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飞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缝合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产妇分两组,改良组70例缝合腹膜,皮肤皮内缝合.对照组100例,不缝腹膜,皮肤外缝三大针.结果:改良组术后腹壁伤口渗出液少,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组术后恢复快,粘连少,腹壁伤口渗出液少,腹部伤口平整、疤痕轻、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光莲;张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诊治进行探讨.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1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109例COPD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9例COPD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均表现气喘、呼吸困难,肺部均有干湿啰音,予平喘及纠正心功能不全治疗,患者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COPD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上易漏诊漏治,如精心观察,及时诊治,均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俊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及预后因素.方法:将老年ARF患并56例的病因、并发症、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ARF常见的病因为血容量不足(52.9%)、感染(29.4%)、药物(8.8%)、梗阻(8.8%);常见的并发症有酸中毒、高血钾、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影响预后因素有血容量不足、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是否接受血透治疗.结论:血容量不足、感染、药物、梗阻等是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加强原发病治疗及时发现、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及时处理并发症、及早进行血透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ARF患者的预后.
作者:罗文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胞和大分子体系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及其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它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与临床医学的疾病诊断、治疗联系日趋紧密.然而其理论深奥,内容繁杂,涉及学科广泛,信息量大,其枯燥死板、易学难记是历届学生普遍反应的一个焦点问题.
作者:梅志强;王丽;于海清;段承刚;刘晓燕;李娟;龚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律复康胶囊中主要药材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律复康胶囊中红参、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可分别检出处方中红参和丹参对应的斑点,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律复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申洪超;陈舒茵;黎瑞汝;梁生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肺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心率、尿量、血气变化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尿量、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肺心病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作用.
作者:卢建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牙种植是指将无机的异体材料锚固在颌骨内,为缺失牙的修复体提供支持和固定.但种植区骨量不足降低了种植修复的成功率,限制了种植义齿的适用范围.是种植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1].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作为一个崭新的生物学概念,初起始于牙周病的治疗.
作者: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一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能够驾驭工作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非规范化的、非程序化的领导行为,是领导者智慧、知识、才能、胆略、经验的综合反应,是领导者素质的体现.在护理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护士长的领导艺术及应用.
作者:高永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病毒性脑炎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前1~3周,患儿多有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史,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发热、头痛、咽痛、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及后遗症.我院自2005年对症状典型的患儿进行腰椎间穿刺术检查脑脊液,提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共148例,治愈率达100%,术后均无并发症,现就患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早期彻底的洗胃,抗胆碱能药物等综合措施[1]和加强护理是避免胆碱能危象导致肺水肿、中间综合征及呼吸肌麻痹和中枢麻痹,提高抢救成功率,是避免患者死亡和关键.
作者:唐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股骨上段肿瘤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6例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46岁,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2例,良3例,差1例.结论:人工关节治疗股骨上段肿瘤临床效果良好,可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明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ie angina pectoris UAP)临床上较常见,若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故及时诊断、正确治疗至关重要.我院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UAP患者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胜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中老年妇女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其中18例因服药效果不明显者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穿刺诊断.结果:76例中15例用免疫治疗后肿块变软缩小,61例无明显变化,对18例进行了针吸细胞学穿刺检查,13例癌变,并进行了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随访5年以上,未见复发转移.结论:对中老年妇女囊性增生病患者应予以重视.当临床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行局部包块穿刺针吸细胞学检查,以排除癌变可能性.
作者:张强;周长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136例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并诊断.结果:136例患者中,乳腺纤维腺瘤82例,乳腺囊肿33例,乳腺癌2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9.4%.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乳腺肿块的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刘建波;叶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是目前反应心肌损伤的较理想标志物,其特异性、敏感性、诊断时间均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本文就心肌肌钙蛋白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邴圣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布及个体危险因素数量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0例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个体危险因素数量与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80例腔隙性脑梗死中有高血压162例(占90%)、合并血脂异常131例(占73%)、有糖尿病54例(占30%)、合并心脏病113例(占63%)、卒中病史29例(占16%)、COPD36例(占20%).1个危险因素组18例(占10%),2个危险因素组48例(26.7%),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组114例(占63.3).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卒中病史、COPD为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血脂异常为腔隙性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个体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的危险性也越大.
作者:谭冬平;冯桂平;李玉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后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干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并发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中有41例患者并发低血压,12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22例并发局部血肿,9例并发张力性水疱,5例并发假性动脉瘤,4例并发动静脉瘘;在对照组中,57例并发低血压,19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30例并发局部血肿,14例并发张力性水疱,6例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并发动静脉瘘.结论: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海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用四逆散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四逆散为主方,对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饭前半小时及睡前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日,吗叮林10 mg,3次/日.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加减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87.5%,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散治疗糜烂性胃炎有确切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占云;杜水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伤前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发脊髓损伤(SCI)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38例和强化护理组40例,强化护理组对DVT采取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观察8周.结果:7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强化护理组l例,传统护理组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SCI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黄朝华;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脑科手术是由于不同外伤引起颅脑损伤而需要清除病灶的手术.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伤残率和死亡率均属首位.颅脑损伤中颅内血肿占大多数特点为病情危重,出血多,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有时配血、备血不及时,难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我院于2009年6月引进一台血液回收机,对10例脑科手术进行回收与回输,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