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护理体会

钟霞

关键词: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药物护理、三腔二囊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好转出院,9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3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死亡率,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0例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各9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研究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实验组则采取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有88例患者表示满意,满意率选97.78%,研究组有79例表示满意,满意率为87.7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增加患者依从性,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玥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药物联合院外指导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院外指导对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研究.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住我院老年内科72例的冠心病患者的资料,其中单纯药物治疗28例,药物治疗加辅助院外指导组44例.对后一次复查时的血常规、心肌酶谱、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监测、心电图,1年中心绞痛发生的次数,末一次两组患者所能耐受步行的远距离,1年中的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间一年内的死亡率、心衰的发生率、疼痛次数、能耐受步行远距离、后一次检查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指标以及一年中心衰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合理的院外指导能减少冠心痛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感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组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阿米卡星治疗,记录两组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两组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感染患者经上述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11%,对照组仅获得71.1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风湿免疫性疾病合并各类感染患者实施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付颖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

    目的 分析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30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进行修复,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用磁性附着体义齿24个月后,其牙龈指数、牙用探诊深度及牙齿松动度与戴用之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修复后的固位及稳定、语言功能及美现性感到满意,2例患者对咀嚼功能感到不满意,2例患者对义齿的舒适度感到不满意,另有10例患者对修复价格感到不满意.结论 磁性附着体的应用为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修复效果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啟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热毒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用药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热毒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用药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集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丰林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热毒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结果 采用热毒宁治疗的观察组流行性热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明显优于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热毒宁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作者:张日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老年男性腹股沟疝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腹股沟疝的护理方法,促进疝气愈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6例疝气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跟踪,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各种护理方法的实施,加快了患者的愈合过程,减少了病程,对治疗起到了促进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渡过住院及其出院后的护理难关,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姚金敏;潘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85例尿道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疏肝理气法、补中益气法、健脾益肾法分别治疗尿道综合征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5例尿道综合征,其中属于气淋实证型38例,气淋虚证型26例,劳淋型21例,治疗分别采用疏肝理气的逍遥散、补中益气的补中益气汤、健脾益肾的无比山药丸治疗4w.结果 疏肝理气法治愈率42.11%,显效率47.37%,总有效率为89.48%;补中益气法治愈率42.31%,显效率46.15%,总有效率为88.46%;健脾益肾法治愈率42.86%,显效率42.86%,总有效率为85.72%.结论 采用辨证论治的疏肝理气法、补中益气法和健脾益肾法对气淋实证型、气淋虚证型和劳淋型的尿道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浙毅;李姗珊;周迪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的发生原因,为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我院胆囊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11例胆管损伤患者中,损伤部位为胆总管6例(54.5%)、肝总管3例(27.3%)、右肝管2例(18.2%);损伤原因包括手术因素7例(63碱)、病理因素3例(27.3%)、解剖因素1例(9.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行手术治疗后,患者均治愈,术后随访1年时间,没有后遗症发生.结论 在胆囊病变患者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确切.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要求医师采用积极的防治措施,提高手术质量,为患者的预后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常全科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危重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病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并根据研究对这类患者护理的要点及难点进行探讨.方法 特81例ICU的危重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40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41例,于固定时间点对每例危重患者的粪便和胃液进行隐血情况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x2检验,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40例和16/41例(P<01).结论 对于危重病患者,及早采用肠内营养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徐联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对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3年间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采取保留乳房手术后放射治疗的为实验组,采取根治手术则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进行随机观察.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患者死亡率分别是6%与8%,并且两组均有复发、转移情况产生,其中实验组4例复发(8%)、2例转移(4%),而对照组中2例复发(4%)、2例转移(4%).结论 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采取保留乳房术后放射治疗取得效果和根治术一致,同时由于患者乳房得以保留对其身心健康影响较小.

    作者:张文全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高原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感染控制和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方法,提出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适宜措施.方法 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体保健意识,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结果 108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院内外配合感染控制管理是防止手足口病大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颜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运用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16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促使后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神经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能力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生活能力BM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而神经缺损NDF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上下肢体的功能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物理症状、整体健康情况以及情绪功能等方面的评分评先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情况,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

    作者:张克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层次理论在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5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通过层次理论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14%,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3A2%,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通过层次理论实施全面的护理,护理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住院患者合并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调查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合并感染与抗结药物使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9月我院住院患者为监测对象,对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共监测住院患者18037人次,发现感染病例227例,感染率为1.26%,其中下呼吸道占39.65%,上呼吸道感染占34.8%,手术切口感染占9.25%,泌尿道感染占5.7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39%,一联使用率34.36%;二联使用率51.98%;三联使用率5.73%;四联使用率0.44%(P<0.01)而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菌感染占8.37%.结论 住院患者合并感染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尤其是全效的联合用药以及使用时间过长,导致二重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是减少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重要管理措施.

    作者:袁以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新疆喀什地区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新疆喀什地区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率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住院患儿7713例,对疑似合并医院感染的新生儿进行痰、血液或尿液等相关标本的细菌培养及鉴定,并完善药敏试验,从而分析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新生儿7713例,发生医院感染295例,医院感染率3.82%,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感染、勤洗手及无菌操作意识,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日孜万古丽·买吐送;刘燕丽;塔吉古力孜明;塔西甫拉提·阿里马斯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烧伤领域中硫化氢的研究进展

    硫化氢(H2S)是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曾经作为毒性气体在人体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它还有许多未知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H5在未来医学发展中将会备受关注,具有深刻的发展意义.

    作者:杨丽娜;李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为临床合理有效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36例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结果 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切口引流的护理,患肢血液循环的观察,疼痛护理,指导关节功能、肌力恢复训练、饮食调节、心理安抚等护理配合.本组患者恢复良好,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出血、化脓、感染的发生,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应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模式,确保护理的高效性.

    作者:全英;宋文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前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操作,后者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心致病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展开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其焦虑情绪,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在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的基础上,达到巩固治疗效果的目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江淑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浅析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评价

    目的 对县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价,以便提高和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突发事故中的应急能力.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地区的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等级评分法对已经构建的应急能力的相关评价条目进行现场考核,对机构的应急能力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本次考核的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整体的应急能力水平均较低,平均分值为5862分,评价结果为“良好”的机构有3家,分值范围在(6313~67.35)分,但较为趋向于“中等”水平;其中,协调能力评分为(41.24±2.14)分,报告能力评分为(55.57-±1.34)分,应急储备能力为(27.15-±2.43)分,均为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的制约因素.结论 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应急能力的总体水平尚存在不足,机构中应急能力的各个维度的建设尚未平痕,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疾控机构的应急能力,以便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作者:蔺江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联合治疗多菌型麻风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联合治疗多菌型麻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县诊治的82例多菌型麻风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氨苯砜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效率为92.68%,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效率为73.1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年随访,两组患者细菌指数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多菌型麻风病采用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联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昌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