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随机对照研究

王延宾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患者, 环乳晕切口, 传统放射状切口
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从我院选取12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中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组的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则实施环乳晕切口手术。将治疗组和对照组乳腺纤维瘤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相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新生儿黄疸干预标准

    病理性黄疸诊断有5条,新生儿黄疸的防治目标是防止出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预防胆红素脑病,干预原则是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干预带来的优点大于治疗带来的缺点。

    作者:雷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关系及意义评价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关系,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13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属于1级高血压的患者45例,属于2级高血压的患者43例,属于3级高血压的患者44例;与此同时,选取同期绝经后的健康女性45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受试者在血压与HbA1c的差异进行探讨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高血压患者HbA1c升高趋势,1、2、3级高血压组HbA1c与对照组比较,<0.01,同时,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与HbA1c呈正相关(分别r=0.522、0.485,)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院HbA1c是平均动脉压的独立影响因素(OR=4.268)。结论 HbA1c水平能够独立预测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水平。

    作者:杨永海;顾永文;王祥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本院2010年~2013年食管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异常。结论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和正确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徐志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胃溃疡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整理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手术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手术组患者进行胃溃疡的手术方法治疗,主要有Bil roth I式胃大部切除术和Bil roth I 式胃大部切除术两种,对药物组患者进行保守的药物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胃溃疡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药物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胃溃疡,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胃溃疡病症,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有效切除,且患者在治疗后不易产生胃溃疡复发。

    作者:王其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超乳人工晶体植入合并房角分离术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关闭<270o)的眼压控制情况。方法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8眼,均合并不同程度晶体混浊,房角粘连关闭<270o,眼压26 mmHg,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眼压、房角、视力的变化。结果48眼术后不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均降至正常,其中12眼术后曾出现眼压过度性升高,经局部降眼压处理,1w后,眼压均恢复正常。术后房角均增宽,房角关闭象限术后重新开放或部分重新开放,术后佳矫正视力均提高。术后,9眼发生轻度角膜内皮水肿,予以重组牛碱性纤维细胞眼水点眼,1w后均恢复正常,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粘连关闭<270o且眼压26 mmHg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

    作者:朱若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吡嗪酰胺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PZA)耐药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就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治菌阳肺结核初治回顾性分析。对80例患者进行PZA药物敏感测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PZA敏感并使用PZA治疗)和对照组A组(对PZA敏感但未使用PZA治疗)、对照B组(对PZA耐药并使用PZA治疗)。观察PZA药物敏感测试结果,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和肺部病灶吸收情况。结果8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PAZ耐药患者为20例(25%),耐药率较高。治疗2个月末,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肺部病灶吸收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吡嗪酰胺(PZA)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耐药率较高,采用PZA初治菌阳肺结核,痰菌阴转率和肺部病灶吸收率比不采用PZA治疗要高。

    作者:王维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如何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当今研究的主要课题。我院自1996年收治老年患者以来,在注意生物因素作用的同时,更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患者的影响,逐步开展了健康教育,采取了沟通了解、知识宣传、个性化的宣教,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综合性的教育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林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后腹腔镜下无功能肾切除术2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下实施无功能肾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30例需行肾脏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手术切除;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0.05),而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采用后腹腔镜下进行无功能肾切除术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并且可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提高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

    作者:李凯;谢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两组随访比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管理影响

    目的:探讨上门随访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进行上门随访。对两组个案进行症状管理、情绪管理、副作用管理、危险行为管理等,利用BPRS、CGI-SI、PSP量表对干预前后不同阶段进行评定。结果上门随防组在上门随访1年、1年3个月、1年6个月,干预组BPRS、CGI-SI、PSP量表评定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上门随防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可行有效。

