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湾里区2005~2008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分析

吴光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 预防, 接种
摘要:目的:了解南昌市湾里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HBsAg检测.结果:共检查9 038人,检出HBsAg阳性241例,阳性率2.67%.2005~2008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3.66%、2.90%、2.28%、1.90%,差异有显著性(P<0.0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9 038人中,检出男性HBsAg阳性111例,阳性率4.07%;女性HBsAg阳性130例,阳性率2.06%.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15~49岁平均阳性率为2.40%,50~60岁以上平均阳性率为5.2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加强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和复种工作,严守健康合格证发放标准,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持证监督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传播.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特色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特色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95例我院门诊LID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99例,采用特色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96例以牵引疗法治疗,以疗效和疼痛程度作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疼痛指数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特色推拿手法治疗LIDP具有简便、临床疗效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董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新时期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职责范围的延伸,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生的临床带教也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从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王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24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比较.结果:依达拉奉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0天后依达拉奉组C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依达拉奉组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匡小勇;蒋兴家;伍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椎间盘镜手术与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42例采用椎板开窗术髓核摘除术,64例采用椎间盘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罗长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B超诊断双侧肾上腺B细胞淋巴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双侧腰胀、腰疼及上腹部疼痛半月,于2009年4月2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 37℃,P 90次/分,BP 106/72mmHg.一般情况欠佳,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色素沉着及皮疹.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律齐,无杂音.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作者:岳治琴;刘晓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头孢呋辛钠序贯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2种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对头孢呋辛钠2种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将90例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连续静脉滴注;B组采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及头孢呋辛钠片序贯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7 d,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组有效率分别为84.44%、82.22%(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6%、91.7%(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4%、2.22%(P>0.05);A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B组,A、B组治疗成本分别为823.2、626.1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01.22、782.63.结论:头孢呋辛钠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较经济.

    作者:朱宇欢;曹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治疗成人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寒米松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法治疗成人重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对入院时外周血小板计数(PLT)<10×109/L且出血倾向明显105例重症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剂地塞米松组(A组)54例,用地塞米松40mg/d连续口服4 d,强的松1 mg/kg体质量口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51例,丙种球蛋白0.4 g·kg-1·d连续静脉滴注5天,强的松1 mg/kg体质量口服,连续监测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地寒米松组(A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0.4%和92.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PLT≥50×109/L时间分别为(3.8±1.2)天,(2.9±1.4)天;≥100×109/L时间分别为(6.5±1.8)天,(5.1±1.9)天;PLT的峰值(×109/L)分别为(320±69)×109/L,(351±120)×109/L.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升高血小板效果比大剂量地塞米松好,而且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使PLT上升更迅速,峰值高,上升至正常稳定时间长.

    作者:郑英梦;施子诺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80例取器妇女临床资料,分析取器年龄、有无人工流产史、妇科疾病史、置器和取器时机、IUD嵌顿、子宫位置与取器困难的关系.结果:取器困难组年龄高于取器容易组;取器困难者放置IUD年限较长;围绝经期发生取器困难的比例较高,嵌顿可能是造成取器困难的重要原因;子宫后位组取器困难的比例高于子宫前位或中位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取器时机[3.310(2.171,5.045)]、IUD嵌顿[77.078(40.631,146.220)]、子宫后位[2.212(1.358,3.602)],是取器困难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IUD嵌顿是取出IUD困难的主要危险因素;围绝经期妇女应尽早取器;取IUD时要注意子宫位置,尤其是前倾或后倾明显者.

