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临床分析及治疗

童善胜

关键词: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对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病因、诊断结果、疗效以及治疗策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胃肠道疾病是导致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高(56.67%),和其他导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90例消化内科发生恶心呕吐患者有效治疗后,显效率为64.44%,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和没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临床用药史、饮食等情况,并结合有关知识,准确判断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斯匹仁诺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本文通过斯匹仁诺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念珠性阴道炎患者62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实验组(n=31),给予对照组患者制霉素栓剂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斯匹仁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斯匹仁诺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施月英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损伤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285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或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于观察组中,统计分析两组渗漏部位及渗漏时间,比较两组静脉翰液渗漏发生率.结果 两组新生儿中共计发生静脉输液渗漏33例,发生率为11.6%(33/285),渗漏原因中以患儿活动过多、血管选择不当为主,占比分别为36.4%(12/33)和27.3%(9/33),渗漏部位中以头部和手部为主.观察组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能根据渗漏发生原因介入更具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新生儿静脉输液渗漏发生率.

    作者:徐韶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医院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现实意义与前景分析

    目的 探计医院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现实意义与前景展望.方法 选择2013年~2014年间及2014年~2015年间我院各类型处方、检查单、报告单169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2014年间处方、检查单、报告单共8411例,此期间我院采用手写处方、检查单、报告单;2014~2015年间处方、检查单、报告单共8525例,此期间我院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模式.比较传统医院管理方式及信息化管理方式中处方、报告单等出错率以及患者就医满意度.结果 2013~2014年间发生非医源性错误处方、报告单共215例,2014~2015年间发生错误共16例,两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014~2015年间我院接到患者就医不满意投诉及意见信共19例,明显低于2013~2014年间的103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院信息化管理可有效降低医生处方、检查单、报告单错误率,并且可有效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强度,使患者就医诊疗的整个过程得到记录,方便患者就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院软环境的竞争力.

    作者:张中睿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老年急诊的特点与抢救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尤其是我国老龄化人群逐渐增多,那么对于老年人急病救治的要求也在提高.许多老年人的病情都不稳定,经常会出现突发病情,这就给医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医院必须要针对老年急诊的特点做出各项预防方案安排,要增强抢救护理水平,提高老年人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胡铮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浅论脾胃分治法

    目的 探讨脾胃分治法的必要性.方法 通过对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历代医家对脾胃分治的论述,阐明脾胃分治法的重要性.结果 脾胃分治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 脾胃生理特性、病理特点的不同,决定其治疗各有偏重,切不可脾胃不分.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S形锁定钢板在锁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S形镇定钢板在锁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84例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3例,分别采用重建钢板与S形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P<0.05);疼痛、功能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肌力、满意度、总得分等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形锁定钢板有助于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巍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SPLB-2000型脉冲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超脉冲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用超脉冲激光治疗睑黄瘤患者病例.结果 96例患者71例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结论 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和提高超脉冲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治愈率.护理人员应客观地解释超脉冲激光治疗睑黄瘤患者的优点.准确把握治疗深度和范围,无菌操作等.

    作者:张玉萍;朱文憬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安脑丸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 安脑丸与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老年亚急性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观察两组疗效、耐受性及依从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脑丸治疗老年人亚急性失眠与艾司唑仑相比,疗效相当,但安脑丸治疗失眠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爱芳;王秀荣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治疗睾丸肿瘤的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睾丸肿瘤患者中使用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患有睾丸肿瘤的患者一共5例,对他们均使用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的效果、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 5例患者的手术都成功,并且所有患者经过检查都没有出现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的情况,同时手术之后,所有患者均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使用腹腔镜改良式腹膜后淋巴清扫术对睾丸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建刚;蔡海建;顾栋华;潘晓东;朱华;张冰;陆明;郑兵;潘彬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临床治疗方案研究及观察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眼无光感,14眼视力恢复,包括9例手术治疗;5例药物治疗,恢复率为77.8%(14/18).12眼残存视力,视力提高9眼.结论 针对于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一旦确诊后需要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乔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96例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将所有患者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甲氨喋吟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血β-HCG恢复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为8.33%、20.83%,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 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云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老年患者应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患者的静脉麻醉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静脉麻醉的老年患者共94例,采用随机方法将94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7例.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璃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的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老年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三项指标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瑞芬太尼相比于芬太尼的静脉麻醉,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并且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更快.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对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受胸部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取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国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前感染预防及术后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存活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观察组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率为4.3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结论 对于接受肺部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前采取感染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风险,肺部感染发生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恢复对间.

    作者:项安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宫颈妊娠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宫颈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β-HCG、阴道流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6.67%,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宫颈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曹瑾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腹膜后腹腔镜与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与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MPU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79例,病史2个月~4年,结石直径0.8cm~1.9cm,平均直径1.2cm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分RLUL组43例和MPUL36例.结果 RLUL组43例均顺科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无明显并发症.MPUL组30例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83%,并发症发生率为8%.结论 RLU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方面优于MPUL,可以作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图超;李良成;龙曦曦;陶明国;吴育礼;王伦祥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足部神经筛查评分、血糖水平和踝肱指数.结果 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筛查、踝肱指数与护理前差异显著,也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筛查、踝肱指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低于治疗前,也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淑荧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并发咳嗽的护理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局限于肺部的以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1].咳嗽虽然是一种防御性反射,但是长期频繁的剧烈咳嗽,造成机体损伤,加重心肺负担,且大量的能量消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住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咳嗽的患者共45例.经过合理的治疗、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雪梅;赵娥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初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平均每组为4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患者实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病理检查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检查总有效率为82%,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检查总有效率52%.结论 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快速与直观的判断子宫内膜的病变,简便、无创及其准确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

    作者:杨毅诚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的分析

    目的 对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及临床路径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3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经镇静和镇痛治疗,病情均处于稳定状态;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容易被误诊为心肌梗死等其他疾病,应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方法,对其预后进行改善,可促使患者死亡率的降低.

    作者:朱伟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俯卧位头面部保护架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头面部保护架在骨科脊柱俯卧位手术中的运用.方法 对128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利用带镜面的头面部保护架对面部、眼睛、脊椎的保护,正确摆放手术体位,预防面部支撑点皮肤压疮、双眼失明、椎动脉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28例患者安全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俯卧位脊椎手术过程中利用带镜面的头面部保护架提高预防压疮并发症过程控制的可行性.

    作者:赖晓英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