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左德兴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粉, 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疗效、FVC、PEF与FEV1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优于丙酸氟替卡松。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病毒基因型、变异、P53与HCC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HBV病毒基因型、变异位点1762/1764和1896、p53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为肝癌的防治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及测序法检测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共78例血清标本的HBV基因型及变异位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4组肝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积分法进行结果判断。结果①在78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型为31例,占39.7%(31/78),基因型C型为47例,占60.3%(47/78),基因C型在ASC、CHB、LC、HCC四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2.9%(6/14),50.0%(15/30),64.3%(9/14),85.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6,p=0.038)。②在ASC、CHB、LC、HCC四组中,在ASC、CHB、LC、HCC四组中,基因C型HBV感染者发生BCP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7.1%(8/14),53.3%(16/30),57.1%(8/14),60.0%(12/20),发生PC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0.0%(7/14),43.3%(13/30),57.1%(8/14),55.0%(11/20),两种变异均多于基因B型感染者,且除ASC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③p53蛋白的表达,以LC组高(阳性率100%),其次是HCC组(70.0%)、CHB组(70.0%)、ASC组(6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将LC、HCC组相加(82.4%)与ASC、CHB组相加(68.2%)后比较发现,p53蛋白在二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p53蛋白在LC组、HCC组病例中强阳性表达多于CHB组和ASC组。4、ASC组、CHB组和HCC组基因C型HBV感染者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8/14),56.7%(17/30),60.0%(12/20),大于基因B型感染组,即7.1%(1/14),13.3%(4/30),1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SC、CHB、LC和HCC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的HBV感染者BCP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6.7%,71.4%,71.4%,85.7%,PC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6.7%,52.4%,64.3%,57.1%,均高于BCP、PC变异阴性感染组。结论 P53基因突变可能与HBV金银C型、BCP、PC变异有相关性,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作者:张禄;杨春霞;徐丽;杨微波;张艳梅;范晶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的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1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在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肾功能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8例,为本次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对象。调取患者完整临床治疗方案以及治疗结果,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Har is评分、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治疗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0.05)。影像学检查患者骨折线完全愈合,并发症全部缓解。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假体周围骨折应用假体复位、记忆性合金环抱器内置固定疗法,有效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月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的探讨

    中国老龄化加剧,老年患者住院增多,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基层护理工作者,面临着较严峻的考验。由于慢性病长期缠身,迁延难愈,经济困难,子女不在身边,有的老年患者住院常出现焦虑、紧张、孤独、怕死的心理,照顾不好,对护士出现埋怨、吵唠,甚至出现走向极端的现象。为了探讨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工作对策,选取了154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老年住院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何逢清;李颖菡;刘倩;杨诚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微型外固定架治疗Bennett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针对Bennet 骨折患者实施微型外固定架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探究分析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Bennet 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经本院进行治疗,以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24例,研究组采用微型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石膏固定,将两组患者术后的优良率、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微型外固定架在Bennet 骨折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使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情况,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包一涵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膻中穴位注射注对哮喘豚鼠的对LTB4的影响

    目的:观测膻中穴位注射对哮喘豚鼠的对肺组织中白三烯B4(LTB4)的影响,探讨穴位注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途径和机制,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较好的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穴位注射方法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50只荷兰种雄性豚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鱼腥草穴位注射组、鱼腥草非穴位注射组和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采用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豚鼠模型,通过穴位注射治疗后,肉眼观察豚鼠哮喘症状发作程度,记录引喘潜伏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试肺组织中LTB4浓度的变化。结果穴位注射可有效延长哮喘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减轻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症状;通过对豚鼠肺组织中LTB4检测发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经膻中穴穴位注射后豚鼠肺组织中LTB4浓度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膻中穴位注射治疗哮喘豚鼠可以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发作程度,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穴位注射治疗哮喘豚鼠可抑制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哮喘豚鼠肺组织中LTB4浓度及其对炎性细胞趋化、激活的能力,从而减轻气道炎症而实现的。

