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及造影剂过敏的护理干预分析

沈红婴

关键词:护理干预, 全脑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过敏, 患者, 并发症
摘要:目的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及造影剂过敏护理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了近几年在我院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00例,总结并分析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与相关原因,并且针对造影剂过敏采取了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0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其手术顺利,在手术以后,其中有3例患者产生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及皮温下降,造影剂过敏与脑血管痉挛各为1例,尿潴留为10例,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5%,同时全部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颅内出血以及动脉栓赛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行使全脑血管造影术以后,针对所出现的并发症,通过有效且合理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术后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产生,使患者的痛苦得到了有效地减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全脑血管造影术成功率得到了提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儿及家属问卷调查,分析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院护士因素,患儿家属因素,医院制度、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均会引起儿科护理纠纷。结论儿科护理纠纷的防治,要从细节入手,以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率,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罗彦芬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分析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情况。结果4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源性休克为3例,比例为7.5%,心律失常为10例,比例为25.0%;血管神经性迷走反射为1例。本组患者早期死亡为1例,原因是心源性休克,其他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后痊愈。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需要注意加强并发症护理,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董琳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6月在消化内科见习的护理本科学生124名为研究对象,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PBL教学要求,学生按自学寅病史采集寅小组讨论寅教师总结四个步骤进行。自制PBL教学法评价表,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PBL教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护生的带教效果,有利于护生从学生到护士顺利的角色转变,值得在临床带教中广泛推广。

    作者:饶玉霞;艾青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的进展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也高。怎样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致残率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辅助治疗作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夏国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

    阐述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进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参阅大量研究文献,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定义、子宫收缩乏力型产后出血的常见及新处理方法等内容。总结子宫收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我们认为防治仍是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

    作者:田润芝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的医院服务水平评价模型初探

    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过程中,针对目前难以对医院服务水平进行客观、综合评价的现状,试图探讨一种适用于数字化医院服务水平的评价理论,从医院基础建设、经济效益、工作质量、用户评价这4个方面的多项指标中,运用Saaty的层次分析法构建数字化医院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从而分析研究数字化医院建设对医院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深入发现问题,弥补不足,促进医院的均衡发展。

    作者:朱朝霞;冯怡;肖飞;景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以整合素αIIbβ3为靶点的抗血栓药物研究

    整合素αIIbβ3作为血小板聚集的终通路,对血栓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αIIbβ3拮抗剂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αIIbβ3的结构和功能,已开发αIIbβ3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与出血风险及近年来新型αIIbβ3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伟;王颖;孔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接种百白破疫苗红肿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索接种百白破疫苗红肿的预防与护理。方法以本社区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8例,年龄3~7.5岁,平均5岁。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一组是预防未告知组,一组是预防告知组。结果告知组儿童没有出现红肿的25例,出现少量红肿的3例;未告知组儿童红肿的20例,没有出现红肿的8例。结论未告知组的儿童出现副作用人数比预防告知组多。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纠纷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4年发生的护理纠纷事件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共计16例,占总数的40.0%;技术不合格所致共12例,占30.0%;护理人员工作的失职和不负责任导致共计5例,占总数的12.5%;另外还包括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记录书写发生差错而引起护理纠纷,共计5例,后是环境因素2例。结论导致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态度,因此在预防对策上主要是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有效防范,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从而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兰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GA-BP混合训练算法应用于心电图自动识别研究

    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心电图识别时,存在神经网络网络结构、初始权值以及网络的动量因子、学习参数难以确定,易陷入局部极小、过拟合等问题。遗传算法具有很强的全局寻优能力,能以较大的概率找到全局优解,提出一种改进的GA-BP混合训练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结构,应用于自动识别心电图,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莉;敬孟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300例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取300例血糖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血样并分离血清,然后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的测试。结果经血脂指标检验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与正常人相比较高,而糖尿病患者各种指标如TG、TC及LDL也会相继提高,因此,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严洁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高龄烧伤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高龄烧伤患者进行全麻苏醒期观察与护理的探讨。方法对56例70岁以上高龄烧伤患者全麻苏醒期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与有效的护理。结果56例高龄患者均顺利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结论麻醉苏醒期严密的观察和护理是高龄烧伤患者顺利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的关键。

    作者:胡岩;张桂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产科失血性休克危重症的护理

    目的观察探讨产科失血性休克危重症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产科失血性休克孕产妇61例,行急救小组急救护理,统计患者结局及相关指标。结果61例患者2例死亡,成功率96.72%;产前死亡2例,死亡率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输血(1650±530)ml;院内患者确诊至开始急救时间(4.98±0.13)min,院外患者得到报告至开始急救时间(45.3±12.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小组抢救成功效率较高,但针对院外产前出血,因至抢救时间间隔较长,风险较大。

    作者:茅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究炎症性肠病内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炎症性肠病内科护理中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9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5例为观察组,另外4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无论是护理满意度还是治愈率都比对照组高,其分析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应该进行全面性的干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吴锦花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社区静脉输液护理中静脉炎的认识与干预

    静脉输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静脉输液操作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护理操作的90%以上。以老年患者为多数,静脉炎的发生率不断增高。

    作者:唐冬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临床中应用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患有骨外科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皮管自然引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钟治疗方法在骨外科疾病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一共50例患者,其中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36.00%,总有效率为96.00%,无效率为4.00%;而治疗组一共50例患者,其中显效率为630.00%,有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96.00%,无效率为36.0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骨外科疾病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它还可有效降低切口平均换药的次数,不仅减少上药的复杂程序还减少伤口感染的机会。所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适用于骨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作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1例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体会

    目的报道1例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以期在临床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规范诊疗思路,早期明确病因,大程度的使患者受益。方法临床回顾1例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头颅MRI,胸部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亚急性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并先于肿瘤的发现。结论副肿瘤综合征合并肺癌是副肿瘤综合征中常见一种类型,但在临床诊疗中,神经系统常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因此,需要提高诊疗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作者:戴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为提高医院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提供参考。以笔者带教经验为基础,探讨更好的带教模式。应注重带教前期工作准备,规范实习期带教各个环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训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实习生专业能力,对带教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以求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陈怡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护理危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危险的因素与护对策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重症监护患者284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14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14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重症监护出现护理风险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临床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风险监控,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承姣;刘江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老年心血管介入术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在老年心血管介入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43例,全部患者行介入治疗,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3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之后,介入治疗均成功,1例出现血压降低,1例患者穿刺部位肿胀,2例患者出现血管迷走反应,3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结论加强老年心血管介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艳;韩相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