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王春叶

关键词: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雷贝拉唑,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为医院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6月中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雷贝拉唑、克莱霉素口服液以及呋喃唑酮药物,而对于治疗组患者治疗主要采用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和克拉霉素口服药物,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例如胃痛、反酸、嗳气等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胃痛、烧心、食欲不振、嗳气等临床不良症状恢复显著,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对于血、尿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等都没有发现异常。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显著的好于雷贝拉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脑缺血所致头晕的识别及处理

    目的:探讨脑缺血所致头晕的识别及西药结合处理预后。方法脑缺血所致头晕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选择法舒地尔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4.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0.05)。治疗后两组的基底动脉与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0.05),同时上述值在治疗后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0.05)。结论脑缺血所致头晕采用西药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作用的发挥与恢复脑动脉血流速度有关。

    作者:单睿君;刘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外科护理管理理念与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行目标管理模式干预护理的13名外科护理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知识技能增加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及护理技能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论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到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技能的满意度,有助于减少护理纠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治疗中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复发率高。祖国传统医学通过辨证论治理法用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文章概述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治现状和诊治渊源,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中医证治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法,并根据不同证型分类综述。

    作者:刘美;杜樱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2种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筛检22种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标准菌株、临床耐药菌株的低抑菌浓度(MIC),对临床化合物成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22种化合物对Hp标准菌株(ATCC700392,NCTC11637)和临床耐药菌株(耐阿莫西林1μg/mL,耐甲硝唑64μg/mL,耐克拉霉素0.25μg/mL)的MIC值。结果化合物W9、J2、J5、J1O对5株Hp的MIC值均P>32μg/mL,化合物J11的MIC值为32μg/mL,化合物J3、J4、J6、J7-J9的MIC值均为16μg/mL,化合物W8的MIC值为8μg/mL,化合物W5-W7、W10、W11的MIC值均为4μg/mL,化合物GM1'、GM2'、GM3'的MIC值均为0.5μg/mL,化合物GM1的MIC值为0.125μg/mL。结论 GM1对Hp的抗菌活性好,MIC值为0.125μg/mL;抗菌活性次之的化合物是GM1'、GM2'、GM3',MIC值为0.5μg/mL;其余化合物对Hp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作者:张雁;张姝;罗昭逊;莫非;渠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细胞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细胞衰老(cel ular aging)是细胞在其生命过程中发育到成熟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所发生的在形态结果和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的变化。细胞衰老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细胞生命活动过程的客观规律。为研究细胞衰老分子生物学机制,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作者:奥布力喀斯木·图尔荪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PFNA术中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PFNA术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静注5ml,预处理组(D组)给予氯胺酮0.2mg/kg静注预处理,3min后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记录入室后10min、给药3min、摆体位时、给腰麻药5min、给腰麻药后10min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记录摆体位和麻醉穿刺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较,D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D组明显减少摆体位的时间及操作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有效的减少麻醉操作时间,能使麻醉更平稳,增加的患者安全性和麻醉可操作性。

    作者:陈朝板;张舟;张长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9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时红云;罗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肺外消化系统的损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年龄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因素。经过腹部X线检测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婴幼儿组患儿肠道积气显著高于儿童组(<0.05),血清转氨酶及血总胆红素等实验室测定指标的比较中,儿童组高于婴幼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因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出现疑似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时需给予相应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及治疗。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NOS活性水平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NOS活性水平探讨维、哈、汉3族EH患者间及较各自血压正常对照组间血清NOS活性水平是否有差别。方法随机选取新疆哈族、维族、汉族EH患者各145、112、152例,同期同地区哈族、维族、汉族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各74、70、7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NOS活性水平。结果哈、维、汉3个民族EH患者血清NOS活性均较其对照组降低,3个民族EH组间血清NOS活性比较:哈、维、汉3民族EH组人群的血清NOS活性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488,=0.000)。血清NOS活性水平中哈族EH组低(34.75±5.96)U/mL,其次为汉族(39.05±9.16)U/mL,维族血清NOS活性水平高(44.36±15.73 U/ml)。结论3个民族高血压患者较其各自对照组血清NOS活性明显降低,血压水平与血清NOS活性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个民族EH患者间血清NOS活性水平存在差异,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忠;魏珍;陈少泽;毛宏伟;王丽;秦练;张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记事本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

