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目标管理提高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叶凤珍;潘珊;刘翠玲

关键词:目标管理, 内科临床, 临床教学质量, 护理学生, 行为科学, 临床带教, 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 护理人才, 管理制度, 激励式, 高素质, 参与式, 中心, 学校, 社会, 培养, 基础, 护士, 方法
摘要:目标管理是以科学的管理和行为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一套以目标为中心的激励式参与式管理制度与方法[1].临床教学,是护理学生从学生过渡到护士、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为了进一步保障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科从2007年1月开始.结合内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内科的教学计划,拟定了教学目标,对护理学生的临床带教运用了目标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80例取器妇女临床资料,分析取器年龄、有无人工流产史、妇科疾病史、置器和取器时机、IUD嵌顿、子宫位置与取器困难的关系.结果:取器困难组年龄高于取器容易组;取器困难者放置IUD年限较长;围绝经期发生取器困难的比例较高,嵌顿可能是造成取器困难的重要原因;子宫后位组取器困难的比例高于子宫前位或中位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取器时机[3.310(2.171,5.045)]、IUD嵌顿[77.078(40.631,146.220)]、子宫后位[2.212(1.358,3.602)],是取器困难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IUD嵌顿是取出IUD困难的主要危险因素;围绝经期妇女应尽早取器;取IUD时要注意子宫位置,尤其是前倾或后倾明显者.

    作者:周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5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抢救要点.方法:对56例急性乌头碱中毒病例进行分析,从临床表现、体征、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乌头碱中毒对心脏的损害特点和救治要点,并从中毒机制上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急性乌头碱中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和心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救治要点是及时、彻底的洗胃和正确、合理、及时地使用阿托品和利多卡因.防治并发症.结论:心脏传导异常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是急性乌头碱中毒的显著特征,也是重要、多见、的危险因素和救治重点,采取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同时使用是为合理、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兴元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微波治疗鼻出血309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鼻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微波治疗仪对309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294例患者一次性治愈,15例患者经再次治疗痊愈.结论:微波治疗鼻出血效果良好,一次性治愈率高.

    作者:刘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有心绞痛反复发作的106例患者,心电图均显示有缺血性ST-T改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芎萄糖注射液,疗程均2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心肌缺血程度明显改善,住院天数缩短.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供,减少心绞痛发作.

    作者:吴晓君;周德甫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多媒体教学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出现,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我校病理学教研室多年来一直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就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体会.

    作者:林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种植体植入术同期行骨诱导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牙种植是指将无机的异体材料锚固在颌骨内,为缺失牙的修复体提供支持和固定.但种植区骨量不足降低了种植修复的成功率,限制了种植义齿的适用范围.是种植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1].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作为一个崭新的生物学概念,初起始于牙周病的治疗.

    作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管意外脱出,是气管插管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我科ICU病房2007年7月~2009年8月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9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防止意外拔管的对策,以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艳俊;杨秀川;李君;吴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周定支架联合皮瓣转移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年来收治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21例,人院后均急诊以外固定支架重建骨稳定性.结果:一期作皮瓣的3例中有2例感染,皮瓣坏死,再次作皮瓣修复,1例形成窦道;另18例皮瓣全部存活,3例形成窦道,经清创置管冲洗后痊愈.随访6个月~2年,4例出现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外固定取出后痊愈.骨折均先后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转移是治疗胫骨严重开放性骨折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颇;宋开芳;李青松;秦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76例中老年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中老年妇女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其中18例因服药效果不明显者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穿刺诊断.结果:76例中15例用免疫治疗后肿块变软缩小,61例无明显变化,对18例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穿刺检查,13例癌变,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随访5年以上,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对中老年妇女囊性增生病患者应予以重视.当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行局部包块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性.

    作者:张强;周长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

    目的:分析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影像学图像特点,为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与常见肝占位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肝癌在平扫图像呈现低密度灶,在动脉期或门脉期扫描快速强化,延迟期呈现低密度无强化灶.结论:三期动态扫描小肝癌呈现动脉期或门脉期快进快出强化的特征性低密度灶,三期动态CT扫描能够为小肝癌影像学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春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退黄胶囊治疗残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退黄胶囊治疗残黄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在用肝复康和维生素C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退黄胶囊,每日2次每次5粒口服;对照组46例,给予熊去氧胆酸口服.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变化,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退黄胶囊退黄疗效显著.

    作者:李智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手术(LS)前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1例LS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病情观察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王平芝;施树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15例宫颈病变锥形切除术后妊娠护理

    目的:探讨宫颈锥形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5例因CIN实施宫颈锥切术后患者,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的治疗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15例妊娠患者中,1例自然流产,其余14例患者新生儿均存活.结论:孕中期干预治疗与精心护理可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曾海英;张建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98例护理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早期彻底的洗胃,抗胆碱能药物等综合措施[1]和加强护理是避免胆碱能危象导致肺水肿、中间综合征及呼吸肌麻痹和中枢麻痹,提高抢救成功率,是避免患者死亡和关键.

    作者:唐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老年性常见病,前列腺增生术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继发性出血、腹部感染等,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术前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向患者传授有关知识,使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雪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特色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特色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95例我院门诊LID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99例,采用特色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96例以牵引疗法治疗,以疗效和疼痛程度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疼痛指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色推拿手法治疗LIDP具有简便、临床疗效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董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局麻儿童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斜视多在儿童期发病,据文献报道儿童斜视占儿童眼病住院的第二位.矫正斜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复双眼视功能.学龄儿童斜视手术大部分是在局麻下进行,由于手术时患儿意识清醒,手术可引起患儿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为确保斜视手术的顺利进行,我科对需行斜视手术的138例学龄儿童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明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2例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ie angina pectoris UAP)临床上较常见,若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故及时诊断、正确治疗至关重要.我院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UAP患者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胜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剖宫产170例腹壁缝合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缝合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产妇分两组,改良组70例缝合腹膜,皮肤皮内缝合.对照组100例,不缝腹膜,皮肤外缝三大针.结果:改良组术后腹壁伤口渗出液少,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组术后恢复快,粘连少,腹壁伤口渗出液少,腹部伤口平整、疤痕轻、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光莲;张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及自制调查问卷对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2%,儿童身高、母亲年龄、父母关系等因素对儿童行为问题有影响(P<0.05).结论: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更为科学,可为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作者:程光文;曾婧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