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兰;王叶丽
目的 通过对金秀瑶族自治县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低视防治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2012年我县辖区内6所小学,6所中学共19160名学生开展了常规视力检查,由专业人员根据视力检查要求开展健康体检并对学生的视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视力检查结果显示,视力正常的学生13146名,占受检学生总人数的68.61%,视力低下的学生6014名,占受检学生总人数的31.39%;其中小学生的视力低下率为23.02%,视力低下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多,其中5~6年级的视力低下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年级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的视力低下率为42.18%,其中视力低下者中以重度近视居多;男生的视力低下率为22.37%,女生的视力低下率为46.75%,女生的视力低下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导致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原因有用眼习惯不良、坐姿不良、连续学习时间较长.荧屏接触时间较长等.结论 中小学生的视力低下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增长,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需要得到家长及全社会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视力保护措施,减少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患病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李太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失眠多梦等症状.每年我国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从而引起医学界的关注,目前高血压治疗由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部分组成,其中,非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作者:徐巧巧;向杨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抽取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云;张莹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足部神经筛查评分、血糖水平和踝肱指数.结果 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筛查、踝肱指数与护理前差异显著,也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筛查、踝肱指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低于治疗前,也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淑荧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pph术后应用中药汤剂减轻术后不适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pph术后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术后加用中药汤剂坐浴,肛塞泰宁栓;对照组72例,pph术后运用高锰酸钾坐浴,肛塞泰宁栓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肛门下坠感、排尿不畅及肛缘水肿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pph术后应用安肛洗剂坐浴是治疗pph术后不适症状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芳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是发生在鼻腔鼻窦粘膜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病理类型,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临床就诊者多为晚期或有远处转移,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容易复发.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关于各种肿瘤相关因子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鼻鳞癌发生、发展中各种相关因子进行综述,为临床鼻鳞癌相关因子作为早期筛查及治疗效果评估一种指标提供资料.
作者:庞海娜;石磊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促醒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变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变昏迷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使用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变昏迷患者护理过程当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干以促醒护理干预,有利于恢复患者的神经细胞功能,从而加快苏醒的过程.
作者:朱元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致盲率高,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治疗糖尿病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途径,控制血糖、血压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基本的措施.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极为重要.西药较为成熟,包括生长素类抑制剂、糖基化终未产物抑制剂、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蛋白醇C抑制剂、醛糖还原醇抑制剂和抗血小板凝集抑制剂等.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辩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式,以及专方专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等,新的研究较多.实践证明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可以挽救视力.高压氧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研究还表明,综合多种方式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比单一方式更好的效果.
作者:陈晓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大国,随着研究的进展及新药的不断研发,一般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炎后肝硬化已有规范化治疗方案,但一些特殊人群如肝功能衰竭、妊娠妇女及肝移植等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尚不规范.笔者将特殊人群HBV感染者的抗病毒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牧治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观察组分别为91.9%、8.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谷保琴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研究总结并观察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以期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方法 主要通过回顾性的研完方法,选取在本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病例数1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50例,对照组为50例,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严密观察以及心理护理和综合判断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的方式方法,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方法之后,实验组的50例患者,治愈有45例,好转有3例,死亡有2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50例患者,治愈有38例,好转有8例,死亡有4例,总有效率为81.2%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验组进行科学合理的观察以及完善的护理措施,既能够控制住疾病的发展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让患者的康复时间加快.
作者:卢玉清;王红玫 刊期: 2015年第47期
胸膜腔为一潜在密闭腔.生理状态下,胸膜腔内有微量浆液(13~15ml)以减少呼吸时两层胸膜之间摩擦.胸腔内积液(胸液)从胸壁体循环毛细血滤过到胸壁间质,随后进入胸膜腔,大部分由胸膜淋巴管重吸收.当胸液滤过超过淋巴管大流量或当体循环毛细血管中蛋白渗出液增加时造成胸腔内积液增多形成胸腔积液.胸腔积液为多发病,多种疾病均可引发胸腔积液,甚至与以此为首发表现.胸腔积液病因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结核性、肿瘤性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其次是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性,结缔组织疾病所致者很少.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对尽早认识疾病、及时恰当选择有效治疗有重要意义.故本文就胸腔积液病因诊断做重点分析,从而加强疾病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率,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死亡率.
作者:刘洪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究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对比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药物常规化治疗,而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对观察组给予定期微生物检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患者医院感染轻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应用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尽早确定感染源,阻断感染源的传播途径,还能够为患者提供佳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安全保障,积极的、实用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欧阳青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病程长、非传染性疾病,同时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存在比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多发病之一,由于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关注程度以及研究也不断深入.通过研究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就,在预防和治疗中出现了新的西医治疗方法,新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不断推出.
作者:郑永芹 刊期: 2015年第47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冠状动脉突发性的梗塞,以致心肌出现急性血液供应不足,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死亡[1].该症在急诊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危重症,必须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溶栓或其他临床治疗,快速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翟燕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局限于肺部的以纤维化伴蜂窝状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1].咳嗽虽然是一种防御性反射,但是长期频繁的剧烈咳嗽,造成机体损伤,加重心肺负担,且大量的能量消耗,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住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咳嗽的患者共45例.经过合理的治疗、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雪梅;赵娥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究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从2014年收治的30例支气管炎患者中的15例进行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的对照治疗.对此的研究采用回归性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进行联合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由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为理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经过联合治疗得到很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孟鲁司特联合阿奇霉素对支气管炎的治疗有比较好的疗效,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支气管局炎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晓光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在急救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记录自己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采取常规基础的护理办法,B组采取系统护理方法.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工作方法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在护理之后疾病的复发率.结果 系统护理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基础常规护理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救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的情绪,降低患疾病的复发率,进一步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张利 刊期: 2015年第47期
护理实践工作不仅是技术服务,而且对护理工作者有很高的道德水准要求.本文就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困境和道德问题,从护理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业务能力和责任感及其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伦理道德水平两个方面,说明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和医患关系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析霍香正气丸在治疗急性肠胃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霍香正气丸进行治疗,3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5%)显著优于对照组(74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患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为(2 3±1.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3±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患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藿香正气丸联合常规治疗急性肠胃炎,能够显著改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符卫建 刊期: 2015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