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芳;杜芃;张晓明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共180例,依次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抗EV-71-IGM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阳性率及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 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76.67%(138/180),临床诊断一致性检测Kappa值=0.52;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78%(86/180),26.67%(48/180);GICA法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较于ELISA法,GIC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且对于两种方法均检测阴性患儿,应及时复查避免漏检。
作者:黄立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电子病案系统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根据质控医师对医院病案的定期检查,应用SAS软件,对我院两个临床科室的病案缺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电子病案实施初期,医院病案缺陷率增高,这可能与格式问题、内容问题等因素有关。与上半年相比,2014年下半年门诊部综合病区及康复病区的电子病案缺陷率均明显降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病案有助于提高医院病案质量,但仍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医师素质及病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优化电子病案系统,降低病案缺陷率。
作者:吴锡蓉;张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搭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搭桥术冠心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常规护理垣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情绪、抑郁及焦虑情况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无严重焦虑和中、中度抑郁患者,护理效果较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高,为97.9%,与对照组72.3%比较差异显著(<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搭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佳,能够有效的减少术后抑郁、不良情绪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刘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扳机点(TP)是骨骼肌或肌筋膜高张力束内易受激惹的区域。该区域有压痛反应,可引起特异点的牵扯痛,以及引起植物神经反应。扳机点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多在肌肉、韧带与骨附着部附近,为呈条索状异常痛点,在肌肉处于紧张或受伤处形成。
作者:袁明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检测贵港地区2180对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夫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情况,为本地区地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血常规三分类或五分类、血红蛋白电泳等方法进行初步筛查,血常规:MCV<82fl和/或MCH<27pg为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Hb电泳:HbA2>3.5%,HbA2<2.5%,和/或HbF增高,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区带为地中海贫血筛查阳性。地贫基因检测α原地贫的3种缺失型突变(裂口PCR法)和3种点突变(PCR-RDB法),β原地贫的17种点突变(PCR-RDB法)。结果2180对夫妇行地贫基因诊断,检出地中海贫血基因同型夫妇1060对(占48.62%),其中双方α地贫基因同型710对(占32.57%),双方β地贫基因同型350对(占16.06%),需要进行产前诊断的基因同型夫妇960对(占44.04%)。结论贵港地区地贫发病率高,在婚检、孕检中做好地贫防治筛查工作,对高危地贫儿的孕妇实施产前诊断是防止重型地贫儿出生,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惠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分析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共30例,使用局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患者护理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恢复有很大的意义,有助于临床的疗效更加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蓉;师雪菠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胃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将其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肠内组(n=22)和肠外组(n=26),肠内组予以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予以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肠内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肠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肠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肠外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肠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肠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予以患者早期营养支持能缩短患者的肛门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社区用药方案效果。方法选取本院A、B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号高血压患者各50例,A区位单一用药组,B区位联合用药组,其中单一组应用利尿剂开展治疗,联合用药组应用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率。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与满意率明显大于单一用药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社区用药进行分析,发现联合用药组的用药方案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不仅能够保证治疗效果,还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苗桂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行人工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术前予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予间苯三酚,比较两组宫口扩张效果、疼痛分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宫口扩张总有效率未见显著差别(>0.05);观察组0级疼痛率2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且体动、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具有促宫颈成熟、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聂红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急救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患儿45例,将本组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护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与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患儿,要及时控制患儿的惊厥,及时降温,加强患儿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这也是治疗小儿门诊输液期间出现热性惊厥的关键。
作者:吴寿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病理表现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肺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6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表现,所有患者均行中医清肝引经汤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6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胸部X线片或CT扫描提示双肺部均无明显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清肝引经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肺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做到标本兼职,有效治愈经期咳血的临床症状,且治疗后无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文鹏;魏永敬;杨晓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使用痛经灵胶囊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进行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田七痛经胶囊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痛经灵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复发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较高;治疗组的复发情况为10.00%,对照组复发情况为27.50%,治疗组较低。两项内容对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痛经灵胶囊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小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X线及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分别使用X线及螺旋CT进行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CT检查显示边缘不规则分叶、锯齿状或毛刺状、细支气管充气及胸膜凹陷征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螺旋CT扫描诊可对周围型肺癌的内部结构等进行显示,各征象的扫描检出率较高;X线胸片扫描简单方便,适用于常规肺部检查可采用X线胸片联合螺旋CT扫描的方式对周围型肺癌进行诊断,以提高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白书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乳房按摩联合吸奶器吸奶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量、乳房胀痛、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妇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2h开始增加乳房按摩和吸奶器吸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产后第3、4d泌乳量观察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0.01);产后第3d乳房胀痛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产后第4d乳房胀痛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1);母乳喂养例数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0.01)。结论产后2h开始乳房按摩和吸奶器吸奶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增加泌乳量、减轻乳房胀痛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效果确切。
作者:徐香;王伟;沈谦;杨艳梅;项穗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上评分的差异。结果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黄新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疗程都为1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与8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食欲、睡眠、日常生活、精神状态、生活兴趣得分明显少于对照组(<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树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预防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与氟康唑口服疗效.方法 PICC被放置在早产儿,口服氟康唑氟康唑预防组和对照组,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药物的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基本特征与对照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相似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在无导管败血症儿童预防组7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率为1.39%,54例导管相关性真菌血症的发生率为7.41%,真菌感染率为14.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后2w和4w后预防,没有差异之间的两组肝功能指标。结论小剂量氟康唑可有效预防早产儿PICC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临床安全性较好。
作者:袁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对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实施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87例患者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44例患者在A组患者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两组间护理满意度、出血率等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B组患者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0.05);护理满意度方面,B组也明显优于A组(<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发生,这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美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深入研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对乳房肿块进行临床诊断时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提高超声诊断技术的准确率和效率。方法分别37例志愿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裸露式检查法对患者进行检查。从左至右检查,若发现其患处出现肿块则立刻定位肿块在乳房的具体部位,后对其形态、大小以及内部的回声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并仔细检查病灶处是否出现钙化。紧接着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观察乳房肿块区域内部的血流情况和动脉情况并以图像进行记录,后对患者的淋巴结进行检查,并将记录的图像进行保存和打印。结果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仅有1例为误诊,且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其误诊率仅为2.70%,总的诊断成功率高达97.8%。但使用常规超声检查时,共有6例误诊,误诊率为16.22%,准确率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时存在较大差距。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对乳房肿块进行检查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可以提高良性与恶性肿块的辨别能力。
作者:白玲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优质护理后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的血糖控制率为80%,试验组的血糖控制率为96%;患者血糖基本保持稳定,饮食习惯得到严格控制,坚持运动30 min/d以上。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自我监控的能力得到提高,有效维持患者正常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和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作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