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男;李慧;崔莹
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通过对高笋塘辖区内确诊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发现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对这一人群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康复指导的对策。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小儿脑瘫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是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主要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也很影响心理社会和情绪成熟[1]。值得注意的是,脑性瘫痪与弱者是不同的,虽然有些脑性瘫痪儿童有智能上的缺陷,但相当一部分脑性瘫痪儿童的智力和正常儿童并无区别,有的智力甚至高过一般的儿童。在评定时不要只注意患儿手的抓握能力还要注意手的自发运动功能[2]。
作者:欧阳春;敬柏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院环境管理和后勤服务注入了新的内涵。现代化的医院应当给患者提供一个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人文环境及优质高效、温馨和谐的后勤服务。
作者:钟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促进临床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有限的血液资源,探讨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和加强对临床医师用血管理的措施。方法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我院临床用血评价体系并予以实施。结果通过对输血治疗全过程进行规范的记录,新建使用3个记录表,增强了临床医护人员科学合理用血意识;有效提高了临床用血质量和水平。结论建立临床用血评价体系,进一步从组织到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的规范管理,对提高临床用血水平和确保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有很好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作者:邹文;刘晓丹;韩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82岁,腹部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2013年2月18日入院,查体:贫血貌,睑结膜苍白,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左侧略膨隆,无压痛反跳痛,腹部左侧可触及巨大不规则肿物,质中等,约20×15cm大小,下界达脐下3cm,右边界达腹正中线,左边界达腋前线,上界达肋下,无法触及,无明显触压痛,肝肾区无触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水肿。化验指标:RBC:2.63×109/L,Hb:68g/L,便潜血:+,胃镜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见图1)左侧腹部不均质回声肿物,约225×155mm,边界清,形态欠规整,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内可见血流信号。 CT成像:腹腔内巨大肿块影,密度欠均匀,边界模糊,增强可见不均匀强化,高CT值81Hu,内见液体密度区,大径22.8cm,周围血管、肠管、左肾、胰腺及脾脏均受压移位或变形。术前诊断:腹腔巨大肿物-胃间质瘤?术中所见:肿物位于胃大弯处,约23×17×15cm大小,表面不光滑,无明显破溃,探查与胰尾部及脾脏粘连严重,距肿物边缘3cm完整切除部分胃、肿物、胰尾部及脾脏。病理所见:胃肿物大小约22×15×12cm,切面囊实性,可见广泛出血、坏死,囊性、实性区比例3:7,实性区切面灰白,质脆。病理诊断:胃恶性间质瘤,核分裂像/50HPF>10,免疫组化:CD117(+),CD34(+),,SMA (-),S-100(-),c-kit野生型。
作者:武变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医院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0急救中心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患者242例,对就诊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效的医患沟通,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充分准备,过硬的急救操作技术,医患的密切配合抢救,保证了正常的院前急救工作。结论通过制定防范对策,降低了急救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
作者:张艳;肖梅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力衰竭为一种严重综合征,他汀类药物在心力衰竭预防治疗临床上效果显著,其主同改善内皮功能以及抑制患者心肌肥厚、心肌间质纤维化和抗炎症等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经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有效生命周期。笔者在对大量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资料进行查阅、总结基础上,对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急性尿潴留(acute urinary retention,AUR)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急症,是指急性发生的膀胱胀满而无法自主排尿,常伴随由于明显尿意而引起的疼痛和焦虑[1]。男性AU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超过女性>10倍。在男性中以老年男性发生率高,Olmsted County研究发现70~79岁年龄段AUR的发生率比40~49岁年龄段高7.9倍[2]。患者由于尿液不能自行排出,故而用力排尿,如此反复导致膀胱颈部、后尿道等处出现阵发性痉挛,这种痉挛性刺激引起患者强烈的应急反应,从而产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致心肌缺血缺氧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提高,使心肌异位兴奋性增强,从而诱发各种心律失常。我们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急性尿潴留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体会如下。
作者:余利娜;夏腊梅;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对医保监管审核中发现的缺陷病历分析,建立病历质量持续改进体系,提高病历质量,确保医保政策的执行,促进医疗质量和医保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刘凤群;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后护士与医生的配合质量及满意度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后50名医生实施手术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医生的问卷调查,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设置前后手术器械准备、手术器械传递、特殊器械运用、术中配合程度、仪器设备管理、医生特别要求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等7项内容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可显著提高医生手术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效率。
作者:刘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工作的正常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随着科学发展、社会进步、护理安全已引起世界范围内高度关注。因此对新生儿无陪病房来说,护理安全就显得更为重要。现将我院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于小儿癫痫的疗效、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儿,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运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之上运用对应的护理干预策略,对比两组患儿的生活品质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出院以后6个月的随访当中,治疗组的癫痫发作次数与例数也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癫痫患儿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癫痫的发作率,提升小儿癫痫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儿的生活品质。
作者:仲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医院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行电子病历管理制度。本文从医院电子病历管理实践出发,总结医院电子病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程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10岁,体检发现右侧腹膜后肿块15 d入院。体检:右上腹部触及约5 cm×7 cm大小卵圆形肿物,质韧,光滑,无触痛,与周围组织界限清,可随呼吸上下移动。
作者:王江;付玉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舒适护理在Mile's术患者围手术期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护理体会。舒适护理模式是使服务对象从入院开始就处于环境的、生理的、心理和社会的舒适状态,以改善精神情绪,减轻病痛、促进健康。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状态。是一种整体的、个性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1-2]。对接受Mile's术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质量,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鸣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45例外伤性颈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和搬运,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使45例患者均平安到达医院,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预期效果,说明了正确的院前急救和搬运对颈胸腰椎骨折患者的重要性。
作者:马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1例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隔离肢体热灌注(ILI)化疗术后出现急性皮肤反应、疼痛反应的护理。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局部药物治疗,止痛治疗,预防血栓及功能锻炼指导。患者不良反应得到控制,顺利出院。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了降低多发伤伤残率和病死率,提高其正确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率,预防并发症发生,作者在抢救、分析典型病例基础上,总结临床工作,制定和实施了对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系列护理。即初步评估伤情A、B、C、D、E5个步骤及实施急救护理V、I、G、C、F5项措施,发展完善了抢救措施,使多发伤患者的伤情得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及时解除了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保证了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为急救医师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基本保证,对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及残废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赵景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有不良预后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1]。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是近10年来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MNS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可治愈房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心功能,也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2],是治疗房颤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我院应用MNS系统为14例阵发房颤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取得较好疗效。其中有两例在术后并发血胸,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敏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是老年人的常见恶性肿瘤,为提高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现将本科探讨小剂量HAA方案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及所采取的相关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章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