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分析

肖碧仁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 静脉化疗, 晚期, 卵巢癌, 治疗
摘要:目的 对应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方式对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单纯静脉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晚期卵巢癌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化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癌症化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方式对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卵巢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科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与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科静脉输液的风险及对策.方法 建立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小组,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各环节的管理.每月检查静脉输液的质量,对发生的相关风险进行根因分析并整改.结果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发生的投诉、药物渗出、静脉炎、药物输注顺序、输注时间、间隔时间、穿刺不成功、滴速与病情不相符、护士针刺伤等风险事件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静脉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输液风险的发生.

    作者:王琼芳;郑尚兰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促醒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变昏迷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促醒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变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变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变昏迷患者护理过程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干以促醒护理干预,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细胞功能,从而加快苏醒的过程.

    作者:朱元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之后,观察组产妇的术后恢复情况和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病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对社区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 自2014年1月~12月,我们对来院高血压门诊就诊的118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578例),对照组(602例),对照组用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询问与每日观察血压记录,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与认知知识.结果 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治疗的依从性,治疗的有效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娟;魏霞;吕广秀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经腹部B超与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应用B超分别经腹及经阴道两种途轻的使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具有一定可靠性的研究数据.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4年1月在我进行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398例,随机分成经腹部组及经阴道组,每组各199例,分别选择经腹B超及经阴道B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 经阴道B超检查各项确诊率均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异位妊娠中应用阴道B超具有临床符合率高、声像图特征明显、诊断明确、简单易行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有必要,可与经腹部途径联合应用以加强效果.

    作者:赵利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加强医院人事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只注重医疗技术的发展,忽略了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因此医院想要在激励的医药行业的竞争中就必须加强人事管理.建立新的人事管理制度,既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又可推动人事发展,本文通过对医院人事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作者:王晶;刘星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分析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使用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24例,根据患者使用抗生素的不同时间、使用的不同方式、以及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的切口感染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24例使用抗生素的普外手术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共为6例,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5%,其中术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切口感染为3例,比例为12.5%、术中使用抗生素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切口感染为1例,比例为0.04%、术中使用抗生素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切口感染为2例,比例为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必须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时间,在手术进行中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的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程四才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疤疹性咽颊炎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小儿疱疹性咽颊炎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31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4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疤疹性咽颊炎治疗效果优于匹多莫德治疗,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牛晓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浅谈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应用

    作者:梁芹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分析与实践探索

    分析医学遗传学教学现状和教学对象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尝试多种教学模式用于教学实践,重视教学效果评价不新改进教学.实践表明,一系列的教改措施可提高学生的积极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达到教学相长,同时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吴常伟;霍春月;任丽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原发性脑干损伤应用气管切开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应用气管切开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随机划分成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亚低温治疗、高压氧催醒治疗、康复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等,研究组患者早期实施气管切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参照GOS结果进行分级,研究组Ⅰ级6例,Ⅱ级1例,Ⅲ级8例,Ⅳ级6例,Ⅴ级9例;对照组Ⅰ 级 10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5例,Ⅴ级4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在早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中早期应用气管切开,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治疗效果显著且良好.

    作者:王正元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加味麻杏苡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麻杏苡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口服,0.1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苡甘汤煎剂口服,两组14d为1疗程.结果 观察组在总疗效率及肺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麻杏苡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志勇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肿瘤晚期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肿瘤晚期患者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回顾分析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肿瘤晚期患者在得到了相应的护理后,疼痛度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患者家属满意率达到98.3%.结论 给予肿瘤晚期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疼痛度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巧侠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研究总结并观察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以期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方法 主要通过回顾性的研完方法,选取在本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病例数1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50例,对照组为50例,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严密观察以及心理护理和综合判断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的方式方法,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方法之后,实验组的50例患者,治愈有45例,好转有3例,死亡有2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50例患者,治愈有38例,好转有8例,死亡有4例,总有效率为81.2%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验组进行科学合理的观察以及完善的护理措施,既能够控制住疾病的发展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让患者的康复时间加快.

    作者:卢玉清;王红玫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护理

    目的 总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回输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经验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科门诊日间回输CIK细胞患者500例,10例不良反应的护理,制定CIK细胞治疗期间及出现不良反应时的护理措施.结论 CIK细胞在输注治疗中应重视输注前的心理护理,加强输注时的不良反应观察与输注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及时对症处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焦姗姗;史凤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高龄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高龄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患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静脉输液港,而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高龄患者展开心理、输液、采血等综合护理干预,充分确保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安全使用,有效降低了患者受到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

    作者:雷雨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牧治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研究组50例在其基础上行孟鲁司特治疗,对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后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49/50)显著高于对照组47.50%,两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于淑晶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营养支持护理对早产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营养支特护理对早产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早产新生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营养支持护理,观察两组身高、体重、头围、矫正胎龄40w的NBNA评分及营养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2、4w身高、头围及体重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矫正胎龄40w NBNA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护理后ALB、PA、LP及APOA1等营养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护理能显著改善早产儿身高、体重及营养指标,促进早产儿智力及体格的生长发育.

    作者:赵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对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从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受胸部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取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国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前感染预防及术后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存活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观察组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率为4.3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结论 对于接受肺部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前采取感染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风险,肺部感染发生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恢复对间.

    作者:项安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护理过程中护士的人文关怀的素养的提高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肿瘤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其中80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人文关怀需求对患者展开人文关怀护理,以未进行人文关怀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以自制的5级评分法评价意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估人文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数据差异以SPPS20.0软件包处理.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十分强烈,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75%,其中非常满意55例,满意20例,较满意3例,一般1例,不满意仅为1例,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非常满意25例,满意25例,较满意12例,一般6例,不满意1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大,通过人文关怀,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会提高,人文关怀在临床恶性肿瘤护理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