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一种致死因素,是全世界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占首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1]。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故本文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治疗产后出血的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张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形式,对中职卫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舒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利用多媒体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宣传。结果通过护士的多媒体健康教育,充实了家属的医学常识,增进了护患沟通,从而消除或减轻恐惧心理,还增强了患儿家长的保健意识。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实用、形式生动,家长记忆深刻,易于掌握,较普通文字健康教育更为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金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病例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2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辩证分四型加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前景广阔。
作者:谢霖;毕幼珍;胡敏;叶剑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分析。通过对妊娠期出血性疾病妇女的护理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对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科学管理患者的目的。
作者:常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医院感染科中的护理安全进行探讨,并对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隐患进行分析,研究管理的对策。方法通过2013年10月~2014年4月300例进行对策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医院的感染科存在主要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探讨不断的健全与完善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护理操作的安全质量进行监控的制度。结果通过健全和完善各种护理制度排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杜绝发生过医患纠纷或者对患者造成医源性的损伤。患者满意度调查较前提高。结论护理安全性的提高,可以使护理制度化与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水平较前完善,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确保患者在院的安全。
作者:罗蓉;杨燕妮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为了做好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包括加强岗前培训教育、了解进修医生特点、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安排科内轮转、鼓励参加学术会议及学习班和结业考核。经过多年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我们逐步在工作中探索并总结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进修医生管理方法,也希望这套培训及管理方法对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受感染的原因,探讨有关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来2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参考文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受手术、环境以及机械通气的影响,实施护理干预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详细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因素,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何庆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重症肺炎患儿给予吸氧、抗感染、强心、血管扩张剂、激素、利尿剂、能量合剂等治疗,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结果本组患儿痊愈92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有利于病情预后。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在临床护理研究中选取本院心外科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疾病患者,通过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分析临床护理对患儿治疗的影响。结果经过临床保守治疗与护理之后7d后,胸腔引流量减少至10~23ml/d;1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3个月后随诊未发现胸腔积液现象。结论通过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提升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文娴;蔡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治疗中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复发率高。祖国传统医学通过辨证论治理法用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文章概述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治现状和诊治渊源,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中医证治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法,并根据不同证型分类综述。
作者:刘美;杜樱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麻醉处理方案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搜集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的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例患者,对其治疗中的麻醉处理方案和应用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中3例患者麻醉过程中出现躁动占7.32%,有效率为92.69%,39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3~5min内恢复自主呼吸,意识较为清醒,气管插管拔出,占95.12%。结论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案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应用价值较大,值得应用。
作者:林春华;孔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病理过程,每年全球新发结直肠癌患者超100万,因结直肠癌死亡人数超过50万;我国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和第5位,而且呈明显的增长趋势[1]。研究CRC的发生、发展机制不仅可以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而且还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所以,该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本文就CRC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做简要探讨。
作者:黄海兵;肖忠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和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给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信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同一时间段来做健康体检的人员200例,作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酶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是对照组数值的多倍。脂蛋白浓度有差异。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脂蛋白浓度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可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监控,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和预后。
作者:魏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进一步探究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采用清单法、评语法、关键事件法、360度绩效反馈法以及目标管理法等评价其工作质量及确定工资。结果相比于实施绩效考核方法之前,实行绩效考核滞后手术室护士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手术配合质量大大提升,手术室医生对护理人员的评价较高(P<0.05)。结论绩效考核的设立与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手术术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自觉性,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效率,获取了更多的患者信任。
作者:刘松梅;毛红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盆腔炎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当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随后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20d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盆腔炎症状相比治疗前而言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盆腔炎症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冬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前,研究性教学正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讨论研究性教学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探讨如何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更好的开展研究性教学,为这门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作者:刘瑞珍;邹小琴;李鸿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0.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儿童初发近视的分析,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80例(160只眼)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初发近视的患儿,4~8岁,既往无戴镜史,排除器质性病变。患儿双眼滴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早1次,1滴/次;滴用0.5%托吡卡胺滴眼液,睡前滴用3次,间隔5 min/次,1滴/次。用药时间≥3个月,用药期间复查1次/月。包括普通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瞳孔大小、瞳孔直接及间接光反射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用药3个月后复查,患儿无畏光、流泪,无视近物不清,裂隙灯检查、瞳孔大小、瞳孔直接及间接光反射检查、眼底检查及眼压检查均无异常。裸眼视力和平均等效屈光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联合0.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儿童初发近视是有效的、安全的。
作者:马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剖腹产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治疗情况。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病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利用止血带止血,对照组在剖腹产术中采用常规止血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术后24h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3.1%,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为9.4%。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6.3%。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1.9%,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同时,通过使用止血带止血,有利于合理控制产妇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白成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随着医学现代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基于多视图模式的医学影像动态学习平台适应当前医学及科技的发展,能够提高医学影像的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平台适用于学生及医学工作者,为医学工作提供更多、更为丰富的学习、交流的途径。
作者:杨燕;赵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