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入路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0例

孙桂莉

关键词:腹股沟疝, 后入路, 无张力修补术
摘要:目的:研究经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入院后,采用后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能够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芪清毒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清毒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予参芪清毒胶囊治疗,对照组90例予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期间均给予低蛋白饮食加开同,降压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贫血、预防或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对照组总有效率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BUN、Scr及C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UN、Scr下降,Ccr 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清毒胶囊配合综合疗法治疗早中期CRF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疗效优于尿毒清,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中药制剂。

    作者:苏宝印;刘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卫生院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及解决方法

    目的:分析卫生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探讨解决方法。方法以我院及相邻三个乡镇卫生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2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压力自评量表对上述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自行设计问卷调查造成心理压力的来源,根据结果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案,评价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变化。结果实施解决方案前过度压力3例(10.71%),重度压力8例(28.57%),中度压力15例(53.57%),轻度压力2例(7.14%),心理压力平均得分(21.6±3.2)分;调查结果提示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包括医院因素、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解决方案实施后心理压力平均得分(13.2±2.6)分,同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职业因素和医院因素是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护理人员关怀保障可有效缓解其身心压力,利于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刘庆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激素滴眼液佳持续时间探讨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佳持续时间。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的328例患者(均为单眼手术)随机分为A(110例),B(110例),C(108例)三组。三组患者术后待角膜上皮修复后,均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3次/d。其中A组持续使用1w,B组持续使用2w,C组持续使用3w。术后随访2年,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胬肉复发率和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结果A组胬肉复发率为19.09%,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为0.91%。B组胬肉复发率为6.36%,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为1.82%。C组胬肉复发率为5.56%,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为8.33%。AB两组比较,胬肉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08,<0.01),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5);BC两组比较,胬肉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8,>0.05),激素性青光眼发生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9,<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佳持续时间为2w左右。

    作者:张厚洪;赵恳;李劼;夏欢;董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妇幼专科医院感染现患调查,了解医院感染基本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3年8月6日全天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并将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人数应查724例,实查720例,实查率99.45%;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08%,例次现患率为2.36%;医院感染率高的科室为普儿病房10.34%;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为主,主要是败血症,占29.41%;医院感染病例送检率为86.67%,阳性率84.62%,以革兰阴性杆菌多(58.33%);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03%。结论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现患率。

    作者:陈婷;徐文君;陆勤;杨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因素与对策探究

    近几年,来华留学医学生越来越多,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分析地方本科院校留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影响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帮助留学生更好的完成医学临床实习,同时给教育者提供提高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水平的参考建议。

    作者:周林华;陈晓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纳络酮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患者使用纳洛酮不同剂量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1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甲组16例患者的纳洛酮浓度为0.02mg/kg,乙组17例患者的纳洛酮浓度为每千克0.05mg,丙组18例患者的纳洛酮浓度为0.1mg/kg,丁组20例患者的纳洛酮浓度为0.2mg/kg。在治疗后对观察患者的身体情况。结果在呼吸、心率、肤色以及意识状态、原始反射、肌张力在恢复时间上丙组丁组明显短于甲组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患者使用浓度为0.1mg/kg的纳洛酮进行治疗,可使症状得到明显减轻,且不良反应较少,为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导乐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镇痛效果、剖宫产率及产妇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16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观察组)58例及非导乐组(对照组)58例。导乐组有导乐师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配以导乐分娩镇痛仪减轻宫缩痛,及导乐球可放松盆底肌肉,并可缓解会阴神经的疼痛,配以步行车及导乐凳,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发现导乐组镇痛效果显著;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产妇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导乐分娩是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保护、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了产科的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桂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05~2012年扶绥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扶绥县狂犬病发病特征,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扶绥县2005~2012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分析。结果扶绥县2005~2012年累计报告狂犬病16例,死亡16例,病死率达100%,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以农民发病多(占75.00%),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发病季节以2、8、9月较多,占总病例的57.35%。68例患者,暴露后规范处理率为6.25%、狂犬疫苗接种率仅达6.25%。结论扶绥县狂犬病以农村居民居多,暴露后伤口处理不规范、不及时、疫苗接种率低是当地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狂犬病宣教育力度,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进一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黄敬秀;李月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PDCA循环在儿科门诊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儿科门诊服务管理,达到儿科门诊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方法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利用PDCA循环理论对患者不满意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通过整改门诊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培养患者就医习惯、提供优质导医服务等多种方式更好为完成门诊服务,并对上述措施进行反复检查、总结,形成提升儿科门诊服务品质的良性循环。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儿科门诊服务品质得到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结论在儿科门诊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工具,能很好的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坚;余静;赵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急性孕产妇感染和子痫前期的风险: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妊娠感染可能与子痫前期有关,但是急性孕产妇感染与子痫前期的确切关系不清。本研究目的在于妊娠期感染与子痫前期危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象设计,资料来源于本院1987~2007年的孕产妇印记登记资料。病例1533例,配对对照14236例。使用多变量条件逻辑回归计算并比较暴露感染和非暴露感染孕产妇子痫前期比值比和95%置信区间。结果经孕产妇年龄、妊娠前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和多胎妊娠校正后,抗生素应用甩孕产妇子痫前期的危险增加(校正比值比1.28,1.14~1.44)。孕产妇呼吸道感染与子痫前期无关(校正比值比1.22,1.03~1.45)。进一步校正孕产妇吸烟和孕前体重指数亦无差异。结论妊娠期间获得性尿路感染可使子痫前期危险增加,而呼吸道感染则否。孕产妇抗生素使用亦与子痫前期增加有关。

