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侯丽宏;董海龙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三联抗血小板行急诊PCI围手术期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8月~2013年8月5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例22例,对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史/检查/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急诊 PCI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策略。结果本组患者男性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9.3±7.8),上消化道出血均发生于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1w内,发生率3.96%。有消化道溃疡病史4例(18.18%),慢性胃炎病史8例(36.26%),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13.6%),心源性休克5例(22.72%),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患者3例(13.6%)。发生轻度出血16例(72.72%),中度出血5例(22.72%),重度出血1例(4.55%)。3例患者因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发生心绞痛者均为部分血运重建患者,无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结论质子泵抑制剂(PPI)能有效防治AMI急诊PCI患者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对于出血高危患者早期应用PPI治疗可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因出现严重消化道不良反应,中止抗血小板治疗而带来的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张勇;徐瑞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方法对88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了系统护理,包括术前指导,术后护理,早期康复训练等。结果88例关节镜手术患者平均住院天数9.5 d。术后随访,患者关节无疼痛,活动正常,生活能够自理并能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是膝关节镜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力保证。
作者:何静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为对照组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配合下单纯地采用替米沙坦予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配合下采用替米沙坦好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作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2个疗程以后,对两组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做出评价,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2个月后,完全治愈患者63例,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完全治愈患者38例,总有效率为58.4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2%,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4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5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复发,没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复发7例,并发症5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用药的危险性,并且具有低复发和低并发症的效果,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腹、阴式、腹腔镜辅助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四种手术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种术式的各项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LAVH组)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LTH组)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其他两组、经腹全子宫切除(TAH)组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其它3个组。结论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子宫切除术式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唐洁;郝焕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头孢地嗪治疗免疫低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支气管肺炎并存在免疫力低下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头孢地嗪钠粉针;对照组采用头孢唑肟钠粉针,用量均为每日80mg/kg,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7~10d。在治疗期间均不用其他抗菌药物及中成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头孢地嗪具有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活性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儿科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徐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理论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卫生宣教,研究组接受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的健康教育,患者于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健康知识的调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进行干预效果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出院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均较入院时有显著提高(P<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系统理论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对巩固疗效有积极意义。
作者:卢玉为;陈燕;刘小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化疗治疗胃印戒细胞癌肠转移的近期疗。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印戒细胞癌肠转移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给予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联合常规化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化疗的对照组,观察肿瘤缓解情况、内分泌指标等近期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整体缓解情况好于对照组;VEGFA、VEGFB水平(92.52±11.6、38.4±6.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化疗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龚磊;宫地康加;于振洋;许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输卵管妊娠需要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路径组运用已订好的临床路径表实施每天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对异位妊娠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路径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对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和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患者中,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永华;陈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导致教师感觉教学过程枯燥,学生感觉学习起来乏味,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分别对绪论、记忆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手段运用以及结合临床和科研实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齐世美;戚之琳;凌烈锋;孙玲玲;章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医疗设备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高层领导的重视。本文简单分析了现代医疗设备管理现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对医疗设备采购、技术档案管理、设备报废、保养维修、技能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医院设备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将来科学化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蒋剑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制药企业QC实验室自动化程度高,构造复杂的分析仪器应用日益增加,实验室设备及仪器的确认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实践操作,对QC实验室仪器运行确认的对象、标准及项目的确定做总结,并以色谱类和光谱类仪器为例,分析介绍C类仪器的运行确认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王建纲;吴芳;郑忠祥;傅弋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血肿消散的时间明显较短,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评分与ADL评估均明显更为理想,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血肿消散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相比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所接待的妇产科患者,共计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理后,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为标准进行评判,参照组患者的抑郁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参照组患者的QOL(生存质量)评分也低于实施优质护理实验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不仅能改良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减少了医患纠纷问题,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婵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胃炎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对2007~2012年在我院诊治的228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原则,分为A、B两组,A组122例,B组106例,A组患者均采用 PPI三联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未经正规治疗。结果A组122例中,治愈48例,显效47例,有效21例,无效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08%。 B组106例中,治愈25例,显效22例,有效23例,无效3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6.03%。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一旦感觉上腹饱胀、反酸、疼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张春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轻微肝性脑病(mild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是指各种类型的肝硬化及门体分流术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用精细的智力测试和(或)电生理检查作出的肝性脑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经典的就是氨中毒学说。本文就MHE的发病率、诊断方法以及中西医临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张平;张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并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手术组88例和非手术组40例。手术组:采用手术治疗;非手术组:采用H2受体拮抗剂和凝血酶以及补充血容量等治疗。结果手术组治疗有效率为86.4%(76/88)。非手术组:40例;治疗有效率为80.0%(32/4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此外,药物治疗以及术后再次修补则是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甘贤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目前已提出多种学说,但仍无定论,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难度,本文就其发病机制进展情况作一概括,以便今后更好的学习研究。
作者:袁淑华;王宝军;武日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亢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如何加固疗效。方法对于2012年内在本院接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亢进治疗的30例患者的医档、治疗方法、药物使用疗效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医院专业正规治疗和药物及时控制后,患者的身理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糖尿病虽然临床并发症状类似,他们可相互影响,一般很容易在临床上造成误诊或漏诊,研究表明,临床应用中两种疾病同时治疗可提高治疗疗效。
作者:杨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常规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药物为辅。手术全子宫切除术使生育年龄的女性丧失生育能力并产生多种术后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药物治疗仅短期内有效,停药后症状易复发,且副作用大。而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一种科学、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期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有望成为子宫腺肌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卢晓雪(综述);陈锦云(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的认知程度,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认知度增加,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190例进行调查,年龄≥60岁,将患者基本信息、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骨质疏松主要临床表现共19项以问卷形式列出,在入院后第1d进行第1次调查,通过入院后进行骨质疏松专题讲座,2w后重复一次调查,总结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后认知的改善程度。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明显改善:年龄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40.3%(73例),受教育后59.7%(108例);吸烟、饮酒及咖啡其中一项或以上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34.8%(63例),受教育后56.4%(102例);体力活动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45.9%(83例),受教育后55.8%(101例);制动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37.6%(68例),受教育后51.4%(93例);缺钙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45.9%(83例),受教育后75.1%(136例);骨质疏松表现为疼痛:受教育前为37.6%(68例),受教育后52.5%(95例);骨质疏松表现为驼背、身材变矮等:受教育前为33.7%(61例),受教育后59.1%(107例);骨质疏松表现为骨折:受教育前为34.3%(62例),受教育后56.9%(103例)。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认知程度不足,通过入院后的健康宣教,其认知度明显提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作者:周素艳;姜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