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

丁一;刘朝东

关键词:FISH检查, 膀胱癌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尿液脱落细胞的FISH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及复发检测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FISH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术后复发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观察与治疗护理

    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临床上外伤引起的失血多见于大血管破裂、四肢骨折、肝脾破裂等。休克的发生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相关,患者在快速、大量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40豫时,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失血性休克;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50%可导致死亡。失血性休克在临床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早期观察、详细了解患者症状配合治疗施护,对患者生命转归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在失血性休克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雪伟;黄隆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PVP、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PVP、PKP已经成为治疗OVCF疼痛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随着接受手术患者的数量增多,术后效果不佳的病例时有报道。本文通过对近年相关文献回顾,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一些因素及专家提出的对策进行综述。

    作者:智猛;孙广江;姚啸生;李洪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药物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中药在临床治疗与临床保健上不断的应用,其相关的副作用也摆在广大人群的面前。也就是由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病是指中药或是相关的代谢性产物对人体肝脏带来的损害。人体的肝脏是在药物代谢上起着一个中心作用的器官,人体内服用的药物有80%是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和转化。为了对中药药物性肝病进一步的研究,文章将从发病机理、药物分析、病机与病因研究以及诊断标准四个大方向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韩暄;李敏;赵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经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8例,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治疗后,疗效显著。但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明显要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患有子宫肌瘤患者往往抑郁、焦虑情绪的程度较高,因此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全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3年1月~10月收治的患者共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同结局的患者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防治并发症,严格控制血糖,协调好活动与饮食,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并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结论全方位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瑞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单数)和对照组(双数)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95.25依4.74)分、满意度(9.73依0.6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60依10)明显短于对照组;运动(71.8依4.5)、痛觉(76.8依3.4)、触觉(86.5依4.9)明显高于对照组(约0.05)。结论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各项功能恢复,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影像室服务社区举措

    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问题,对医疗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高,而社区医疗服务不仅能降低人们的看病成本,还能优化医疗配置节省卫生资源,使民众能就近、及时地获得医疗服务。超声影像诊断是计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随访、疗效评价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诊断质量对医疗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计生服务中心担负着为社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超声影像室应为提高社区计生工作及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探讨骨质疏松症原因改善预后,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方法本文对我院自2009~2013年在我院住院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从心理护理、日常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精心护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情况加以阐述。结论骨质疏松已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中老年人骨痛骨折及因骨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分析总结找出完善的护理方法,指导临床工作。

    作者:张玉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放射科DR应用QC管理

    1小组概况在我院放射科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科室所有医护人员为组员的QC质量管理小组,健全科室各级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加强医德教育,确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提高诊疗质量。

    作者:张涛;李治;曹东;邹小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科实习生的带教难点与对策

    产科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中后的临床教学阶段,是护理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带教管理模式已经不太适应现阶段临床教学的发展,针对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时出现的问题,如何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提出和采取相应的带教对策,取得良好的带教和实习效果。

    作者:江丽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嗅觉传导通路形态学研究现状

    嗅觉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感觉功能,具有辨别气味、识别环境等作用,嗅觉功能的障碍会造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可以造成精神上的压抑或者忧郁。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对嗅觉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和研究较视觉、听觉和触觉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MRI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MRI对嗅球和嗅束以及嗅觉相关区域的脑皮质体积进行测量,以探讨嗅觉的传导通路。

    作者:沈健;刘奕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内科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关注,并且,由于大部分内科疾病病情复杂,病因难以明确,其中一些内科疾病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一些内科疾病治疗的成败和护理工作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现在,随着生活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处理要给患者做好基础的护理之外,还必须要注意对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以实例出发,对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作者:张合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腰椎病小针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总结

    目的分析腰椎病小针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50例腰椎病行小针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腰椎病小针刀术后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康复锻炼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业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

    随着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视加强,大量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被引进我国。本文简单介绍了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的基本原理、历史、应用现状,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贡献。

    作者:张玲;王忠;邓玉宏;王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64例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64例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前来儿科就诊的64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选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儿应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和家长满意率分别为93.75%、96.8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家长的满意率分别为84.37%、87.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0.05)。结论对腹泻患儿进行合理的中、西医联合护理治疗,两者各取所需,保证患儿肠胃功能的恢复,加快整体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7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和手术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眼压下降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极易产生诸多负面心理状态,临床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治疗进程,加快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吴美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前景

    目的 COPD高企的发病率,及迁延反复的发病特征,给患者和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其稳定期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并减少其发病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方法应用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分析自中国知网(CNKI)搜索新的穴位注射与COPD稳定期治疗以及与穴位注射相关的临床研究,以获得后的结论。结果近些年来长效LABA、ICS等局部吸入性药物的诞生已经显著改善了部分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相对昂贵的价格以及使用的复杂性,仍旧带来了患者依从性的问题。结论中医穴位注射拥有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高等多种优势,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领域中有一定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王众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护理及认识

    目的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照疗法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吐哈石油医院2008~2013年收治的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使用蓝光治疗及观察纪录和护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93例患儿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经蓝光照射8~12h后,血清胆红素值恢复正常,无1例患儿出现脱水、感染、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蓝光照射疗法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很好,其中采用了正确护理也是蓝光照射疗法获取很好疗效的关键。

    作者:郭冬梅;郭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

    目的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16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措施。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并发症少。结论严格落实护理措施,做好健康教育,16例中13例恢复良好,2例意识障碍,1例植物生存,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作者:娄玉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时的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近半个世纪来人类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取得的为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之一。随着对造血干细胞特性、移植免疫及HLA配型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新的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的出现和综合治疗能力的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从初的一项作为终末期患者的挽救措施,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治疗体系。HSCT患者造血系统经预处理后严重受损,造血高度抑制,对患者的恢复有严重影响[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3~54d[2]。此阶段有严重的出血倾向,密切观察患者相关症状体征,对预防和治疗出血很关键,对移植成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作者:吉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