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闫磊
目的 探讨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美容整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满意率为96.96%,对照组满意率为87.87%,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整形美容手术室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车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究甲状腺切除手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74例甲状腺切除术,并将其分为两组.全部患者都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选择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保持麻醉,对照组选择异丙酚追加瑞芬太尼保持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心率以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9.7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8.38%(P<0.05).结论 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显著,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较低,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戴华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和急救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出现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针对性治疗方法.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过对症治疗,显效92例,有效17例,无效20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早期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能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治疗的10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综合功能训练,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吞咽困难改善率为94.1%,对照组为7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实施综合功能训练可将患者对吞咽功能的依从性有效增加,将患者吞咽障碍有效减轻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景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变病例的心力衰竭指数,量化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方法 抽选我院80例心脏瓣膜病变病例,并以50例正常者为对照,利用综合超声心动图对全部入选者进行观察,评定心力衰竭超声指数,研究血浆脑钠素BNP和纽约心功能分级相关性.结果 心脏瓣膜病变组患者的心力衰竭超声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且与纽约心功能分级之间呈直线相关;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临床采用心力衰竭超产指数对心胜瓣膜病变病例的整体心功能进行评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作者:胡瀚中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护理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总有效率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测定50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及50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FBG).结果 伴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结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关.
作者:侯应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介绍消毒供应室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总结卫生应急护士培训和演练的方法内容、重要性,卫生应急器材的储备与管理,卫生应急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从而阐明卫生应急护士的作用.结果 明确消毒供应室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角色,行为及职责提供了依据.结论 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淑燕;陈秀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了解滨州市滨城区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滨城区内30个社区≥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检查.结果 调查对象超重率为34.3%(6457/18826),肥胖率为10.7%(2014/18826),按2000年全国人口标化后,标化超重率为30.2%,标化肥胖率为9.2%.高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中年组超重率高,为41.7%(2479/5945),老年组肥胖率高,为13.9%(745/5362),青年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为低:中、老年组超重和肥胖合计>50%;调查对象腹型肥胖率高,老年组腹型肥胖率男性为22.1%,女性为25.5%.结论 滨城区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男性中老年人群应为防治重点.
作者:高会军;王守贞;刘可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小儿秋季腹泻是小儿时期的多发病,多发于3个月~2岁小儿,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10月至来年2月间.其病因主要为轮午大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轮状病毒入侵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往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受损的上皮细胞脱落,使小肠粘膜吸收水份及电解质的能力减弱,从而发病.中医认为小儿体质特点为脾常虚,脾脏运化失常,遂成泄泻.秋季腹泻多起病急,腹泻重者易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本病西医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补液等治疗.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趋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胡丽敏;周海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干预前(2013年)和干预后(2014年)随机抽取的处方进行评价,并做平行比较.结果 2013年抽取处方9682张,处万合格率为93.97%;2014年抽取9815张,处方合格率为96.88%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处方点评及审核结合医院干预措施,减少了医院不合理处方数量,提高了我院门诊处方的质量.
作者:高悦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用品管圈的方法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缺陷的有效性.方法 2015年6月1日~30日交班病例806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5年8月1日~31日交班病例78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根据科室人员情况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以“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的缺陷”为活动主题,对本科室全体护士交班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护理交班中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并据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将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工作交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ICU护理工作交班存在缺陷的原因包括:交班内容过多、缺乏规范性培训、口头交接内容多、仅器设备及物品过多等.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缺陷率下降至8.5%,明显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25%.差异有统计学考义(x2=1694.3,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后,ICU护理工作交班全面性胜于活动前.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护理工作交班中存在的缺陷效果显著,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谢晨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胸外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我院胸外科2010年~2012年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而2013年~2015年针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防范措施处理作为研究组,两组均抽取5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护理风险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外护理中针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研究与总结,然后制定合理防范措施处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周永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 护理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功能六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的六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整个医护过程的配合度,进一步提升护理疗效.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小儿急性传染病之一,致死率、致残率近几年居高不下,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重症患者可并发心肌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致命性并发症[1].现将白个素(IL-6)、白个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与手足口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文静;黄敏菁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术前体位训练联合肌肉放松训练配合术后纳米穴位敷贴减轻甲状腺术后体位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体位适应性训练,术后不给予纳米穴位贴,实验组术前给予体位适应性训练,同时指导患者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方法,术后给予穴位纳米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头疼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恶心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3.33%;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7.73,5.07,5.18;P<0.05).结论 术前采用前体位训练联合肌肉放松训练配合术后纳米穴位敷贴能够有效减轻甲状腺术后体位综,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率.
作者:张晴;韩永红;佘晓芳;戈文心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和胃的要穴.其对临床上的各类胃痛均有较好并且确切的疗效.对于内关是以何种机制来治疗这些胃病,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的研究.他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了颇多成果.本文将就内关对胃各种活动调节的机制做以下综述:1 外周神经系统实验表明,针刺内关可在肘部近侧正中神经引导到电活动,其所联系的外周感受器有牵张感受器和深部压力感受器;传人纤维均为Ⅱ类[1].这就提示了内关穴调节胃活动的信息传人机制之一就在于正中神经对冲动的传导.
作者:张彦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在使用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IVTA)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时,搭配使用黄斑部格栅样光凝(MLG),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8例眼糖尿病弥漫性黄斑水肿(DME)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A、B两组,A组单纯使用黄斑部格栅样光凝进行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使用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和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水肿改变情况展开分析研究.结果 治疗3个月和6个月之后,A组与B组佳矫正视力、黄斑厚度以及眼压均比治疗之前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A组强,且两组之间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使用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时,搭配使用黄斑部格栅样光凝,可以有效缓解黄斑水肿症状,改善并增强视力,但使用这种方式治疗可能出现白内障、眼压增高等继发性表现.
作者:方立建;王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热敏针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敏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艾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5(H=14.225,P<0.05).结论 热敏针灸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永竹;彭强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HbA1c、2hPG、FPG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92.5±1.9),护理满意度评分(90.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玉玺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