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的护理比较分析

熊梅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巨大子宫全切术, 护理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引起巨大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行巨大子宫全切术组(观察组)30例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组(对照组)3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及进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愈后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停留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不但术后护理简单,还节省了护理时间、减轻护理强度.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铜绿假单胞菌265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E)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6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PAE临床分布以ICU及呼吸科多.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高,占71.3%,其次为分泌物,占13.6%.PAE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8.3%;其次是头孢呱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2.1%;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结论:加强对PAE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保持敏感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先辉;高艳;聂麟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作者:何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退黄胶囊治疗残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退黄胶囊治疗残黄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在用肝复康和维生素C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退黄胶囊,每日2次每次5粒口服;对照组46例,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变化,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退黄胶囊退黄疗效显著.

    作者:李智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管意外脱出,是气管插管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我科ICU病房2007年7月~2009年8月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9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防止意外拔管的对策,以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艳俊;杨秀川;李君;吴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之一.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其优点有:直视下手术,视野清晰,避免操作的盲目性及损伤鼻咽部正常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咽鼓管口周围组织,出血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问收治腺样体肥大患儿15例,经鼻内镜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278例临床分析

    我急救中心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诊救治278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经随访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78例CO中毒患者均为急诊患者,男165例,女113例;年龄1~86岁,平均48岁.其中煤气炉及煤气热水器中毒210例,燃煤炉取暖28例,吃火锅中毒21例,车内中毒11例,自杀2例.

    作者:翟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B超监护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节育手术的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吴江经济开发区计划服务站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一年期间.

    作者:吴春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股骨上段肿瘤保肢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上段肿瘤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6例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46岁,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2例,良3例,差1例.结论:人工关节治疗股骨上段肿瘤临床效果良好,可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明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周定支架联合皮瓣转移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年来收治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21例,人院后均急诊以外固定支架重建骨稳定性.结果:一期作皮瓣的3例中有2例感染,皮瓣坏死,再次作皮瓣修复,1例形成窦道;另18例皮瓣全部存活,3例形成窦道,经清创置管冲洗后痊愈.随访6个月~2年,4例出现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外固定取出后痊愈.骨折均先后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转移是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骨折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颇;宋开芳;李青松;秦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肺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心率、尿量、血气变化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尿量、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作用.

    作者:卢建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生活事件调查及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对行介入诊疗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进行诊疗介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1天进行间卷调查,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行介入手术的患者,所表现的焦虑、抑郁情绪,护士对患者采取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行介入诊疗术的患者在术前生活事件越多,其焦虑、抑郁越严重,建议护士除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应同时学习心理知识以减少生活事件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艺;代芬;曾庆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运用目标管理提高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目标管理是以科学的管理和行为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一套以目标为中心的激励式参与式管理制度与方法[1].临床教学,是护理学生从学生过渡到护士、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为了进一步保障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科从2007年1月开始.结合内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内科的教学计划,拟定了教学目标,对护理学生的临床带教运用了目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凤珍;潘珊;刘翠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20%~40%[1].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主要是南于老年人在肾脏功能衰竭时常伴发心、脑脏器的损害,心血管功能不稳定,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2],低血压的发生不但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是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对我科20例老年透析者发生低血压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赞维;冯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35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35例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经输尿管患者在完善术前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通畅,加强基础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本要点,对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科学预防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科学预测和控制护理问题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洪世琼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长春瑞滨致迟发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长春瑞滨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药物之一,此药属强发疱剂,好中心静脉滴注.在护理操作中应注意血管的选择和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在外周静脉滴注长春瑞滨后出现了1例罕见的迟发性静脉炎,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文桃;石兵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的护理比较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引起巨大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行巨大子宫全切术组(观察组)30例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组(对照组)3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及进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愈后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停留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不但术后护理简单,还节省了护理时间、减轻护理强度.

    作者: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液回收机在脑科手术中的应用

    脑科手术是由于不同外伤引起颅脑损伤而需要清除病灶的手术.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伤残率和死亡率均属首位.颅脑损伤中颅内血肿占大多数特点为病情危重,出血多,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有时配血、备血不及时,难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我院于2009年6月引进一台血液回收机,对10例脑科手术进行回收与回输,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109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1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109例COPD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9例COPD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均表现气喘、呼吸困难,肺部均有干湿啰音,予平喘及纠正心功能不全治疗,患者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COPD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上易漏诊漏治,如精心观察,及时诊治,均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俊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布及个体危险因素数量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个体危险因素数量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80例腔隙性脑梗死中有高血压162例(占90%)、合并血脂异常131例(占73%)、有糖尿病54例(占30%)、合并心脏病113例(占63%)、卒中病史29例(占16%)、COPD36例(占20%).1个危险因素组18例(占10%),2个危险因素组48例(26.7%),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组114例(占63.3).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卒中病史、COPD为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为腔隙性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个体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的危险性也越大.

    作者:谭冬平;冯桂平;李玉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置管堵塞情况,并进行处理.结果: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堵塞12例,其中部分堵塞7例,完全堵塞5例.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靠,恰当的护理操作可有效预防导管堵塞的发生.

    作者:陈英;谭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