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为了做好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包括加强岗前培训教育、了解进修医生特点、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安排科内轮转、鼓励参加学术会议及学习班和结业考核。经过多年进修医生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我们逐步在工作中探索并总结这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进修医生管理方法,也希望这套培训及管理方法对小儿及胎儿心脏超声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文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胃镜检查及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0~82岁,分为无痛胃镜组及普通胃镜组,每组50例,比较麻醉前、麻醉中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变化,麻醉中的不良反应及麻醉后患者感觉。结果无痛胃镜组MAP、HR、SpO2麻醉中有变化,与麻醉前、后和对照组麻醉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麻醉中MAP、HR均较麻醉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但经处理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完成检查及治疗。两组不适反应及麻醉后感受比较麻醉中无痛胃镜组4豫(2/50)患者出现不适,1例轻微体动,1例呛咳,普通胃镜组92豫(46/50)出现呛咳、恶心、呕吐或体动等不适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0.01)。麻醉后普通胃镜组有痛苦感受96豫(48/50),有82豫(41/50)反对第二次做胃镜,而无痛胃镜组所有患者对检查过程无记忆,98豫(49/50)感到满意、舒适,不拒绝再次做胃镜检查,仅有2豫(1/50)咽部有轻微不适,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0.01)。结论在有完善的应急抢救措施及严密监护下,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是可行的、安全性。
作者:王振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的181例肺部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患儿痰液进行培养,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做相关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痰液中检测出129种致病菌,其中细菌感染菌为106株,占总菌株的的82.2%。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恶臭单胞菌等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小儿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常见,其耐药情况普遍,多重耐药现象也较为常见。为了避免耐药情况发生,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性使用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药物滥用。
作者:张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临床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常规摄骨盆正位、髂骨斜位X线片、CT检查。结果对本组36例患者随访后,采用X线片检查患者骨折移位程度,对复位满意(移位≤3mm)的有31例,不满意复位(P>3mm)的有5例。参照Matta评分标准:优20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30/36)。有4例患者发生骨性关节炎,口服非甾体类药物后得以控制。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再脱位现象。结论临床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患者的重点在于术前实施精确的影像学诊断,手术中进行解剖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提高复位满意度,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术后再脱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海波;赵枫;杨照田;曹杰;陈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DSA技术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对952例原发性不孕的患者在DSA引导下通过高压注射泵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并认真做好患者造影前、中、后的护理及心理疏导工作。结果952例原发性不孕的患者都顺利完成了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结论 DSA引导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具有无创、简便、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同时在造影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生理不适,降低了造影的不良反应。
作者:谢可平;曾艳;熊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方法,使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得到全面强化。方法对建筑布局进行合理设置,对各层次的人员培训进行强化,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转变服务观念,引进先进设备并对其正确使用,使护理水平实现全面提升。结果建筑布局实现合理化,各层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无菌物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结论合理的建筑布局,各层次人员高度的整体素养,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先进的设备能够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实现全面提升,并使无菌物品的质量充分符合医疗标准。
作者:邓水桃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个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因子,其具有抗糖尿病、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功能。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和凋亡是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发现脂联素对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有积极的作用,近几年研究也发现脂联素对胰岛β细胞功能有影响并拮抗其凋亡。所以脂联素有可能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也有望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陈鹤文;刘东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前,研究性教学正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讨论研究性教学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探讨如何在《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更好的开展研究性教学,为这门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作者:刘瑞珍;邹小琴;李鸿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30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分别予常规超声雾化及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6.67%,91.33%,有统计学差异(<0.05),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36.67%,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配合个性化护理是防治小儿肺炎科学合理的措施。
作者:冷玉燕;倪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和单纯化疗,统计分析临床受益率、KPS评分、疼痛分级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获益率68.89%,对照组临床获益率52.22%(2=6.565,=0.042),试验组疼痛缓解率和生活质量提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后主要出现胃肠道毒副反应、肝肾毒副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可获得较好疗效,耐受性与单纯化疗相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杨丽娟;孟迪;彭斌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97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2%碳酸氢钠溶液坐浴、达克宁栓局部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颜欣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整体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全部患者整体护理。结果患者经护理后,SGRQ得到明显改善,与护理前评分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0.05),患者护理前与护理3个月后6min步行平均距离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给予COPD患者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寒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应用新型骨折内固定器材对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术中配合,并予以术后护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过程中未进行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骨折内固定术的过程中进行术中护理配合以及术后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对患者实施骨折内固定术时不仅应该改进手术方式以及完善治疗方案,也应该进行临床护理,从生物力学等方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彩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了术前准备及其术中配合等护理措施。结果全部患者能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1例因术中护理或配合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等处理,适当功能锻炼,术后7~12d内均可离床行走,均未发现感染迹象。结论人工全膝置换术是一种效果肯定的手术,认真细致科学的手术配合是确保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李水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有效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恰当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院内治疗转到居家护理,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延缓病情发展。结论研究有效的护理老年痴呆症患者,在改善其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阿姣;张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0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组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检出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在近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
作者:王雁军;王青兵;张勇;黄天臣;肖建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肿瘤患者胆管支架植入术后肠埃希菌感染原因的分析并进行护理总结。方法分析了10例肿瘤患者胆管支架植入术后发热的临床特点,并给与相应的治疗和精细周到的护理。结果7例发热症状缓解,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保证。
作者:王丹;涂希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肺癌目前已是我国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放化疗的毒副反应较大,且有效率也不尽如人意。近几年来分子靶向治疗走上临床,给放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郑丽君;李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胃肠减压术在外科中应用广泛,是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胃肠减压是指将胃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腔内,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原理,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液体及气体。该技术可以减轻胃肠道压力,从而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限炎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和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现将胃肠减压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孟涛;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分析不完全断肢(指)患者采用再植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主要包括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接待的不完全断肢患者24例,全部采用再植术治疗,24例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护理后,除了1例患者由于合并颅脑外伤而死于脑疝之外,其余患者皆未出现并发症现象,并且全部在术后2~6w痊愈出院。术后皆给予>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手术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比较理想,肢体被动活动情况良好。认为加强不完全断肢(指)再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伤口清创、迅速止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感染预防、血象观察及康复指导等,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同时提高再植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