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影响,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效、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84例。检索有关文献,并结合检索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基础上,按照制定的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循证护理治疗。治疗12w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病情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84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患者37例(44.0%),好转43例(51.2%),无效4例(4.8%),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32例(38.1%),好转42(50.0%),无效10例(11.9%),总有效率为88.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时,可以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胡芳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研究胆结石患者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收治的88例胆结石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采用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情况有显著差异,<0.05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情况,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肺外消化系统的损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总胆红素、血清转氨酶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年龄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因素。经过腹部X线检测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婴幼儿组患儿肠道积气显著高于儿童组(<0.05),血清转氨酶及血总胆红素等实验室测定指标的比较中,儿童组高于婴幼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主要因素,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在出现疑似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时需给予相应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及治疗。
作者:黄小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22例)和手术组(18例),保守组采取消化性溃疡出血药物保守治疗,手术组采取外科内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手术组呕血、黑便、腹痛腹胀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保守组,临床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保守组(均<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任开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临床上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伴随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比例逐渐增加,同时呈上升趋势增长,为更好的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疾病的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中对近些年来,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药物进展进行分析,目的为提高临床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重症发病,提高疾病的控制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王学领;王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是近年肝肿瘤治疗的新技术之一,并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1]。目前关于该技术并发症方面的观察报告不多,现将肝癌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术中发生急性溶血1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芹;朱红;武贞芝;张希;梁永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讨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对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血液科收治的100例血液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两组患者均给予血液疾病治疗的常规护理,对于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75%,两组护理方法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血液科对于疾病的护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许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变,冠状动脉的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电子束CT(EBCT)和多层螺旋CT(MSCT)是目前定性、定量研究冠状动脉钙化的佳无创方式。本文就CAC的发生机制,CAC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CAC检测方法及积分,血管重构在严重的冠脉钙化却没有明显的管腔狭窄中的作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倪崇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一种致死因素,是全世界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故本文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治疗产后出血的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总结近年来有关参附注射液的临床研究报告,发现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治疗中有广泛应用,具有明显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护心肌等作用,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玉玉;孟永斌;陈红云;陈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DDH)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DDH手术的83例患儿,对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接受围手术期护理的83例患儿中,护理效果为优、良、好、一般和差的患儿例数分别为57例、19例、4例、3例和0例,分别占到了样本总数的68.67%、22.89%、4.82%、3.61%和0%,护理效果总的优良率为91.56%。结论在DDH的治疗和预后中,围手术期护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患儿和家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使康复训练更加富有成效,能够明显缩短患儿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时间。
作者:王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近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越来越高,接受机械通气的早产儿病例也不断增加,早产儿机械通气时间相对于足月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其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占40%,其次是肺出血、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等[2],经研究证实其与感染、早产、低出生体重、高浓度氧和长时间机械通气等有关。现将本科室65例机械通气早产儿的护理体会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朱绿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小儿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循环丰富,成骨能力强,骨折愈合快,而且具有较强的塑形能力,所以对于年龄3岁以下的骨折常首选非手术疗法,即采用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加小夹板外固定[1],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近2年来悬吊牵引的18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患儿在治疗中配合欠佳,故护理方面比较困难,就护理问题说几点体会。
作者:石彦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现今医院常见的脾胃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烧灼及疼痛感、餐后腹胀感以及早饱感,常可伴见嗳气、恶心、呕吐、纳差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本病不仅在医院常见,即使在未就诊人群中,本病仍有约20%~40%的发病率,可见本病发患者数众多,且经常未被重视。本文就笔者在临床用药的效果做一简单阐述,并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做一简要概括。
作者:李西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1年181例全麻小儿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经过规范化护理,无1例小儿因苏醒期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事故。结论术后恢复室护士的优质综合护理是小儿全麻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诊断异位妊娠患者中采用阴道B超结合腹部B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试验组:对患者采用阴道B超检查。对两组检查的异位妊娠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和对结果进行分析之后,对照组:经过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有51例,占85.0%;试验组: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有58例,占96.7%;试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阴道B超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玉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解决临床见习安排困难,减轻床旁见习压力。方法临床见习安排多样化院增加模型见习与患者角色扮演相结合的辅助手段,增加集中见习与课后见习相结合的灵活安排,增加视频观摩与床旁观摩相结合的数字方法。结果提高临床见习课程的教学效果。结论临床见习中的困难可以借助传统手段与数字化手段结合、个人与小组合作、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结合等方式解决。
作者:郭彦琼;郭海涛;刘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近些年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逐渐严重的环境问题让疾病更多的出现。肿瘤作为目前较为普遍且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是肿瘤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本文将选取恶性肿瘤患者的保护性医疗问题进行研究,对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以期能够促进保护性医疗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周媛;戴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经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入院后,采用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能够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桂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红参和麦冬。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冠心病、休克、慢性肺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及粒细胞减少症。能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性反应。近年来,参麦注射液临床上广泛用于各型休克、心血管疾病、免疫低下者、肿瘤及各种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本文针对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研究综述,参麦注射液是中药注射液,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辩证施治,医生在使用该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符合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避免不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连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