    作者:周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上颌窦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上颌窦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验组按照CNP,以规范化的手段,为病人提供合理、到位、优质的护理服务,观察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窦根治术病人实施CNP,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可控制成本和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曾选昭;陈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VEGF和CD3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VEGF和CD34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1例骨肉瘤组织中VEGF和CD34的表达,计算MVD值,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综合分析.结果:41例骨肉瘤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68.2%(28/41),与肿瘤大小、Price分级、Dahlin,s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所有病例CD34表达均为阳性.VEGF阳性组MVD为(40.25±8.02)in,与阴性组MVD为(15.54±5.87)in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为92.9%,明显高于无转移组VEGF的阳性率55.6%,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阳性组的5年存活率为7.1%,明显低于VEGF阴性组5年存活率46.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MVD值、转移预后显著相关,检测VEGF的阳性表达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骨肉瘤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付能高;陈小芬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重度高血压伴心肌缺血行腹部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心肌缺血在全麻下行急诊腹部手术时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基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侧患者,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滴注艾司洛尔、佩尔地平,分别观察静脉注射后至30 min和2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术中观察静脉滴注硝基甘油至60 min及停药后至30 min,SBP,DBP,HR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前静脉滴注药物后2 min,SBP、DBP、HR即显著下降,SBP于25 min回升至原水平,HR于30 min回升至原水平.术毕拔管前静脉滴注药物后,SBP,DBP,HR显著下降,且维持至20 min.术中静脉滴注硝基甘油时,SBP,DBP显著下降,且维持至停药后30 min,而HR无显著改变.结论: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基甘油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及心率增快,维持全麻诱导、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减少各自用药量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何颖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关于PSG数据分析在OSAHS诊断中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探讨

    30余年来,人们对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的重视和认识程度逐渐加深,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在诸如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等全身多种疾病中的源头性作用更得到一定的公认.

    作者:吴海莺;郑明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及鉴别

    目的:分析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影像学图像特点,为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与常见肝占位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肝癌在平扫图像呈现低密度灶,在动脉期或门脉期扫描快速强化,延迟期呈现低密度无强化灶.结论:三期动态扫描小肝癌呈现动脉期或门脉期快进快出强化的特征性低密度灶,三期动态CT扫描能够为小肝癌影像学诊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作者:刘春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56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及预后因素.方法:将老年ARF患并56例的病因、并发症、转归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ARF常见的病因为血容量不足(52.9%)、感染(29.4%)、药物(8.8%)、梗阻(8.8%);常见的并发症有酸中毒、高血钾、败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影响预后因素有血容量不足、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是否接受血透治疗.结论:血容量不足、感染、药物、梗阻等是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加强原发病治疗及时发现、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及时处理并发症、及早进行血透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ARF患者的预后.

    作者:罗文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铜绿假单胞菌265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PAE)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6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PAE临床分布以ICU及呼吸科多.临床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分离率高,占71.3%,其次为分泌物,占13.6%.PAE对亚胺培南敏感,耐药率为8.3%;其次是头孢呱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2.1%;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结论:加强对PAE的耐药性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对保持敏感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先辉;高艳;聂麟熊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后减少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干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并发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中有41例患者并发低血压,12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22例并发局部血肿,9例并发张力性水疱,5例并发假性动脉瘤,4例并发动静脉瘘;在对照组中,57例并发低血压,19例并发迷走神经反射,30例并发局部血肿,14例并发张力性水疱,6例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并发动静脉瘘.结论: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海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局麻儿童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斜视多在儿童期发病,据文献报道儿童斜视占儿童眼病住院的第二位.矫正斜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复双眼视功能.学龄儿童斜视手术大部分是在局麻下进行,由于手术时患儿意识清醒,手术可引起患儿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为确保斜视手术的顺利进行,我科对需行斜视手术的138例学龄儿童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明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难辨认癣误诊红皮病型银屑病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于2009年9月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年前发现头部起红斑,上覆少许鳞屑,无瘙痒不适,未予以重视,后皮疹逐渐泛发至躯干、四肢,为散在性,无明显瘙痒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其后患者间断在当地医院及深圳医院就诊,外用氢化可的松乳青及曲安奈德乳膏治疗,述皮疹控制不理想.于2009年6月起皮疹较前明显增多,并伴有明显瘙痒,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给以方希10 mg,3次/日,口服及前药外用治疗,治疗3月皮疹未能控制.于2009年9月至我科就诊.

    作者:黄宇平;周飞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多媒体教学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出现,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辅助教学.我校病理学教研室多年来一直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就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体会.

    作者:林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处方与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探讨优化制备工艺,提高门冬氨酸洛美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影响因素,筛选制剂处方工艺.结果:佳处方工艺是不加亚硫酸氢钠,配制时主药加入前使用活性炭0.1%吸附,105℃湿热火菌30分钟,灭菌后快速冷却至50℃以下.结论:优化后的处方工艺可明显提高制剂的稳定性.

    作者:杨美菊;唐强;彭祖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