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处方与工艺优化研究

杨美菊;唐强;彭祖仁

关键词: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 处方工艺优化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制备工艺,提高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影响因素,筛选制剂处方工艺.结果:佳处方工艺是不加亚硫酸氢钠,配制时主药加入前使用活性炭0.1%吸附,105℃湿热火菌30分钟,灭菌后快速冷却至50℃以下.结论:优化后的处方工艺可明显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

    目的:分析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影像学图像特点,为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与常见肝占位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肝癌在平扫图像呈现低密度灶,在动脉期或门脉期扫描快速强化,延迟期呈现低密度无强化灶.结论:三期动态扫描小肝癌呈现动脉期或门脉期快进快出强化的特征性低密度灶,三期动态CT扫描能够为小肝癌影像学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春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后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干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并发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中有41例患者并发低血压,12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22例并发局部血肿,9例并发张力性水疱,5例并发假性动脉瘤,4例并发动静脉瘘;在对照组中,57例并发低血压,19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30例并发局部血肿,14例并发张力性水疱,6例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并发动静脉瘘.结论: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海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治疗成人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寒米松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法治疗成人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对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PLT)<10×109/L且出血倾向明显105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剂地塞米松组(A组)54例,用地塞米松40mg/d连续口服4 d,强的松1 mg/kg体质量口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51例,丙种球蛋白0.4 g·kg-1·d连续静脉滴注5天,强的松1 mg/kg体质量口服,连续监测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地寒米松组(A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0.4%和92.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PLT≥50×109/L时间分别为(3.8±1.2)天,(2.9±1.4)天;≥100×109/L时间分别为(6.5±1.8)天,(5.1±1.9)天;PLT的峰值(×109/L)分别为(320±69)×109/L,(351±120)×109/L.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升高血小板效果比大剂量地塞米松好,而且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PLT上升更迅速,峰值高,上升至正常稳定时间长.

    作者:郑英梦;施子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98例护理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早期彻底的洗胃,抗胆碱能药物等综合措施[1]和加强护理是避免胆碱能危象导致肺水肿、中间综合征及呼吸肌麻痹和中枢麻痹,提高抢救成功率,是避免患者死亡和关键.

    作者:唐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影像学进展

    患脑血管疾病后常常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脑血管病不仅导致痴呆,还导致不符合痴呆标准,但有明确的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常常不符合传统标准的痴呆症.

    作者:曾湘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多媒体教学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出现,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我校病理学教研室多年来一直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就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体会.

    作者:林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干扰素α-2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疗效.方法:60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 MU或3 MU,肌内注射,连用5~7天,观察两组体温消退时间、腮腺及睾丸肿痛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96.66%与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疗效好,不良作用轻微.

    作者:杨红旺;张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湾里区2005~2008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南昌市湾里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HBsAg检测.结果:共检查9 038人,检出HBsAg阳性241例,阳性率2.67%.2005~2008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3.66%、2.90%、2.28%、1.90%,差异有显著性(P<0.0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9 038人中,检出男性HBsAg阳性111例,阳性率4.07%;女性HBsAg阳性130例,阳性率2.06%.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15~49岁平均阳性率为2.40%,50~60岁以上平均阳性率为5.2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加强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和复种工作,严守健康合格证发放标准,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持证监督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传播.

    作者:吴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0天后依达拉奉组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依达拉奉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匡小勇;蒋兴家;伍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中药泽泻研究近况

    泽泻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其所收载的泽泻与现在所用的泽泻基本相同.主产福建、四川、江西;药材泽泻药用部位有块茎、叶和果实;分春、秋季采收;炮制方法主要有炒、清蒸、酒制、盐制等.

    作者:郭钦惠;施发明;喻录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股骨上段肿瘤保肢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股骨上段肿瘤保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6例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46岁,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2例,良3例,差1例.结论:人工关节治疗股骨上段肿瘤临床效果良好,可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明海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血液回收机在脑科手术中的应用

    脑科手术是由于不同外伤引起颅脑损伤而需要清除病灶的手术.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伤残率和死亡率均属首位.颅脑损伤中颅内血肿占大多数特点为病情危重,出血多,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有时配血、备血不及时,难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我院于2009年6月引进一台血液回收机,对10例脑科手术进行回收与回输,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瑶药青九牛的化学成分预实验

    目的:考察瑶药青九牛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分别对瑶药青九牛茎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鉴别结果:检查项目中的糖类、苷类、三萜类、甾体、鞣质、有机酸等项均出现正反应现象,其他项目出现负反应现象.结论:瑶药青九牛茎中可能含有三萜、甾体、鞣质、糖类、苷类、酚类、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作者:周小雷;袁经权;王硕;缪剑华;董钰;黎中权;樊溪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难辨认癣误诊红皮病型银屑病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于2009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发现头部起红斑,上覆少许鳞屑,无瘙痒不适,未予以重视,后皮疹逐渐泛发至躯干、四肢,为散在性,无明显瘙痒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其后患者间断在当地医院及深圳医院就诊,外用氢化可的松乳青及曲安奈德乳膏治疗,述皮疹控制不理想.于2009年6月起皮疹较前明显增多,并伴有明显瘙痒,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给以方希10 mg,3次/日,口服及前药外用治疗,治疗3月皮疹未能控制.于2009年9月至我科就诊.

    作者:黄宇平;周飞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腹股沟疝CT表现

    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腹股沟疝,常分为斜疝及直疝,以斜疝常见,约占95%,男性多于女性[1].典型病例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史可明确诊断,但对酷似疝的腹股沟肿物或隐匿性腹股沟疝,常需要影像学检查.搜集我院2003年1月~2007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股沟疝32例,结合临床和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其CT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HIV感染合并肛周脓肿的护理体会

    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全球约有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AIDS).目前我国AIDS疫情呈上升趋势,将有更多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需要护理人员为他们提供护理,护理人员还在AIDS预防、教育、治疗、咨询及检测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作者:代冰洁;盛学相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泸州市市区初中生视力不良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泸州市市区初中学生视力不良发病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市区4所中学一、二年级共1 213例初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与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1 107例初中学生总视力不良患病率为65.94%,一年级视力不良率63.34%,二年级视力不良率77.45%;男生视力不良率62.52%,女生视力不良率为69.1%.结论:初二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初一,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遗传因素、眼部疾患对于视力不良的发生均有影响.

    作者:熊伟;张青碧;刘娅;李春燕;税章林;余金泉;叶运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009年收治的NHL病例7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7例病例均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男女比例1:6,平均年龄63.5岁(51~77)岁,其中3例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均经手术及免疫组化确诊,术后辅予放疗及化疗.结论:NHL好发于老年女性,与桥本甲状腺炎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块,常需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治疗上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作者:王南鹏;赵代伟;叶晖;周彦;段海松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伤前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发脊髓损伤(SCI)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38例和强化护理组40例,强化护理组对DVT采取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观察8周.结果:7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强化护理组l例,传统护理组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SCI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黄朝华;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作者:何月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