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雷;袁经权;王硕;缪剑华;董钰;黎中权;樊溪源
目的:分析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影像学图像特点,为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与常见肝占位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肝癌在平扫图像呈现低密度灶,在动脉期或门脉期扫描快速强化,延迟期呈现低密度无强化灶.结论:三期动态扫描小肝癌呈现动脉期或门脉期快进快出强化的特征性低密度灶,三期动态CT扫描能够为小肝癌影像学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春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是目前反应心肌损伤的较理想标志物,其特异性、敏感性、诊断时间均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本文就心肌肌钙蛋白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邴圣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我校护理专业近几年人数猛增,药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药理实验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对药理实验教学在实用型上做了些设计,体现出护理特色,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笔者就实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
作者:姚芳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09年收治的NHL病例7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7例病例均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男女比例1:6,平均年龄63.5岁(51~77)岁,其中3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均经手术及免疫组化确诊,术后辅予放疗及化疗.结论:NHL好发于老年女性,与桥本甲状腺炎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块,常需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治疗上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作者:王南鹏;赵代伟;叶晖;周彦;段海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心肌梗死(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作者:何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对20例糖尿病足的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加例中18例痊愈出院,1例较前减轻,1例放弃治疗.结论: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教和足部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秋莉;王秀菊;仲秋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心理状况,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对64例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原因.结果:所有调查对象都存在心理障碍,以恐惧、焦虑和悲观为主.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改善心理状态的护理措施在加强健康教育,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作者:吴琼;黄金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间苯三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丙泊酚1.5~2.5 mg/kg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间苯三酚,即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 mg.结果:观察组丙泊酚总剂量、手术时间、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间苯三酚与丙泊酚配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用四逆散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四逆散为主方,对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饭前半小时及睡前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日,吗叮林10 mg,3次/日.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加减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87.5%,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散治疗糜烂性胃炎有确切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占云;杜水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08年11月,25例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疗效根据Edwards评定系统评定,好:18例,可:7例.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作者:王勇;马信文;王家干;董泽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资料完整的27例小儿重症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见,心力衰竭、循环衰竭、胃肠道功能衰竭、脑功能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率高.结论:及时识别症状,尽早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打破多器官衰竭的恶性循环,阻断病情的发展,加强全身支持治疗,重点在于预防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郭虹晨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0天后依达拉奉组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依达拉奉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匡小勇;蒋兴家;伍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引起巨大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行巨大子宫全切术组(观察组)30例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组(对照组)3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及进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愈后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停留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不但术后护理简单,还节省了护理时间、减轻护理强度.
作者: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寒米松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法治疗成人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对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PLT)<10×109/L且出血倾向明显105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剂地塞米松组(A组)54例,用地塞米松40mg/d连续口服4 d,强的松1 mg/kg体质量口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51例,丙种球蛋白0.4 g·kg-1·d连续静脉滴注5天,强的松1 mg/kg体质量口服,连续监测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地寒米松组(A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0.4%和92.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PLT≥50×109/L时间分别为(3.8±1.2)天,(2.9±1.4)天;≥100×109/L时间分别为(6.5±1.8)天,(5.1±1.9)天;PLT的峰值(×109/L)分别为(320±69)×109/L,(351±120)×109/L.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升高血小板效果比大剂量地塞米松好,而且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PLT上升更迅速,峰值高,上升至正常稳定时间长.
作者:郑英梦;施子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于2009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发现头部起红斑,上覆少许鳞屑,无瘙痒不适,未予以重视,后皮疹逐渐泛发至躯干、四肢,为散在性,无明显瘙痒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其后患者间断在当地医院及深圳医院就诊,外用氢化可的松乳青及曲安奈德乳膏治疗,述皮疹控制不理想.于2009年6月起皮疹较前明显增多,并伴有明显瘙痒,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给以方希10 mg,3次/日,口服及前药外用治疗,治疗3月皮疹未能控制.于2009年9月至我科就诊.
作者:黄宇平;周飞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糖尿病是外科手术的危险因素之一,增加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但如果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术后妥善处理,糖尿病患者也能顺利地渡过围手术期.获得理想疗效.本院自1999年6月~2009年6月对86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采取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和防治感染,使患者顺利地渡过围手术期,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静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行胃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48小时内)行肠内营养,对照组3~4天后行肠内营养,2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状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除腹泻外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内营养能够保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正常营养状态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柴秀红;马琳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退黄胶囊治疗残黄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在用肝复康和维生素C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退黄胶囊,每日2次每次5粒口服;对照组46例,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变化,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退黄胶囊退黄疗效显著.
作者:李智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管意外脱出,是气管插管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我科ICU病房2007年7月~2009年8月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9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防止意外拔管的对策,以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艳俊;杨秀川;李君;吴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伤前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发脊髓损伤(SCI)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38例和强化护理组40例,强化护理组对DVT采取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观察8周.结果:7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强化护理组l例,传统护理组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SCI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黄朝华;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