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进访;王敏;李曼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管理是近年来针对疾病提出的一种管理模式,有研究表明其可显著减低疾病发生率,有效减少医疗支出。本文就脑卒中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邓美芝;杨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精液各参数对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32对不育患者的211个IUI治疗周期。结果临床妊娠38个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8.01豫(38/211),累计妊娠率为28.79豫(38/132)。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处理前精液常规参数无明显差别。精液量为1.0~3.0ml组和浓度为30.0~60.0×109/L组、60.0~120.0×109/L组临床妊娠率较高,精液量≥6.0ml组和浓度≥120×109/L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精液不液化和精子无凝集的患者临床妊娠率较对应组高;随着PTMS的提高,临床妊娠率也在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夫妇进行IUI治疗,精液量≤3ml、精子浓度≥30×109/L且尽量增加PTMS,能获得较理想的临床妊娠率。
作者:谭艳;杨章莉;李新蓉;王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不同社区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临床护理效果及血脂、血糖、血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血脂、血糖、血肌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0.01),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0.01)。结论临床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金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86例破腹产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全面临床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基础产科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97.2%的产妇泌乳充足,母乳喂养率为93.7%,对照组术后75.5%的产妇泌乳充足,母乳喂养率为8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剖腹产术后母乳分泌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为了做好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包括加强岗前培训教育、了解进修医生特点、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安排科内轮转、鼓励参加学术会议及学习班和结业考核。经过多年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我们逐步在工作中探索并总结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进修医生管理方法,也希望这套培训及管理方法对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62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3.9%。感染类型主要为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在相关危险因素中,使用免疫抑制剂对患者感染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所占比例为9.5%,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尿毒症感染患者中,感染类型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低血红蛋白、肾功能衰竭、低白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需采取相应护理方法,控制感染发生率。
作者:方昱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日益增多。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这项微创技术的应用也日趋成熟,相关护理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现就我院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闫长红;赵松海;周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将90例昏迷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鼻饲,干预组则予调节营养液的温度、输注速度,减少输注的量,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腹泻的发生率为40.0%,干预组发生率为11.1豫,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童鑫鑫;邵小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9例恶性肿瘤患者肘静脉一次注射89SrCl2,剂量为148MBq/例次,观察疗效。结果止痛总有效率为79.7%,疗效维持时间12~24w,治疗后21例全身骨显像随访,按病灶评价标准,1级占42.9%,2级占38.1%,3级4例,占19.0%。其中有47.6%有新增病灶出现。治疗后患者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止痛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邬恒夫;林伟;邓力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6月~12月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情况的原因及疼痛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主要出现切口、腰背部、颈肩部及腹部等疼痛;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其疼痛情况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给予腹腔镜手术患者有针对性临床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林伟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和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全科医学现状,全科医学发展的紧迫性,对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特点、现状、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余英;冯妍;王以新;杨敏京;马立萍;郭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胃镜检查及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0~82岁,分为无痛胃镜组及普通胃镜组,每组50例,比较麻醉前、麻醉中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变化,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及麻醉后患者感觉。结果无痛胃镜组MAP、HR、SpO2麻醉中有变化,与麻醉前、后和对照组麻醉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麻醉中MAP、HR均较麻醉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但经处理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完成检查及治疗。两组不适反应及麻醉后感受比较麻醉中无痛胃镜组4豫(2/50)患者出现不适,1例轻微体动,1例呛咳,普通胃镜组92豫(46/50)出现呛咳、恶心、呕吐或体动等不适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0.01)。麻醉后普通胃镜组有痛苦感受96豫(48/50),有82豫(41/50)反对第二次做胃镜,而无痛胃镜组所有患者对检查过程无记忆,98豫(49/50)感到满意、舒适,不拒绝再次做胃镜检查,仅有2豫(1/50)咽部有轻微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0.01)。结论在有完善的应急抢救措施及严密监护下,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是可行的、安全性。
作者:王振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辨析乳腺实性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及血供特征,旨在提高乳腺实性占位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首先观察并触诊双乳,再行超声检查,包括乳腺引流区域的淋巴结。重点观察并记录病灶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周边、内部血流情况及血流阻力指数的特征并与手术病理或细胞学检查对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29例(30个),其中浸润性乳腺癌24例,占乳腺恶性肿瘤的80%;良性肿块23例(25个),其中乳腺纤维瘤18例(20个),占乳腺良性肿块的80%。良、恶性肿块超声与病理对照比较,肿块形态、边界、边缘形状、内部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肿块纵横比、肿块内部和周边血流信号及血流阻力指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乳腺实性占位良恶性的辨析有甄别作用。
作者:单彦琴;王燕红;刘梅生;陈芬;杨素侠;包小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免疫学作为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它具有逻辑推理性强、学科涉及范围广、进展快、新等特点。故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对学好这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爱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3年健康快车青海乐都站对1160例白内障患者实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术后通过精心护理,视力均恢复良好。
作者:王显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了解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肺炎住院患儿500例,其中入院时及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的230例。将其中的120例采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另外的110例采用蒙脱石散及妈咪爱治疗腹泻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儿腹泻天数及肺炎治愈天数进行观察,通过将2个组的腹泻天数及肺炎治愈天数进行比较,并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布拉氏酵母菌(亿活)对于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中的患儿腹泻天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中的患儿肺炎治愈天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通过使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比传统的采用蒙脱石散及妈咪爱方法能更有效地治疗小儿肺炎引起的继发性腹泻,从而直接加快小儿肺炎的治愈,对临床小儿肺炎的治疗及护理具有较良好的意义。
作者:刘思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5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和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差异,指导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结果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在血压控制、临床治愈、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渠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现患调查,了解医院感染基本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3年8月6日全天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将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人数应查724例,实查720例,实查率99.45%;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08%,例次现患率为2.36%;医院感染率高的科室为普儿病房10.34%;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为主,主要是败血症,占29.41%;医院感染病例送检率为86.67%,阳性率84.62%,以革兰阴性杆菌多(58.33%);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03%。结论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现患率。
作者:陈婷;徐文君;陆勤;杨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发生切口撕裂的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子宫切口撕裂占同期剖宫产术的6.2%。枕后位、胎先露≥+3、宫口扩张≥7 cm、麻醉效果差、巨大儿、子宫下段形成差者子宫切口撕裂率高,反之子宫切口撕裂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术前正确判断胎方位、胎先露下降及宫口扩张程度、胎儿大小、子宫下段形成情况,并采取改变麻醉方法、切口方向、手术方式等相应措施,可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
作者:黄瑜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收集了2011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集的32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164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全面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几率(3.04%)显著低于对照组(23.78%),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全面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几率,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痛苦,促进疾病痊愈。
作者:姚燚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