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分析

颜欣欣

关键词:妊娠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 药物治疗,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97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2%碳酸氢钠溶液坐浴、达克宁栓局部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护患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护患满意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增进护患关系。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对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反映。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考核方案、教学效果、课程特色、教学实施等方面对高职高专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进行说课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

    作者:施荣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浅淡清创、缝合、换药在病区的管理

    我科清创、缝合、换药(以下简称换药室),自2003年成立,集中处置骨科、外科住院患者手术切口外,还承担着门诊清创、缝合、外伤、烫伤创面换药,每天都有清洁和污染的伤口交替进行处理,为防止伤口感染,避免交叉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疾病治愈率。因此规范正确的操作,有针对性的管理,尤为重要,下面就介绍我科换药室的管理。

    作者:金宇;罗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尿毒症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尿毒症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并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62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3.9%。感染类型主要为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在相关危险因素中,使用免疫抑制剂对患者感染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所占比例为9.5%,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尿毒症感染患者中,感染类型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低血红蛋白、肾功能衰竭、低白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需采取相应护理方法,控制感染发生率。

    作者:方昱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加强医院综合绩效考核的思考

    有效的绩效考核,是促进职工提高制度执行力和综合素质的积极手段,可以实现正向激励,不断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医院凝聚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笔者从完善核算体系,细分核算单元;突出医疗工作特点,科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职工的行为考核,营造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注重创新能力的考核,有效引导员工开拓创新;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绩效考核原则等方面对实施绩效考核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旨在为医院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蒋国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感染成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表达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正常无感染全髋关节患者术后CD64的表达情况,为CD64在THA早期术后感染的诊断中提供参考。方法分析80例无感染正常THA患者术前1d、术后1、3、5、7、14d外周血CD64表达水平,以及CRP和ESR、WBC的水平。结果THA术后CD641d开始增高,3d达到峰值,5d开始下降,5d后下降到正常水平。35例患者的CD64峰值超过诊断感染的阈值。结论CD64在未发生感染的THA术后会反应性的增高。这一数据将为CD64在THA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中提供考值。

    作者:冯兵;苏呈玺;胡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2G正压留置针在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新型无针连接式正压旋口单手夹留置针在老年患者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140例老年输液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正压针组及普通针组,正压针组采用正压旋口单手夹留置针,普通针组采用普通夹留置针,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留针时间。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留置时间长,延长管无明显回血,减轻患者担心焦虑心理。结论正压旋口单片夹留置针具有正压单手操作等优点,延长留置时间,有效避免回血,堵塞,避免患者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危险,提高了留置针使用效果。

    作者:姚君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护理体会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祁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PDCA循环在精神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管理中的应用

    精神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任务是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基本训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目标为使受训者成为合格的精神科住院医师,应用PDCA循环改进培养管理的各个环节,能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临床带教水平和临床研究生综合素质。

    作者:唐妮;刘翰林;尹同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治研究概况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治疗中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复发率高。祖国传统医学通过辨证论治理法用药治疗甲状腺结节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文章概述甲状腺结节的中医证治现状和诊治渊源,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中医证治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法,并根据不同证型分类综述。

    作者:刘美;杜樱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外科护理管理理念与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行目标管理模式干预护理的13名外科护理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目标管理模式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知识技能增加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及护理技能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论将目标管理模式运用到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技能的满意度,有助于减少护理纠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B/S架构《医疗设备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设计首先是对当前医院设备报修维修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次针对医院医工部维修业务流程,分析了数据处理流程,设计适合的医疗设备在线报修管理系统供医院医工部使用。并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实现进行了阐述,终通过医疗设备在线报修管理系统,有效地加强对医院维修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安排,加强对整个维修过程的全程监控,节省维护人员的时间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本系统具有在线提交报修信息、查看报修处理情况、公告发布管理等功能。

    作者:钟志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ICU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ICU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将58例ICU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疏导和劝慰,争取社会偶联系统的配合,做好知识宣教等护理措施,于患者入科24h内及出院前用焦虑自评表(SAS)各评定一次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ICU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对其进行细致具体的心理护理后,其心理问题缓解,护患关系加强,护理质量提高,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璐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1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9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常规治疗(控制心室率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及抗凝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6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痊愈患者31例(52.5%),好转19例(32.2%),无效9例(15.3%),总有效率为84.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23例(39.0%),好转16例(27.1%),无效20例(33.9%),总有效率为66.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时,可以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策略

    概括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起居干预、体重控制干预、遵医行为干预、运动锻炼干预、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防控,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晓庆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在护理干预下,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本文的临床研究过程当中,一共收集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给予他们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用药护理、血压监测等临床护理干预。后根据疗效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在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的用药治疗以及护理干预下,绝大部分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6.8%。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卡托普利配合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再配合以护理干预,能对治疗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作者:施洪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频超声对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镜在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51例,经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分析超声图像表现及特点,探讨超声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结果51例患者中,10例超声误诊,6例漏诊,35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结论超声对检出及诊断不同临床表现的导管内乳头状瘤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阳;陈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律失常临床诊断及采取规范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心律失常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上,研究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比较上,研究组有5例,不良反应率为12.5%;对照组有15例,不良反应率为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治疗,要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判断,治疗上应联合用药,及时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并给予对症处理。

    作者:买买提江·吐尔逊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医治未病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调养(治未病)干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综合临床指标,针对高血压病未病,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建立干预(中医体质调养)方案和评价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我院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住院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体质调养。规定一个疗程30d,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98﹪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78﹪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在我院中医治未病(体质调养)的模式下疗效显著,康复快,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张保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深入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进一步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升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方法。方法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无缝护理、舒适护理、疼痛护理等方法深入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结果通过上述护理措施为择期手术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使患者在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都享受到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提升了护理服务对象满意度。

    作者:郭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妇产科手术患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后所引起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术,观察记录患者在180d内所引起的并发症,并对相应的并发症进行一定的护理。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320例患者中,出现低血压症状产妇10例,出现呼吸抑制现象为3例,出现皮肤瘙痒的为10例,出现腰痛症状的为20例出现排尿障碍患者12例。对上述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实行相应的临床护理后,症状均能在60d内得到缓解。结论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手术后的疼痛治疗,具有较多的并发症,然而通过合适的护理,症状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