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淋菌性腹膜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1例分析

万拥军;郭旭;李丛海

关键词:淋病/诊断, 腹膜炎/诊断, 误诊, 阑尾炎/诊断
摘要:我院自1992-12~2000-12首诊为急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21例术后诊断为淋菌性腹膜炎.现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人急性心肌梗塞的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目前静脉溶栓疗法对AMI效果显著、安全,并早已定论.在临床上掌握好适应症,可以大限度地使AMI患者受益.本文旨在对70岁以上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血管开通情况、脑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进行观察,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

    作者:赵阳;杜如跃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致心电图明显J波1例

    1 病例报告女,55岁.主因烦渴、多饮、多尿2 a,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胃纳差,头晕、反应迟钝,昏迷2 h入院.查体:t35.5℃,R24次/min,P104次/min,BP40/0 mmHg.昏迷状态,呼吸浅慢,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心、肺、腹正常,四肢厥冷,生理反射尚存,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邹文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上颌窦穿刺失败37例分析

    收集1995~2001年所遇到的上颌窦穿刺失败37例,对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何健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咳嗽变异性鼻炎误诊28例分析

    现将我院2001-01~2002-08曾被误诊的咳嗽变异性鼻炎患儿28例分析如下.

    作者:冯亚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急性白血病脑脊液查白血病细胞的比较

    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可因其骨髓外浸润而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CSF)的细胞学检查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我们对40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用FMU-5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器收集细胞(玻片离心法)和常规的离心后沉渣涂片(常规法)两种方法同时查CSF中的白血病细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欣;王和平;窦洪涛;王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80例和30例健康人作QTd测量,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QTd的变化.结果 CHF患者的QTd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卡维地洛组治疗后CHF患者的QTd明显缩短(P<0.01);CHF伴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与不伴有者相比,QTd明显延长(P<0.01).结论 QTd在CHF患者明显延长,且能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卡维地洛能缩短CHF患者QTd.

    作者:王高频;王庆茹;陆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心内科的整体护理管理

    1 多方面调整工作性质以适应整体护理工作的进行1.1 弹性排班根据心内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药物调整频繁,患者不宜激动等特点.特设机动班,监护班,口服药班,介入班,早班,晚班,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机动班随时负责配合危重患者的抢救;口服药班负责全科患者的顿服口服药和各种临时用药;监护班负责心电及心电监护,阿托品、心得安试验,食道调波;早班是每天两位主班提前上岗1 h,配制全天静点药,晚班负责协助前夜班的工作,这两种班负担一定白天的工作量,使白班的工作量分散,从而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减轻工作,空出时间做整体宣教工作.

    作者:李春艳;张晶;张晓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检验工作人员医疗纠纷预防

    从事临床实验室检验,在医疗纠纷中有其特殊性,就检验人员的医疗纠纷预防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炳辉;任庆远;王朝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静滴硝酸甘油致心肌缺血加重30例分析

    我们在1999-06~2002-06临床中发现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因静滴硝酸甘油致心肌缺血加重30例并猝死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焦启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凯思立D与活力钙片加D3治疗佝偻病的对照观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已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骺病变为其特征.维生素D不足促使成熟骨骺化不全,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ostemalacia)[1].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生长快,户外活动少,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目前维生素D与骨发育关系较明确,但钙与骨发育关系存在不少误解.本文就高钙-D3与低钙-D3治疗初期佝偻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8月龄内婴儿麻疹20例分析

    一般认为8月龄内婴儿带有母体的抗体,很少患麻疹,1997~2000年我院共收治麻疹并发症患儿150例,其中8月龄内婴儿20例,占总数13.3%,分析如下.

    作者:闫永省;赵庆轩;梁春景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脉络膜转移癌1例

    1 病例报告男,45岁.因左眼前黑影3个月来院.眼底检查示:左眼视网膜全脱离,鼻上方灰白色实性隆起.眼部B超示:左眼底光带前探及一约1.72 cm×1.72 cm×0.88 cm大小半球型实性光团.故以左眼球内占位性病变、脉络膜黑色素瘤住院.在局麻下行左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回报示(左眼)腺癌,视神经未见癌浸润,因而考虑为脉络膜转移癌.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胃窦部占位性病变;纤维胃镜示:胃窦、胃体部大弯侧有一约4 cm×5 cm大小肿物,肿物中央为一大的溃疡.病理活检示:胃腺癌.故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部大弯侧有一约直径5 cm肿物,业已侵出浆膜,腹主动脉旁无肿大的淋巴结,肝脏无转移性结节,故行胃癌根治术,即远端胃大部切除术(R2).术后恢复良好,1周拆线,伤口甲级愈合.病理回报示:胃低分化腺癌,淋巴转移(3/18).

    作者:刘仲苍;刘亚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肺叶切除加肺动脉侧壁切除治疗原发性肺癌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加肺动脉侧壁切除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采取肺叶切除加肺动脉侧壁切除治疗肺癌28例,其中肺动脉完全阻断血管部分切除19例,非完全阻断肺动脉侧壁夹闭切除9例.结果无手术后早期(手术后30 d内)死亡,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1、3、5 a生存率分别为92.86%、41.18%、20%.结论肺叶切除加肺动脉侧壁切除术方便、有效、安全性较高,易于掌握,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张辉;王化勇;王雷;李勇;杨英祥;韩锡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Bm亚型1例

    1 病例报告男,19岁.血型正定为O型,但血清中含有抗-A,而无抗-B,经北京市血液中心血型室进一步鉴定为Bm亚型.血型正反定型结果见表1.

    作者:史衍席;李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误诊为三叉神经痛21例分析

    我院自1990-03~2001-04共收治桥小脑角区占位136例,其中误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者2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德中;刘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成人原发性小肠肿瘤误诊31例分析

    对我们1993~2001年以小肠梗阻或小肠出血为主要诊断的小肠肿瘤31例,分析如下.

    作者:屈明;赵建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腹茧症合并不孕误诊3例

    1 病例报告例1 女,25岁,以婚后4a不孕,发现右附件囊肿2个月入院.曾行输卵管通液提示不畅,B超示右附件囊肿.既往健康,月经规则,G0P0A0.检查:子宫正常,右附件区扪及不规则囊性包块,约6 cm×5 cm×5 cm,活动欠佳.入院行电视腹腔镜探察术,于脐部行气腹针穿刺,腹壁下柔韧感较强,充气压力异常上升,达18~20 mmHg,重新穿刺充气,压力仍持续升高,反复3次,均失败,改行开腹探查.取耻骨联合上方横形切口,切开皮下各层,反复提取无腹膜,仅见疏松结缔组织,灰白色质韧膜状物,肠管之间粘连,小心分离盆腔内粘连之肠管,于盆腔右下方扪及一囊性肿物,约6 cm×5 cm×4 cm,左侧附件及子宫正常,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病理:卵巢黄体囊肿.出院诊断:腹茧症致不孕并卵巢黄体囊肿.

    作者:张翠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误诊12例分析

    我科于1999-05~2002-05收治门诊误诊小儿多发性抽动症12例,分析如下.

    作者:郑屏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腰带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袋的临床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尿毒症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越来越多,近我们制作了一种腰带式腹膜透析短管保护袋,用后反映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秀云;王淑华;丛云霞;任秀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漏诊分析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2例误漏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分析.结果 3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漏诊为玻璃体混浊15例;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例;漏诊为老年性白内障5例;漏诊为外伤性前房出血3例;漏诊为外伤性虹睫炎3例.32例均行视网膜复位手术,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没有充分散大瞳孔以及检查眼底不仔细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炜;李贺敏;吴丽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