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在胆囊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段绍丽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胆囊癌患者,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在胆囊癌患者的治疗用药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何效果。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0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了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服药依从性较高,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癌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疗和用药的依从性,负面情绪的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临床路径的护理体会

    2009年中国卫生部面向全国医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成立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2010年6月开始,我们病房对3种常见病种制订了标准的护理流程,共有35例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护理流程接受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水平、工作效率,规范了护理行为,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患者的住院费用。临床路径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病房医护人员的合作和密切配合。

    作者:秦晓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诊抢救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诊我抢救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由救护车直接送至ICU病房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由救护车直接送至急诊室接受抢救护理后送至ICU病房接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有效降低死亡率,建议临床广泛应用急诊抢救护理措施。

    作者:肖金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四维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四维超声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诊断检出率,<0.05。结论与二维超声诊断相比,四维超声检查可以更加准确的识别子宫内膜癌,能够实现对立体观察病变位置,并且能够对准确对子宫内膜癌手术进行分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妮妮;薛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昏迷患者,总结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特点、及方法。结果200例患者12 h诊断正确率为81.00%,36 h内诊断正确率95.50%,抢救成功率为87.50%。2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脑血栓、脑出血、药物中毒及有机磷中毒。导致死亡率较高的的发病原因为CO中毒、心肺功能衰竭、脑出血、脑血栓、药物中毒及有机磷中毒。结论快速正确的诊断发病原因,缩短治疗时间,是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久胜;武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PDCA循环法在住院病案归档管理中的运用

    通过PDCA循环四阶段的实际运用,提出了完善制度建设,简化病案归档流程;改变病案管理模式,实行病案回收前移;转变病历质控重点环节,由对终末病历质控转向以运行病历质控为重点;发挥信息系统作用和加强监管等措施。比较运用PDCA循环法前后的病案归档管理病案工作,归档率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李国芳;杜芃;张晓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循证护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排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排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我科患者134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排便护理;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4例为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排便情况。结果实验组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自行排便率高于对照组,排便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循征护理方法有效地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便秘,改善了排便情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晓红;陈良琼;李淑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阴道炎患者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针对阴道炎患者实施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阴道炎女性患者根据掷骰子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制霉菌素与甲硝唑,观察组加用阴道臭氧灌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阴道炎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在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音乐对慢性肾衰患者血透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音乐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9月患慢性肾衰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第3h开始时听30min音乐,对照组不给予。使用调查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疼痛、恶心、呕吐、痉挛。结果观察组疼痛和恶心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音乐可以减少慢性肾衰患者的血液透析中的并发症。

    作者:蔡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行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行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分娩的妊娠合并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两组都进行常规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等循证护理。对两组缓和分娩期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后SAS评分明显比分娩前低,同时也比对照组均低(<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的孕妇进行循证护理,使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降低。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两种方法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共180例,依次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抗EV-71-IGM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阳性率及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 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76.67%(138/180),临床诊断一致性检测Kappa值=0.52;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78%(86/180),26.67%(48/180);GICA法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较于ELISA法,GIC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且对于两种方法均检测阴性患儿,应及时复查避免漏检。

    作者:黄立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中的护理作用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治疗的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临床路径组和普通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临床路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普通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普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临床路径组患者(<0.05),护理满意度低于临床路径组患者(<0.05),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0.05),实施护理后临床路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欧海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142例及误诊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误诊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诊断的患者142例,对其实施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中有126例患者首次超声确诊,占88.73%;附件炎症肿块、卵巢肿瘤以及卵巢黄体破裂等为误诊结果。结论异位妊娠疾病的确诊采用超声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超声检查可以有效显示子宫及其附件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邱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舒适护理,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后总的不良反应率16.12%低于对照组的58.06%,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74.20%。研究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6.7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后,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曲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把2011年2月~2012年的12月作为对照阶段,该阶段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从中抽取手术室接收的80例患者;把2013年2月~2014年12月作为观察阶段,该阶段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抽取手术室接收的80例患者,观察和比较两阶段满意度、医疗差错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阶段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阶段,且医疗差错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阶段,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便于护患良好关系的构建,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探讨

    随着当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有力的推动了中药行业的发展,然而新技术利弊共存,不可一概而论,文章以下就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郭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59例并发症研究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的并发症出现主要原因及其预防的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患者59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分析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结果6例手术实施过程中出现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手术之后的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切口积液感染。结论明确好泌尿外科后腹腔镜的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原因,大限度的提升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方法与手术水平,能够有效降低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术并发症的出现率。

    作者:万能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牙周干预治疗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牙周干预治疗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糜烂性口腔扁平苔癣伴牙周炎患者31例,分成两组,牙周治疗组16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15例,采用药物治疗。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结果牙周治疗组有效率达87.5%,药物治疗组有效率66.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牙周干预治疗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几种常见的仓虫及主要危害的药材对象

    由于中药材的品种众多,来源复杂,商品交流范围广阔,导致中药材仓库存在的害虫与其他种类商品仓虫相比,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仓虫对药材的蛀蚀危害所导致的药材变质甚至报废,在整个药材存储中占很大的比重。在这些药材仓虫中,主要以咖啡豆象、烟草甲、药材甲、印度谷蛾、锯谷盗、玉米象、米扁虫、大谷盗的危害广。

    作者:王丹;兰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胸腔镜治疗复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其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胸腔镜应用于复发性气胸治疗的效果,分析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所收治的复发性气胸患者62例,随机分成考察组31例与研究组31例,考察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胸腔镜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皆无死亡情况,随访6个月~2年,研究组无复发情况;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等研究组明显由于考察组,对比有差异(<0.05)。结论对于复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镜进行治疗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率。

    作者:童良娥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母胎输血综合征1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对10例母胎输血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其综合征的相关因素以及诊治情况进行探索,为提高患儿生存率提供借鉴。方法选择我院10例母胎输血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母胎输血综合征进行诊断时较为困难,临床多表现为胎儿贫血及窒息等不良征状,其中有4例患儿在分娩前产妇出现前置胎盘,有4例为胎盘粘连,有1例为妊娠高血压,1例为羊水过多。其中前置胎盘占40%,胎盘粘连占40%,妊娠高血压及羊水过多均占10%。可见,前置胎盘以及胎盘粘连是导致母胎输血综合征的两大主要因素。对新生儿进行吸氧以及输血治疗后,有5例患者治愈且有4例患者有所好转,1例新生儿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0%,死亡率10%。对患儿后期观察发现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胎盘因素同母胎输血综合征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导致新生儿死亡率可达10%,需认真对待。为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可通过给予其吸氧和一定量的输血处理。总而言之,胎输血综合征在临床妇科中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此疾病易由前置胎盘及胎盘粘连等不良现象引起,严重威胁患儿健康,对此类患儿进行缺氧纠正和血容量补充治疗利于改善病情。

    作者:肖诚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