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英;涂宏
我校护理专业近几年人数猛增,药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药理实验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对药理实验教学在实用型上做了些设计,体现出护理特色,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笔者就实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
作者:姚芳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对行介入诊疗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方法:对我科进行诊疗介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1天进行间卷调查,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行介入手术的患者,所表现的焦虑、抑郁情绪,护士对患者采取专科护理及心理护理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行介入诊疗术的患者在术前生活事件越多,其焦虑、抑郁越严重,建议护士除具备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应同时学习心理知识以减少生活事件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艺;代芬;曾庆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腹股沟疝,常分为斜疝及直疝,以斜疝常见,约占95%,男性多于女性[1].典型病例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史可明确诊断,但对酷似疝的腹股沟肿物或隐匿性腹股沟疝,常需要影像学检查.搜集我院2003年1月~2007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股沟疝32例,结合临床和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和ADA在良恶性胸腔积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1例胸腔积液患者分成4组:27例胸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的肺癌患者、16例胸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的肺癌患者、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12例其它病因(8例低蛋白血症、4例心衰)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 ISA)分别检测胸液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ADA的表达水平.结果:胸液中sVEGF、sICAM-1和ADA的含量为,肺癌恶性胸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组[(1017±730)pg/ml,(1510±597)ng/ml,(149±102)ng/ml]、肺癌恶性胸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组[(610±520)pg/ml,(951±390)ng/ml,(118±82)ng/ml]、结核性胸液组[(449±522)pg/ml,(1037±371)ng/ml,(179±132)ng/ml]和其它病因组[(126±78)pg/ml,(88±43)ng/ml,(30±12)ng/ml].各组之间的sVEGF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恶性与结核性胸液中的sICAM-1和ADA均明显高于其它病因组(P<0.01).胸液中的sVEGF和sICAM-1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58,0.38;P<0.05),ADA与腺苷脱苷酶(ADA)呈正相关(r=0.38,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的形成与VEGF密切相关,同时ICAM-1和ADA也在恶性胸液的形成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ADA可能与结核性胸膜炎的纤维化形成的组织重建有关.
作者:沈流燕;何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焦虑是个体对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威胁作出反应所经受的不适感和优虑感.急诊科病人病情危重,紧急,变化快,抢救仪器多,护理技能要求高,人际关系复杂等原因,使急诊科护生倍感压力,不知所措,以致于产生焦虑.焦虑是急诊科护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了减轻护生的焦虑情绪,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理论和操作带教、加强带教老师培训、心理干预和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郎雅珍;金向英;蒋建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缝合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产妇分两组,改良组70例缝合腹膜,皮肤皮内缝合.对照组100例,不缝腹膜,皮肤外缝三大针.结果:改良组术后腹壁伤口渗出液少,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组术后恢复快,粘连少,腹壁伤口渗出液少,腹部伤口平整、疤痕轻、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光莲;张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意外拔管是指无拔管指征的患者,人工气管意外脱出,是气管插管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则出现呼吸暂停,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可能出现肺泡低通气等,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对我科ICU病房2007年7月~2009年8月进行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9例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防止意外拔管的对策,以利于指导临床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艳俊;杨秀川;李君;吴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索VEGF和CD3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1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计算MVD值,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综合分析.结果:41例骨肉瘤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8.2%(28/41),与肿瘤大小、Price分级、Dahlin,s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所有病例CD34表达均为阳性.VEGF阳性组MVD为(40.25±8.02)in,与阴性组MVD为(15.54±5.87)in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为92.9%,明显高于无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55.6%,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组的5年存活率为7.1%,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5年存活率4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MVD值、转移预后显著相关,检测VEGF的阳性表达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骨肉瘤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付能高;陈小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斜视多在儿童期发病,据文献报道儿童斜视占儿童眼病住院的第二位.矫正斜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复双眼视功能.学龄儿童斜视手术大部分是在局麻下进行,由于手术时患儿意识清醒,手术可引起患儿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为确保斜视手术的顺利进行,我科对需行斜视手术的138例学龄儿童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明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我急救中心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出诊救治278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经随访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78例CO中毒患者均为急诊患者,男165例,女113例;年龄1~86岁,平均48岁.其中煤气炉及煤气热水器中毒210例,燃煤炉取暖28例,吃火锅中毒21例,车内中毒11例,自杀2例.
作者:翟洪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腕带在患者身份识别中的管理及应用.方法:选取我科所有佩戴腕带标识的住院患者1 023例,就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在观察期内,因患者身份识别引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3%,无识别错误导致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9.5%,较2008年同期提高了1.6%.结论:使用患者腕带标识,可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完善查对流程,消除安全隐患确,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程书华;李争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化制备工艺,提高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影响因素,筛选制剂处方工艺.结果:佳处方工艺是不加亚硫酸氢钠,配制时主药加入前使用活性炭0.1%吸附,105℃湿热火菌30分钟,灭菌后快速冷却至50℃以下.结论:优化后的处方工艺可明显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作者:杨美菊;唐强;彭祖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136例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并诊断.结果:136例患者中,乳腺纤维腺瘤82例,乳腺囊肿33例,乳腺癌2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9.4%.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乳腺肿块的首选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刘建波;叶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气囊导尿管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个别护理人员插管的方法掌握不正确,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易出现拔管困难现象,强行拔除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院1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病例及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陈贵萍;蒋秋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20%~40%[1].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主要是南于老年人在肾脏功能衰竭时常伴发心、脑脏器的损害,心血管功能不稳定,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较高[2],低血压的发生不但影响透析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是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对我科20例老年透析者发生低血压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赞维;冯小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用四逆散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四逆散为主方,对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饭前半小时及睡前空腹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日,吗叮林10 mg,3次/日.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加减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87.5%,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散治疗糜烂性胃炎有确切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占云;杜水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胞生长肽(bFGF)明胶海绵片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52例,均给予bFGF治疗.结果:本组治疗5~10d愈合32例,11~15d愈合15例,16~18d愈合5例,平均治疗(8.72±1.57)d愈合.其中8例患者在贴敷过程中渗液较多,采用暂停贴敷并给予适当抗生素及小剂量激素治疗,渗出减少后再次行贴敷.鼓膜愈合后2~3个月复查,愈合后的鼓膜塑形变薄,形态与正常鼓膜无差异.纯音测听听力平均提高(35.10±3.40)dBHL,听力基本恢复正常,未出现鼓膜瘢痕增生或外耳道皮肤肥厚等并发症.结论:bFGF明胶海绵片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具有操作简便、治疗效果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成宇;吴慧玲;林子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传统途径之一,因其方便、有效和安全在ICU常用于危重及重大术后患者,以利于药物或静脉高营养顺利输入,也是进行CVP监测佳部位.同时其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也成为护理重点.
作者:王维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08年11月,25例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3个月,疗效根据Edwards评定系统评定,好:18例,可:7例.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作者:王勇;马信文;王家干;董泽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心肌缺血在全麻下行急诊腹部手术时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基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侧患者,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滴注艾司洛尔、佩尔地平,分别观察静脉注射后至30 min和2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术中观察静脉滴注硝基甘油至60 min及停药后至30 min,SBP,DBP,HR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前静脉滴注药物后2 min,SBP、DBP、HR即显著下降,SBP于25 min回升至原水平,HR于30 min回升至原水平.术毕拔管前静脉滴注药物后,SBP,DBP,HR显著下降,且维持至20 min.术中静脉滴注硝基甘油时,SBP,DBP显著下降,且维持至停药后30 min,而HR无显著改变.结论: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基甘油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及心率增快,维持全麻诱导、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减少各自用药量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何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