    作者:丁寒琴;何夏君;崔虹;欧婉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电图运动实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分析心电图运动实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88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运动实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实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3.78%(45/61),特异性为81.48%(22/27)。在心电图运动试验中以ST段压低≥0.2mV为强阳性标准,并且可以反映出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2.1%和78.9%。同时运动中运动功量、动脉收缩压增量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而在ST段压低持续时间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多支冠脉病变及左主干病变患者运动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0.01)。女性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分别为30.1%和8.7%,<0.05)。结论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安全、无创,操作简单,并且敏感性较高,在临床冠心病诊断中可以正确的评估冠心病。

    作者:王曼;白黎;马俪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炎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炎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头孢呋辛2.0加入5%葡萄糖250mL,1次/d静点。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2.0加入5%葡萄糖250mL 1次/d静点。7~10d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0.05,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抗炎治疗急性附睾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武飞;李淑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增强竞争新优势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建设发展和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凝聚、积淀起来的一种具有医院特色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整体形象、职业道德和行为方式,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作者:朱卫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凝血功能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凝血功能变化及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急性心肌梗塞行溶栓治疗患者106例,将其随机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指标相比较院两组患者治疗6h、24h、48h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值均高于治疗前<0.05;两组患者治疗1w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0.05;组间治疗前、治疗后两项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其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可推广。

    作者:邹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彩超诊断肝脏实质性病变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肝脏实质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58例肝脏实质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彩超组)32例和对照组(CT扫描组)32例,观察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照组行强化CT。两组均记录诊断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检测,以验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评价彩超对诊断肝脏实质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总诊断符合率为88.8%(22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诊断符合率为79.8%(206例),其中原发性肝癌诊断符合率为85.4%,转移性肝癌诊断符合率为96.2%,肝血管瘤诊断符合率为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肝硬化结节诊断符合率为82.6%,炎性假瘤诊断符合率为87.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0.05),脂肪肝诊断符合率为81.8%,(<0.05)。结论彩超对于肝脏实质性病变具有极高的诊断率,对采取合理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作为肝实质性病变检查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指导,适于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王月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丹参川芎嗪辅助癫痫药物治疗颅脑损伤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颅脑损伤后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颅脑损伤后癫痫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48例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乙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愈20例,好转2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7.50%;乙组治愈4例,好转32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甲组优于乙组(<0.05)。结论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同时,丹参川芎嗪的应用可提高颅脑损伤后癫痫的疗效。

    作者:曹殿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全体患者均接受包含蒽环类与紫衫类药物方案辅助化疗。对患者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特点,检测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等生物学标志物,分析辅助化疗方式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26例患者中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7.8%,病情稳定(SD)21.4%,疾病持续恶化(PD)0.8%。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pCP率明显提升。结论 Her-2阳性、高Ki-67指数、非乳腺腔内A型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可将Her-2阳性作为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pCR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赖寒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行人工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术前予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予间苯三酚,比较两组宫口扩张效果、疼痛分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宫口扩张总有效率未见显著差别(>0.05);观察组0级疼痛率2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且体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具有促宫颈成熟、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聂红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综述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研究中,认为胃肠道消化、吸收、动力、免疫功能不成熟是关键因素之一,还有胃出血、宫内窘迫、使用氨茶碱、胎盘异常、开奶时间为危险因素,喂养时间、喂养方式、感染疾病和环境刺激为相关因素。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CT引导下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随机的LDH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两组,I组采用O3消融术;Ⅱ组O3消融术+RF热凝术治疗,术后3月、6月及18月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术后疗效均优于术前,在短期(6个月)内临床疗效无差异,远期(18个月)却有明显差异,Ⅱ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O3消融术+RF热凝术治疗LDH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段骏;左远胜;李锦明;段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BIS监测在二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脑梗死全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BIS监测在二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脑梗死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二次心脏手术替换瓣膜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n=30),比较患者全麻诱导、维持、苏醒时的BIS值,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苏醒时间差异。结果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BIS有利于二次心脏瓣膜替换手术脑梗死患者监测应用,有利于术后苏醒及脑梗死状况的监测。

    作者:罗纲;王誉霖;黄维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