    作者:肖广显;丁素银;丁素静;杜顺其;程英俊;佟丽华;刘国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鞭炮致儿童眼爆炸伤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鞭炮爆炸伤是一类复杂的复合性眼损伤,由于爆炸时所产生高热以及化学伤,同时伴有高压气流所导致的冲击以及对眼表挫裂伤[1],强大的冲击力直接导致眼睑以及眼球组织损伤,对患儿的视功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儿童眼外伤是导致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现将我院急诊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因鞭炮致儿童眼外伤患儿的临床急救护理作如下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毛颖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住院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使用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手术主动配合5例,勉强配合20例,不配合23例,手术总配合率仅为52.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后,手术主动配合21例,勉强配合26例,不配合1例,手术总配合率仅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X2=26.889,<0.01)。临手术时研究组患者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5.385,<0.01)、血压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10.925,<0.0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15.385,<0.01)、SDS评分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t=5.994,<0.01)。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择期腹部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配合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肖艳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EP1受体介导PGE2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CXCR4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上调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CXCR4(chemokine receptor 4)的表达机制。方法用PGE2、EP1受体激动剂或抑制剂、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和钙离子螯合剂处理Ishikawa细胞,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XCR4 mRNA水平以及蛋白水平。结果5μmol/L PGE2处理Ishikawa细胞后,CXCR4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上升了75.7%(<0.05),70.93%(<0.01);5μmol/L EP1受体激动剂17-PT-PGE2处理Ishikawa细胞后,CXCR4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上升了84.82%%(<0.01);而10μmol/L EP1受体抑制剂sc-51322处理后,CXCR4蛋白表达水平较PGE2处理组下降了54.62%(<0.05);5?mol/L PKC抑制剂BIS-1、10μmol/L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处理后,CXCR4蛋白表达水平较17-PT-PGE2处理组分别下降了50.17%,56.33%(均<0.05)。结论 PGE2可通过激活EP1受体经Ca2+/PKC信号转导通路上调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CXCR4的表达。

    作者:冯晓敏;汤永峰;汪亦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诊护士职业损伤与防护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护士,在患者病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常常无法避开周围潜在的一些未知危险,对于急诊护士来说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是必须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彩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是外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疼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不仅会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而且是造成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愈后,因此,探讨术后疼痛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重点对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向芯尚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BIS监测在二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脑梗死全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BIS监测在二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脑梗死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二次心脏手术替换瓣膜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n=30),比较患者全麻诱导、维持、苏醒时的BIS值,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苏醒时间差异。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BIS有利于二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脑梗死患者监测应用,有利于术后苏醒及脑梗死状况的监测。

    作者:罗纲;王誉霖;黄维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下肢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下肢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和置喉罩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没有明显的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置喉管即刻、拔出喉罩前以及拔出喉罩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有明显的差异,<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而言,采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有助于降低应激反应,减少麻药剂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臧庆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妊娠41~42w孕妇100例,其中60例为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25μg置于阴道后穹隆,每6 h 1次促宫颈成熟。40例为对照组,采用缩宫素2.5U+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促宫颈成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阴道分娩率86.7%;对照组有效率70.1%,阴道分娩率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严格掌握指征后用于促宫颈成熟治疗安全、有效、经济,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潘爱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3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与护理方法,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手术的护理体会。结果本次调查中,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达96.7%(29/30)。剩余1例留置双J管,并于3个月后再次行钬激光碎石术取得较好效果。术后对患者行3~6个月随访,其中结石复发1例,以ESWL术进行治疗后取得成功;输尿管狭窄1例,输尿管镜下狭窄段球囊扩张术获得了成功。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效果显著,给予优质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邹江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20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后,将诊断为胎儿心律失常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结果50例胎儿心律失常,检出率为2.5%;主要包括36例房性期前收缩,2例室性期前收缩,4例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应用超声心动图,具有直观性、无创性以及方便性的优点,能够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赖丽萍;方厚民;钟群锋;李文英;肖维;钟冬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从我院选取12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中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组的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则实施环乳晕切口手术。将治疗组和对照组乳腺纤维瘤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相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延宾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西帕依治疗洁治术前重症牙龈炎门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西帕依在重症慢性牙龈炎洁治术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80例不能立即做洁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甲硝唑消炎消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帕依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3d洁治术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0.05)。观察组的5d洁治术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西帕依在洁治术前治疗重症牙龈炎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苗淑玲;吴明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技术分析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指的是确保饮用水从水源地到居民用水之间的每个环节的安全,主要是包括水源地、送水管网、饮用水处理企业、饮用水配送企业等4个环节。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是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保障,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概括,详细的对实验室监测技术、自动监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

    作者:傅万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针灸理疗在脑卒中恢复期的应用及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针灸理疗在脑卒中恢复期的应用及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0年1月~2014年10月因脑梗塞或脑出血住院治疗后处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3例,对照组恢复期仅给予一般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进行针灸治疗与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遗症,即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瘫痪肢体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出院6个月随访复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瘫痪肢体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物理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后遗症瘫痪肢体活动功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并有效改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段圣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