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季铵盐离子液推助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铅形态分析与研究

陈冠群;陈自强

关键词:微分脉冲极谱仪, 阳极溶出伏安法, 季胺盐, 尿铅, 形态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电化学测定人体尿液样中铅的不同形态的方法.方法 修饰传感器在季铵盐离子溶液优化测定条件下,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含量分析的测定.结果 季铵盐离子溶液修饰传感器,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游离态铅”、“不稳定络合态铅”、“稳定络合态铅”及“总铅”的含量分析加以测定.结论 首次提出了人体尿液中存有不同形态铅之分且选用季铵盐离子溶液修饰传感器,且用微分脉冲阳极伏安法完成了对人体尿液中不同形态铅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方便、快速简捷;满足于人体尿液中铅的形态加分析.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定位体外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和研究超声定位体外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病例为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泌尿系结石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目标组50例与参比组50例.参比组患者以传统手术行碎石治疗;目标组患者进行超声定位体外碎石治疗,将两组患者结石排净率、患者并发症、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数据行x2统计分析发现目标组患者结石排净率和治疗效果明显较高,并发症明显较少,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定位体外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结石排净率,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康推广应用.

    作者:刘耿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探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的病因并找到治疗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前列腺患者87例,探讨分析患者临床诊断资料以及治疗效果,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以5~10w为1疗程.结果 根据相关诊疗标准进行评判,患者在治疗后,痊愈患者21 例(24,.2%);显效患者43例(49.5%);有效患者15例(17.3%);无效患者8例(9%).在停药20 d之后,无明显的复发迹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临床诊疗期间的效果来看,对前列腺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实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许常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亲情式护理在中风患者语言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亲情式护理在中风患者语言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14例患有语言障碍的中风患者,随机特患者分为两组各57例.实验组采取亲情式护理进行护理,对患者采取适时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精神负担.对熙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2.9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2.4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情式护理可以提高中风患者语言康复速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1].

    作者:陈尚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脓毒血症胆碱酯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5月~2011年6月58例脓毒血症患者入院时、入院后24h、入院后72h的胆碱酯酶的动态观察、分析,得出结论:①脓毒血症患者的胆碱酯酶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感染严重程度及疾病发展、转归的一项指标;②脓毒血症患者的CHE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邓承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植酸酮治疗宫颈HPV感染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植酸酮妇科清洗装置(商品名:美福康)Ⅱ型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64例宫颈HPV感染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植酸酮妇科清洗装置(商品名:美福康)Ⅱ型治疗3个月,对照组用保妇康凝胶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HPV转阴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酸酮妇科清洗装置(商品名:美福康)Ⅱ型治疗宫颈HPV感染效果明显且安全,适合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精神病患者的联合用药研究

    目前,在精神病临床治疗药物类型较多,且新产品不断出被研发出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该类药物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副作用,且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加大了副作用.本文系统分析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联合用药情况.

    作者:李吉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并总结体会.方法 选择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10例.所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实验组5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2±1.5)分,对照组为(79.8±2.7)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9.0%.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加强国术期的护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黄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及其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原因、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结果 326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为99.07%;手术时间30~116min,平均(45.32±6.09)min;术后住院时间3~15d,平均住院时间(6.85±1.32)d;32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8%.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术中出血、胃肠道损伤、结石残留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通过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认真处理胆囊三角,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省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奥氮平用于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治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3、5、7w)PANSS评分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1、3、5、7w后PAN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用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治疗效果较单纯奥氮平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没有显著增加.

    作者:汪锦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胃癌化疗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4例以及对照组4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7d、14d焦虑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30.3±2.6)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6.3±5.1)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畀显著.结论 针对于胃癌化疗患者而言,在进行必要的化疗治疗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也极为重要,可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负面情绪,改善焦虑状态,从而帮助患者病情的恢复,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亚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综合护理对长期血透患者便秘的改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在长期血透便秘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肾内科在2010年8月~2013年8月进行血透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血透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以1年为期限,比较不同方法护理1年后的便秘发生情况及对便秘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透患者经综合护理后的便秘发生率为48.3%,对照组为7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血透患者的大肠蠕动功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缓解患者的痛苦,进而促进排使,降低血透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李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超声恶性征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用超声恶性征像来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6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6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在超声恶性征像中的不同.结果 腋窝淋巴结转移、血流分级为2~3级、高回声晕、边缘毛刺征、肿块的边缘模糊不清、病灶内有细微钙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后方回声、纵横比≥1、血流阻力指数≥0.7方面无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恶性征对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有着非常有效的临床效果.

    作者:贾梨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当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来进行治疗,从而分析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采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护肤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率,提高患者相关知识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血糖能力,对维持糖尿病长期稳定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柠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肠镜双人插镜缓解患者痛苦的方法

    浅谈肠镜双人插镜缓解患者痛苦的方法.通过改良的方法,术前饮食准备,心理护理,熟悉病史做好解释工作,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保暖,各项护理措施,结果在肠镜操作中改良的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改良的方法更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高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责任护士对神经内科患者病情掌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为主题,调查神经内科自2015年4月~10月开展品管圈以来,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的情况.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效果显著,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率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内科责任护士对病情的掌握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庆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共收治的80例功血者进行对比研究,病例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入院,随机将其分作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例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贫血的发生概率比对照组少,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可知两组对比有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功血的病例实施综合护理,可快速止血,改善贫血.

    作者:黄爱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刘国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目的 回顾总结10例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伤指软组织损伤程度在同侧腕部掌侧设计切取相应大小的皮瓣,皮瓣内包含桡动脉掌浅支、皮下浅静脉和正中神经掌皮支或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然后于显微镜下以11-0血管吻合践将桡动脉掌浅支与指固有动脉端端吻合,将皮瓣内浅静脉或伴行静脉与指背静脉或指掌侧浅静脉吻合,根据需要将正中神经掌皮支、前臂外侧皮神经或桡神经浅支与指固有神经吻合,皮瓣供皮创面直接缝合,屈腕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予“三抗”治疗.根据患者特点实施专科个性化护理,适宜的温湿度,室温保持在24℃~26℃,湿度在50%~60%;患肢抬高、应用60w烤灯照射利于局部保温;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应用自控泵持续镇痛,做好疼痛护理;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出现血管危象3例,经过精心护理并与医生合作,血管危象均得到好转,游离皮瓣均成活,供受区伤口一期愈合,患者手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 患者术后适宜的体位、患指保暖,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疼痛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好供皮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会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36例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撕例高危妊娠产妇,自然分娩18例,中途转剖宫产12例,6例难产,新生儿产后窒息5例,胎儿宫内窘迫10例,5例产妇产后出血量高达800~1000ml,为严重产后并发症,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后终痊愈出院,所有新生儿生命质量良好.结论 正确判断出血原因,有效选择分娩方式,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高危妊娠产妇及胎儿的生存质量,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后出血防治效果.

    作者:刘光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术前体位训练联合肌肉放松训练配合术后穴位敷贴在甲状腺体位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术前体位训练联合肌肉放松训练配合术后纳米穴位敷贴减轻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体位适应性训练,术后不给予纳米穴位贴,实验组术前给予体位适应性训练,同时指导患者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方法,术后给予穴位纳米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头疼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恶心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73,5.07,5.18;P<0.05).结论 术前采用前体位训练联合肌肉放松训练配合术后纳米穴位敷贴能够有效减轻甲状腺术后体位综,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率.

    作者:张晴;韩永红;佘晓芳;戈文心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