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
目的:探讨社区随访,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6月~2013年6月的随访管理的糖尿病患者40例,对患者采用有效的随访管理,进行社区生活方式干预,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饮食、运动、预防、糖尿病监测、及时回访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观察40例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之后的总体疗效。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0)与对照组(n=20)。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并定期评价其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用药、合理运动。结果干预组20例,血糖达标17例,达标率85%;对照组20例,血糖达标9例,达标率45%。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40例患者均得到良好控制,无1例死亡,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采用有效的社区生活方式干预方法,针对患者的整体病情采取合理的随访管理,可以规范糖尿病的治疗,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费燕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根据临床应用实践,对肩胛骨投照技术提出新的观点。方法对近20年来,本院240例肩胛骨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四组中,D组成像效果好,患者能达到体位要求,诊断效果好。结论孟代英先生主编的《临床X线投照技术》中提到的肩胛骨投照技术可以有新的发展。
作者:肖信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探讨兴趣教学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罗杰斯认为一个学生如果感到课堂心理气氛是自由和安全的,他就会心情舒畅。笔者在外科护理教学中通过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比赛、演说、抢答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刘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医院护理管,探索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意义和方法,为护士提供温馨的工作环境,以改善护理服务的质量。方法通过加大力度倡导和实行人性化管理,实施特色性的护理服务,打造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坚持人性化的观念,采用激励的措施,充分激发护士的主动性及创造性。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不仅可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激活护理管理的制度,而且满足了现阶段护理工作人员的需要,取得了患者、医院、社会一致满意的效果。
作者:漆小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方法对30例PKP术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及体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指导康复训练等有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疗效显著,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疗效较好的特点。围手术期正确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燕;马跃;万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急症,临床上约75%的急性胰腺炎为水肿型或轻症,一般在1.5w左右即可基本治愈,另外约25%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达36~50%,其中有40%~70%可合并胰腺感染性坏死,是导致SAP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首先对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进行了阐述,接着论述了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后论述了早期非手术综合治疗在 SAP合并感染治疗中的地位。
作者:周林;何志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抗菌药物对人体肠道菌群生态有一定影响,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就能够有效减少抗菌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本文综述肠道菌群的生态学,以及抗菌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包括肠道菌群失调的机理及表现,介绍如何有效控制人体肠道菌群失调,并给出具体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陆茵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1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与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肝功能等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正常率(86.67%)、乙肝五项检查正常率(71.43%)、肝脏B超检查正常率(92.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临床护理意义。
作者:潘蔚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调查影响男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其对策,从而增加男护士热爱护理专业的信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名男护生的择业观念、角色适应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多数男护生选择护理专业并非他们第一志愿,择业的主要动机是容易就业和收入;存在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认为影响男护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偏见及传统观念。结论针对性地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男护生增加对护理专业的信心,并呼吁社会更加重视男护士,充分发挥男护士在医院岗位的优势,使学校的男护生的生源扩大,就业率提高。
作者:王显红;彭俊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出现了大量的就业困难群体,他们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当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和成因,并指出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作者:蒋艳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本院6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出血征兆、加强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急诊止血率为100%(18/18),曲张静脉根治率为47.8%(32/67),曲张静脉好转率为44.8%(30/67)。平均住院时间为17.9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能有效控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消除曲张静脉,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顺利实施内镜下套扎术,保障内镜下套扎术成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临床并发症,缩短病程的关键。
作者:胡朝线;代苗苗;杨艺;董其义;易显林;郭平;吴素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普通光学显微镜(以下简称显微镜)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和妥善管理显微镜至关重要。本文试从显微镜的使用以及管理角度加以讨论,总结了使显微镜更好为实验教学服务的方法。
作者:邵长玲;孔军伶;梅秋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月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变化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
作者:劳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本文以CNP理论为基础,研究腹股沟疝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相关问题。探讨了护理路径对腹股沟疝手术的意义,以时间序列和护理内容为主导,设计了专业化临床护理路径。提出多项保障措施,为临床护理路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唐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讨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6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进行护理干预,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19例,无变化4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及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异位妊娠患者于宫腔镜下行电切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10月收治的子宫颈异位妊娠患者2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颈异位妊娠患者于宫腔镜下行电切术后施加心理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顺利通过手术,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0%vs16.7%),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8.2±1.3)vs(11.2±1.6)],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00%vs8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艳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52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其护理内容,包括体位固定、皮肤及疼痛护理、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等。结果通过实施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后,本组52例术后均于15~64d(平均24.9d)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1年,骨折处愈合良好。结论术后充分考虑实际病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骨折恢复,提高医疗舒适度。
作者:马贞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11月间妇产科724例腹部切口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要从患者的居住环境、饮食、心理健康和康复指导方面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升该恢复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对于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得当可以有效提升术后效果和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鲍敏;徐家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重症肝炎又称爆发性肝炎,是短期内大量肝细胞坏死或变性引起的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起病急,病情进展快,严重威胁着母儿健康。文献报道中,发展中国家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亚洲、非洲高,产妇死亡率约为56%~75%,而胎儿死亡率为37%~49%[1~4]。据全国孕产妇死因调研协作组1991年报道,妊娠并发肝炎占我国孕产妇死因顺位第6位。
作者:马洁(综述);刘建(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