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寿建;蒋鸿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矽肺多见.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抗真菌治疗是降低呼吸道真菌感染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印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D133和Oct4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喉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喉癌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和Oct4的表达,比较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33和0ct4在喉癌组织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25.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CD133与Oct4在中、低分化喉癌组织内表达均高于高分化者(P<0.05);CD133的表达与喉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生长部位无相关性.Oct4的表达与以上因素均无相关性;二者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133和Oct4可共同作为喉癌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作为喉癌恶性程度的判断指标;CD133的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喉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Oct4与喉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作者:王孝;田军;张金龙;刘守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疮面的分秘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1].感染创面不及时处理,并发症不控制好,往往会带来很多后遗症.
作者:李玲钰;洪婷婷;谢小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的作用.方法:将2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抚触组在对照组养育基础上增加抚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在睡眠时间、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抚触能改善睡眠,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加免疫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芳;陈玲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晚期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配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缓解率、生活质量变化、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比对照组略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活质量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毒性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罗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创伤,是指脊髓由于外伤、肿瘤、感染等因素造成脊髓内出血、水肿、炎性反应,导致脊髓细胞坏死、轴突崩解,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等,颈髓损伤常常因病情突然、伤情严重、治疗复杂、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等导致终身残疾,但脊髓损伤也有一定的康复潜力,如能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则可以降低死亡率,防止并发症发生,大限度地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李兰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葡萄球菌烫伤皮肤综合征(SSSS)是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表皮小疱疹形成的总称[1],它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病情急、重,儿童死亡率3%~4%[2].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SSSS 43例,经过6~12天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迎梅;张艳玲;吴瑞贤;索欣;李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超声检查浅表脂肪瘤漏误诊的发生.方法:收集64例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浅表脂肪瘤病例,与病理对照统计漏误诊率.结果:64例浅表脂肪瘤超声表现因组织成分不同有所差别,其中超声漏诊4例,误诊3例.结论:脂肪瘤内组织成分不同致超声表现各不相同以及病变所在部位特殊是漏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赖智敏;叶容茶;梁元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职业工作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当代合格护生除了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熟练的护理技巧、得体大方的仪表仪态以及进行健康教育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外,还应该使护生从走进校门就养成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的良好德行观念,现就如何加强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谈几点体会.
作者:周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短期吸入布地奈德粉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茶碱类、止咳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余德粉剂吸入.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测肺功能及空腹血糖、电解质.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有明显差异,血糖、电解质无明显差异.结论:布地余德粉吸入剂治疗AECOPD有效、安全.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中毒的有效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17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中毒的患者抢救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7例中,16例痊愈.另1例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结论:有效预防、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是治疗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中毒的关键.
作者:潘前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法:对100例孕妇进行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现况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让首次来产前检查的孕妇填写,填写完毕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各项知识不知道的占14.51%~41.93%.但知晓程度与孕周、产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呈正相关(P<0.05),孕妇的保健知识主要是从书本、电视、网络中获得.结论:孕妇的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的知晓度有待提高,应转变观念,加强医务人员宣教、社区宣传等多种途径给予孕妇人性化、有针对性的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向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超测定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残余尿方法的优点.方法:抽取64例成功拔除尿管的患者,其中传统组及B超组各为32例,对比两组患者测定残余尿后第一、二天尿道刺激症状的程度.结果:观察组B超测定残余尿后患者的尿路症状比传统组疼痛轻、尿路刺激征轻,患者主观舒适感增强,尿常规检测结果良好.结论:B超测定残余尿方法优于传统导尿方法.
作者:张云霞;田昌英;郭春玉;樊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正在以其生动、直观、便于理解记忆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青睐.我们对其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正确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郝喜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儿童哮喘已成为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颀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刮宫产率.方法:对住院分娩1492例剖宫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手术逐年增加,2007年剖宫产率为24.35%,2008年为28.14%,2009年为34.19%,剖宫产指征第一位为胎儿宫内窘迫、其次为头盆不称、社会因素、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等.结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及产科质量,推广产科新技术,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贾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符合寒凝心脉型论治.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及治疗疗程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疗程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作者:朱创洲;马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4例应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卧位训练、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体位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得到缓解,其中11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3例至术后5天疼痛完全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K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作者:费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院血透室应用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2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9-48个月,血液流量平均180~250 mL/min,其中1例曾出现隧道口皮肤红、肿、热、痛反应,经局部换药处理及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除,可继续血液透析.结论: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并能提供充足的血流量,适合于多种原因导致动静脉内瘘建立困难的患者.配合以正确的使用方法及细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减少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秋珠;张巧根;吴竹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颌麻醉注射技术在拔除上颌阻生牙中的麻醉效果及减少腭侧不良反应的有效麻醉方法.方法:选择237例需要拔除上颌阻生牙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4例.对照组113例,治疗时分别采用新的上颌局部麻醉方法和传统治疗方法.对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麻醉注射时的疼痛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拔牙手术中疼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新的上颌局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避免腭侧注射的疼痛与创伤的特点.
作者:钟秋;李敏;王正伦;粟杉杉;胡凌洁;童庆华;方文静;王太元;杨铭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