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
目的 探讨哮喘急性发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114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94.74%,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平均住院时间为(6.84±0.74)d,;对照组治疗显效率为21.05,治疗总有效率为50.88%,平均住院时间为(11.93±1.97)d.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症侯积分、喘息症状积分和烦躁不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住院时间和中医症侯积分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康复速度较快.
作者:王艳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对肾纤维化终末期患者,维持血液透析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效的替代方式.透析液中离子浓度在控制在安全范围的基础上,浓度的变化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钾、钠、钙、镁不同浓度对患者的影响的进行了综述,期望能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韩慧珊;王伟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前,对选择性脑低温的研究表明,选择性深低温能明显提高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又无全身重要器官功能明显损害[¨.选择性深低温脑保护逐渐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选择性脑深低温的研究现状、实验性研究及其对全身与局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作者:应建有;徐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比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分别与丙泊酚配伍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无痛人流术、无痛诊刮术和无痛清宫术患者120例(ASAⅠ级),随机均分为咪达唑仑+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氟比洛芬酯+丙泊酚组(C组).A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静注咪达唑仑3mg、丙泊酚2mg/kg;B组于手术开始前静注芬太尼0.05 mg、丙泊酚2mg/kg;C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mg/kg,并于手术开始前静注丙泊酚2mg/kg.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后及手术结束时的SBP(收缩压)、HR、SpO2;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患者麻醉苏醒后5min、10min、30 min、60min下腹部疼痛程度的VAS评分;记录各组患者在术中出现呼吸抑制及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咪达唑仑+丙泊酚组(A组)麻醉镇痛效果差,不良反应较重;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麻醉镇痛效果好,但不良反应也较重;氟比洛芬酯+丙泊酚组(C组)麻醉镇痛效果接近B组,但不良反应明显轻与A、B两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这种新型的非甾体类药物麻醉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麻醉中.
作者:丁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78例患儿均为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5月收治,将其接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服组38例,观察组在输液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进行常规输液护理.结果 现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液体残留量是(9.6±41)ml;对服组护理满意度为52.6%,液体残留量为(14.7±5.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于小儿输液护理中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患儿输液药量准确性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詹淑琴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再突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住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再突出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诊疗资料,并进行随访,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出院后随访6~18个月,优良率89%.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再突出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秉瑞;徐展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前,在精神病临床治疗药物类型较多,且新产品不断出被研发出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该类药物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副作用,且往往需要联合用药,加大了副作用.本文系统分析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联合用药情况.
作者:李吉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长期的高血压可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结构的损害和功能衰竭.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肾脏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抑制高血压病过度激活的变感神经活动已成为近年来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策略[12].本文就肾变感神经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魏榕;陶四明;韩明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2年愈后优良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剑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小儿秋季腹泻是小儿时期的多发病,多发于3个月~2岁小儿,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10月至来年2月间.其病因主要为轮午大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轮状病毒入侵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往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受损的上皮细胞脱落,使小肠粘膜吸收水份及电解质的能力减弱,从而发病.中医认为小儿体质特点为脾常虚,脾脏运化失常,遂成泄泻.秋季腹泻多起病急,腹泻重者易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本病西医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补液等治疗.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趋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胡丽敏;周海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情况,并分析比较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浦东川沙、合庆和机场镇社区居住5年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入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动脉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情况.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组(A组,n=371)和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n=405),进行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比较,高血压比例高,糖尿病病程更长,SBP、FPG、2hPG、HbA1c、TC及LDL-C更高(P<0.05),BMI、WHR、DBP、TG和HDL-C无显著差异.结论 浦东社区存在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高,糖尿病病程长,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均较差.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史、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BMI可能是这类人群发生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秦玉兰;华燕丽;蒋晓真;陈蕊华;周斌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分成齐拉西酮组(48例)和阿立哌唑组(48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进行治疗,于入院时及治疗后4w、治疗后8w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齐拉西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的FPG、TG、TC均无统计学变化(P>0.05);两组间FPG、TG、T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无显著的影响.
作者:刘洪秋;魏俊明;张雅楠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疝气术后患者中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伤口的疼痛感、患者的满意程度等明显比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更利于患者恢复,有所提高.结论 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手术后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程度提高,降低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伤口的疼痛意也比常规护理减轻了.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疝气术后患者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瑾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对中医与西医在小儿抽动症中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综述,归纳二者各自的优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在抽动症中的应用,使患儿取得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李庆;王艳;詹艳;王晓清;彭雁丽;赵丹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总结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其肾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例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男82例、女68例;有明确发病诱因者122例(81.33%),其中感染比例高;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多;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患儿病初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合并肾脏损害56例,合并肾脏损害组皮疹反复率明显高于不合并肾脏损害组.结论 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多样,腹型容易发生误诊,皮疹反复患儿更易发生肾脏损害.
作者:欧小琴;谢晓丽;龚春竹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析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6例在2014年1月~2015年4月被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仅使用配置的含奥曲肽的注射液进行静脉推注,而实验组使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由一定疗效,但是实验组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9.58%.要显著高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61.90%,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法要好于单用奥曲肽.结论 两种药物联用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地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喻德林;胡希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我院已经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我院体检健康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的血流学情况,病比较这些数据.结果 观察组患者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出现几率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左右颈内动脉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PI、RI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动脉内径和颈部动脉血流学数据均与正常人群存在较大差异,说明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田春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肝纤维化患者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丙氨照转氨酶(ALT)的改善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达75.0%.而对照组则为4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 、PCⅢ、Ⅳ-C、LN术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院校学生实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和丰富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加强骨科临床实习教学进行探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①重视门诊常见病的带教.②强调骨科查体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③侧重临床能力的培养.④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作者:范德刚;武明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异氟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从我院抽取120例老年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异氟醚麻醉)和观察组(60例,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和不同时段的氧饱和度变化,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①手术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和手术前比较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术后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②和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氧饱和度均明显降低,组内差异有意义(P<0.05).但各时段氧饱和度的组间比较均无意义(P<0.05).两组患者以 95%作为其截断点,其氧饱和度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阈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异氟醚与七氟醚复合麻醉下老年患者的氧饱和大于50时,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性.
作者:姚瑞林;张幼聪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