多自身独有的特点和规律,如今,新的健康观对疗养院的建设和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寸丽云;严睿;尹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13年1~12月的门诊16990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10种二类精神药品中,DDDs位于前3名的是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和阿普唑仑片,其中3种DUI=1,7种DUI均P<1.0。结论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及药物选择基本合理,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作者:朱珠;张一;黄兴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提前护理干预加联合应用缩宫剂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前和产时进行护理评估,对76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进行提前护理干预和联合应用缩宫剂,预防产后出血作为观察组。与我院2013年1月~6月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两组的产后出血率、出血量、输血率等列表统计。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95%,对照组4.62%。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2h出血量观察组(150.66±47.53)ml,对照组(235.64±64032)ml,产后24h出血量观察组(235.64±64.32)ml,对照组(306.62±73.56)ml,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前护理干预加联合应用缩宫剂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唐年纪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我科自2001年~2013年共收治脑梗死且适应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约1200例,在给与此类患者调整血压,溶栓抗凝,康复理疗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脑梗死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认真做好入舱前的护理及加压、稳压、减压过程中的各项护理,尤其对舱内特殊患者的护理,达到了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或消除后遗症,加快康复的过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软肝散肝区电热磁导入联合健脾化瘀汤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软肝散外敷肝区结合电热磁红外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24%,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软肝散肝区电热磁导入联合健脾化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奎国;张景昆;黄政宇;汪艳侠;赵彦慧;王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时结膜瓣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8例(38眼),进行临时带蒂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38例,33例治愈,治愈率为86.84豫;平均治愈时间(14.10±4.81)d;角膜新生血管形成2例(5.26豫);术后裸眼视力≥0.3者11例(33.33豫),0.02~0.1者13例(39.40豫)。5例治疗失败,角膜穿孔,视力永久丧失。结论临时结膜瓣联合清创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安全有效,并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少,但对晚期病例疗效不理想。
作者:姜俊;余业明;李艳春;侯文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为医院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6月中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雷贝拉唑、克莱霉素口服液以及呋喃唑酮药物,而对于治疗组患者治疗主要采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口服药物,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例如胃痛、反酸、嗳气等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胃痛、烧心、食欲不振、嗳气等临床不良症状恢复显著,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对于血、尿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等都没有发现异常。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显著的好于雷贝拉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了解扶绥县狂犬病发病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扶绥县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分析。结果扶绥县2005~2012年累计报告狂犬病16例,死亡16例,病死率达100%,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以农民发病多(占75.00%),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发病季节以2、8、9月较多,占总病例的57.35%。68例患者,暴露后规范处理率为6.25%、狂犬疫苗接种率仅达6.25%。结论扶绥县狂犬病以农村居民居多,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不及时、疫苗接种率低是当地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狂犬病宣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黄敬秀;李月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部剜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腔内分部剜切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以及术前术后前列腺国际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30~150min,平均(76.3±26.2)min;术中出血20~310ml,平均(150.3±64.1)ml;未发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症(TURS)及包膜穿孔;术后冲洗时间12~44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7d。1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IPSS由(25.1±5.2)分下降至(8.7±4.6)分,QOL由(5.0±0.5)分下降至(2.1±1.0)分,大尿流率由(7.6±2.7)ml/s上升至(25.9±2.6)ml/s。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分部剜切术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减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庆;张小德;邵涛;刘明生;许陈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设置为研究组,与此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人群均接受终点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99.0%)显著高于尿素氮,肌酐检出率,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为病症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一方面成为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杨新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检测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NOS活性水平探讨维、哈、汉3族EH患者间及较各自血压正常对照组间血清NOS活性水平是否有差别。方法随机选取新疆哈族、维族、汉族EH患者各145、112、152例,同期同地区哈族、维族、汉族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各74、70、7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NOS活性水平。结果哈、维、汉3个民族EH患者血清NOS活性均较其对照组降低,3个民族EH组间血清NOS活性比较:哈、维、汉3民族EH组人群的血清NOS活性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488,=0.000)。血清NOS活性水平中哈族EH组低(34.75±5.96)U/mL,其次为汉族(39.05±9.16)U/mL,维族血清NOS活性水平高(44.36±15.73 U/ml)。结论3个民族高血压患者较其各自对照组血清NOS活性明显降低,血压水平与血清NOS活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个民族EH患者间血清NOS活性水平存在差异,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忠;魏珍;陈少泽;毛宏伟;王丽;秦练;张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500例,其中入院时及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的230例。将其中的120例采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另外的110例采用蒙脱石散及妈咪爱治疗腹泻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腹泻天数及肺炎治愈天数进行观察,通过将2个组的腹泻天数及肺炎治愈天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于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的患儿腹泻天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中的患儿肺炎治愈天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通过使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比传统的采用蒙脱石散及妈咪爱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疗小儿肺炎引起的继发性腹泻,从而直接加快小儿肺炎的治愈,对临床小儿肺炎的治疗及护理具有较良好的意义。
作者:刘思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喉癌患者相关心理护理文献,了解心理护理对我国喉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效果。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电子数据库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参照PICO原则纳入文献与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工具基本特征及心理护理效果等设计资料提取表格。由于纳入研究同质性差,因此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并整合数据。结果纳入6篇文献,主要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欧洲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论目前,生存质量评估工具多样化,因此有待高质量规范化研究予以证实。
作者:王璐;杨德芬;米薇;肖政;周珂羊;李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