    作者:王利敏;周遵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宫颈LEEP锥切术深度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LEEP锥切术深度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CIN为研究对象,均接受LEEP治疗,依据锥切深度不同,分为≥15mm组和<15mm组各75例。观察两组不孕、流产及妊娠结局。结果锥切深度≥15mm组与<15mm组患者不孕率、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及胎膜早破率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mm组分娩孕周(36.3±2.84)周明显小于<15mm组,剖宫产率(49.33%)明显高于<15mm组(<0.05、0.01)。结论LEEP治疗CIN锥切深度不影响受孕,但与分娩孕周的关系呈负相关。

    作者:魏建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病例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辩证分四型加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前景广阔。

    作者:谢霖;毕幼珍;胡敏;叶剑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软肝散肝区电热磁导入联合健脾化瘀汤内服对脾虚血瘀型肝硬化腹水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软肝散肝区电热磁导入联合健脾化瘀汤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健脾化瘀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软肝散外敷肝区结合电热磁红外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24%,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软肝散肝区电热磁导入联合健脾化瘀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奎国;张景昆;黄政宇;汪艳侠;赵彦慧;王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孕妇营养干预对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12月来我分院进行产检孕妇共1034例,将2013年9月~10月共521例为对照组,2013年11月~12月共51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孕妇营养学进行饮食营养干预,观察胎心无应激试验(NST)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假阳性率明显偏低,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孕妇做好饮食营养干预,可以减少胎心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和可疑型发生。

    作者:何益;韦秋燕;周红梅;陈国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32例实施了OPCAB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鈍头针临时阻断使局部心脏处于相对静止和冠状动脉处于无血状态,利于血管吻合。结果32例搭桥术均获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手术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熟练掌握OPCAB手术专用器械的性能、用途及使用方法,熟悉解剖和吻合时的操作程序,主动、及时、准确的传递器械,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郭志娟;范丽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观察及护理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异位妊娠发生率持续升高,发生人群逐渐年轻化,要求行保守治疗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越来越多。甲氨喋呤是抗代谢药,是有效的叶酸拮抗剂,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核酸代谢来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怀绒毛使胚胎细胞坏死、脱落、吸收。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抑制孕激素活性,引起蜕膜绒毛变性坏死,抑制滋养细胞增殖,诱导和促进其凋亡。因此,两者联合用药效果好,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甲氨喋呤单次静滴加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异位妊娠72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海芬;杨丽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昏迷患者鼻饲并发腹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方法将90例昏迷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鼻饲,干预组则予调节营养液的温度、输注速度,减少输注的量,降低营养液的浓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腹泻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腹泻的发生率为40.0%,干预组发生率为11.1豫,比较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童鑫鑫;邵小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46例糖尿病伴轻度抑郁症状患者临床影响观察

    目的:针对存在轻度抑郁的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护理研究,旨在了解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提升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内收治的糖尿病伴轻度抑郁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另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HAMD评分上护理前后差异更为显著,且血糖控制效果更优。两组患者在两项对比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轻度抑郁症状,让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更高,从而达到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分析以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受感染的原因,探讨有关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来2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受手术、环境以及机械通气的影响,实施护理干预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详细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何庆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口腔修复的临床研究进展

    牙周炎是一种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破坏性口腔疾病,约占拔牙原因的30%~40%,是导致牙列缺损以及缺失的主要原因。临床通过应用牙周夹板来修复缺失牙,对松动牙进行固定,建立一种平衡的咬合关系,从而达到长期保存松动牙的治疗目的。随着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已成为口腔科牙周炎牙列修复的常用方法,本文对固定式恒久牙周夹板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于志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