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科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行目标管理模式干预护理的13名外科护理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知识技能增加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及护理技能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论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到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技能的满意度,有助于减少护理纠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概括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起居干预、体重控制干预、遵医行为干预、运动锻炼干预、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防控,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晓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超声对女性绝经前后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年龄组男性对比观察研究。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60例体检人群颈动脉普查,进行颈部动脉的横切面扫查、测量并严格记录。结果在45~50岁组中,女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男性;51~60岁组,内中膜增厚程度和斑块的发生率略低于相同年龄组的男性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发生率;而61~70岁组及70岁以上组的女性和男性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率之比均为1:1。结论女性绝经前期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男性;女性绝经2年之后颈动脉硬化发生率略低于同年龄组男性,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加快,60岁以后女性、男性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无差异。
作者:王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保证其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310例,总结麻醉恢复期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严密观察,采取安全管理及护理措施,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了麻醉恢复期,有效提高了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性。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进行有针对性地复苏观察与护理实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平稳地送回病房。
作者:赵雯兰;刘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在2008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2207例肺结核患者,其中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1185例,对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和探究。结果在1185例新发涂阳结核病患者中,男性患者患病数量多于女性,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新发涂阳结核患者服用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比例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了结核病的感染率,大大提高了结核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秀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护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21例,在护理工作中均采取细节管理方法,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成功止血,12例展开肝动脉结扎止血术和二期切除术患者存活时间多于2年;5例展开局部切除术患者存活1年;2例展开肝动脉结扎与明胶海绵、大网膜填塞后缝合止血患者均于10个月内死亡;2例患者未接受手术,存活时间为8个月。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护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时间,可促使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幅提高。
作者:戴秋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给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信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来做健康体检的人员200例,作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酶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是对照组数值的多倍。脂蛋白浓度有差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脂蛋白浓度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可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监控,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和预后。
作者:魏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为了解米力农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予患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予加用米力农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5%,对照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80%,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提示米力农治疗肺心病心衰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疗效迅速、效果较好的理想的强心药物。
作者:梁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气pH值(7.41±0.05)、PaCO2(43.45±4.12)mmHg、PaO2(89.12±8.12)mmHg,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顺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致过敏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上报的报表,共89例,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过敏反应发生的年龄分布集中在41~50岁,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9个品种,发生过敏反应频率高的药物是参麦注射液。3例严重过敏反应均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结论需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过敏体质患者避免使用,滴注前30 min内应严密监视患者表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李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X效率是存在于组织内部的非配置低效率现象,它是一种与组织或动机有关的效率。目前,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由于竞争机制不健全、激励举措不多、评价考核不力,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压力不足、动力不足、努力水平不足,由此导致护理人员管理产生系列低效率问题。借鉴X效率理论的相关观点,加强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与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建设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等是进一步改进护理人员管理、提高护理管理效率的可行之策。
作者:梁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中,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硬膜下出血4例,脑实质出血3例,合并脑室出血2例。结论CT检查能准确诊断各种类型颅内出血,并能计算出血量,为临床尽早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志新;吕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更多涉及两种文化。从文化角度研究翻译成为翻译领域的前沿课题,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中医的特殊性,在翻译中两种文化的碰撞更为突出。通过对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两个英译本的分析,旨在说明文化因素在中医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有效护理在新生儿的应用中对患儿恢复健康的积极作用。方法对我科所收治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20例气胸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进行分析、比较,根据结果得出结论。结果所收治的患儿在精心细致的护理下全部安全拔管,恢复健康,没有任何并发症。结论手术后加强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并对引流液进行及时的观察、保证引流管内没有任何杂物、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加快新生儿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康华;夏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在降低重症患者湿疹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1日~6月10日品质管理改进前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月11日~9月16日品管圈护理改进后入住的10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结果应用品质管理后,重症患者湿疹的发生率由对照组的20.95%降为实验组的10.47%。结论运用品质管理能明显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湿疹发生率,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对湿疹护理知识知晓率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楚楚;雍海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予以分析,为今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择取本院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42例)。研究实施临床干预办法,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就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予以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专业系统化护理干预,不仅可明显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情况,且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永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医学现代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基于多视图模式的医学影像动态学习平台适应当前医学及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医学影像的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平台适用于学生及医学工作者,为医学工作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学习、交流的途径。
作者:杨燕;赵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9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康复时间。
作者:时红云;罗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血府逐瘀汤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随机进行分组,单纯组患者100例,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100例,给予西药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进行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试验方法,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检测,联合组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CTGF、BMP-7表达水平、24澡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PG)、血清糖基化血红蛋白陨(HbAlc)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联合组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脏纤维化比例显著优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200例患者无1例发生用药治疗导致重症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府逐瘀汤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24澡尿微量蛋白、FPG、HbAlc情况,抑制CTGF、明显提高BMP-7表达水平,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脏纤维化发生,对肾脏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可进行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应用。
作者:康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院骨科研究所秘书工作担负一般秘书工作还要担负骨科教学任务,素质要求很重要。表现在身体、心理、思想、能力、文化、形象等方面,既能协助科室主任、临床专家做好日常管理又能做好科室档案、重点专科建设等具体工作。
作者:缪阳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