    科室护理人员人数众,班次多。受轮班影响,同科室的姐妹很多时候3~5d才见面1次,很多时候想交流时没见着人,看到人了又忘记说了,甚至是受时间限制,等不到碰面就要解决问题。这里推荐使用非正式文书《科室记事本》,作为科室内部交流平台。科室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留言,每班接班后都要看记事本。

    作者:沈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宫颈妊娠1例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较为罕见而且处理较困难的类型。占各种异位妊娠总数的1豫,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常因误诊为不全流产。反复施行清官手术,易导致大出血、休克而危及患者生命。 B超可发现宫颈管内异常回声,从而怀疑或诊断为宫颈妊娠。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贵芹;郭智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的181例肺部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患儿痰液进行培养,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做相关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痰液中检测出129种致病菌,其中细菌感染菌为106株,占总菌株的的82.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单胞菌等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常见,其耐药情况普遍,多重耐药现象也较为常见。为了避免耐药情况发生,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性使用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药物滥用。

    作者:张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应用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30mg/d,12w为一个疗程。测定两组患者入选后和治疗12w后的血浆hs-CRP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0.01。两组患者的LVEF与治疗前相比则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崔腾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法诊断ICU病房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法对ICU病房重症患者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160例重症患者,其中感染者有89例,作为感染组,未感染者有7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抽血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统计分析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感染组89例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81例,阳性率为91.0%。对照组71例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有2例,阳性率为2.8%。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法对ICU病房重症患者感染的判断准确率较高,应定期给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早判断早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秦伟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异位妊娠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100例)与开腹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疼痛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治愈率无差别,腹腔镜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开腹组,异位妊娠复发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了腹腔镜治疗的优越性。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减少术中出血与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蓉;白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0例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内的护理干预。第4w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齐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健康人群尿液电导率与渗透压分布性、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浅析健康人群随机尿液渗透压、电导率的分布特征及年龄与性别对二者的影响,探究渗透压和电导率的相关性,得出电导率能否作为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新指标的相关结论。方法用UF-100流式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FiskeR Model 210微样品渗透压仪对234例正常人尿液(年龄在80岁以下,男性150例,女性84例)的电导率与渗透压进行检测。结果健康人群随机尿液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呈正态分布;年龄段间渗透压和电导率的值分别为0.090和0.286(>0.05),无显著性差异(20岁下及60岁以上的年龄段不予讨论);男女间渗透压、电导率的P值都小于0.001,F值分别为2.371和0.337;电导率与渗透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5,回归方程为Y=0.028X+5.645)。结论健康人群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呈正态分布;各年龄间的渗透压和电导率均无无显著性差异,但对此结论需要进一步探讨证实,而二者在男女间均显著性极差异;健康人群的电导率与渗透压呈高度相关性,经过一定调整电导率可成为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的新指标。

    作者:胡进访;王敏;李曼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疗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尝试从使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一视角出发,立足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围绕医疗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着重探讨了医疗设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1]。建立独立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和工作框架,积极推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余蔚旻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重要作用分析

    目的:进一步研究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设置为研究组,与此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人群均接受终点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出率(99.0%)显著高于尿素氮,肌酐检出率,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肾功能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为病症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一方面成为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杨新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医院大中型医疗设备的技术保障现状及对策探讨

    针对当前各大中型医院的现有设备技术保障的有关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一体化的技术保障系统,逐步健全相关医疗一体化的网络平台,从而进一步的发挥其三级检修站的相关作用,以便更强的提高医院的相关自身技术的保障能力以及相应的对策,从而能切实可行的解决医疗设备当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医疗的保障与效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