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
目的:分析并探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100例患者分为有痛组(n=50)和无痛组(n=50)。观察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发病情况,总结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无痛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观察,总结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的S-T波段出现明显的下移,休息状态和睡眠状态中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有痛组(<0.05),其心率明显低于有痛组(<0.05)。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分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结论在临床特点方面,与有痛性心肌缺血相比,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与其存在这明显差异,病情更为凶险。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病情的突然恶化进行有效的预防。通过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玲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以下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可伴有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1]。流腮的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学校引起聚集性暴发疫情[2]。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1所暴发流腮疫情的中学作为现场,对流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杭莹;王丽娜;李托第;阿布杜维力·阿吾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超声诊断为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CSP的52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为CSP的48例,超声诊断CSP准确率92.31%(48/52)。结论 CSP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能在早期发现并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范宇;葛郁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我院2012~2014年确诊收治。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试验组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的内固定法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24/25,98%)显著高于对照组(20/25,80%)(<0.05);通过对比患者的手术治愈情况,试验组的变化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作者:代卫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管理的认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认识,降低护理职业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
作者:吴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电子病案系统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方法根据质控医师对医院病案的定期检查,应用SAS软件,对我院两个临床科室的病案缺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电子病案实施初期,医院病案缺陷率增高,这可能与格式问题、内容问题等因素有关。与上半年相比,2014年下半年门诊部综合病区及康复病区的电子病案缺陷率均明显降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病案有助于提高医院病案质量,但仍需要不断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医师素质及病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优化电子病案系统,降低病案缺陷率。
作者:吴锡蓉;张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应用于儿童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轻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血清IgE及嗜酸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81.0%,两组对比有差异(<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8%,对比无差异(>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性哮喘,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彭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照分析心电图运动实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88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运动实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实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3.78%(45/61),特异性为81.48%(22/27)。在心电图运动试验中以ST段压低≥0.2mV为强阳性标准,并且可以反映出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2.1%和78.9%。同时运动中运动功量、动脉收缩压增量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而在ST段压低持续时间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多支冠脉病变及左主干病变患者运动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0.01)。女性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分别为30.1%和8.7%,<0.05)。结论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安全、无创,操作简单,并且敏感性较高,在临床冠心病诊断中可以正确的评估冠心病。
作者:王曼;白黎;马俪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测定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其判断哮喘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月哮喘患者86例,测定其肺功能,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和荧光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ECP水平,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分期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研究。选择同期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6.5%vs 4.0%;487.1μg/L vs 212.1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在慢性持续期患者中随着病情严重而呈增高趋势,重度持续和轻度持续患者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比较,重度持续患者组显著高于轻度持续患者组,但轻、中度持续及中、重度持续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4,>0.05;=-0.426,>0.05)。结论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姚媛;曾健;金晓燕;严瑾;郑聪;潘静;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分析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选出其中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另外60例作为观察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和优质的护理干预及与常规的配合的护理方法,并对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观察研究表明,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但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尿白蛋白的清除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减轻患者精神负担,调整患者心理状态。
作者:高昭旭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现代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工作了,并且人性化护理工作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工作上使用。现代的医疗性服务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技术、人才以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人性化服务是时代的潮流。在网络时代中,人性化护理工作能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是护理工作发展的一个契机。在美国,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人性化护理模式了,我们必须要给予正确的认识,让患者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
作者:顾姝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并结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分数明显低于术前分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患者术后VAS评分的优良率为90.84%。结论护理措施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效果明显,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收集30例急性脑梗塞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患者的资料,从护理角度对溶栓前、中、后各阶段护理工作进行讨论。结果溶栓前快速评估病情、建立静脉通路,溶栓中观察药物反应及生命体征,溶栓后强调综合护理。结论急性脑梗塞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护理,注意溶栓药物在1h内的药效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各种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脑梗塞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作者:李大伟;王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欣普贝生应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符合以下标准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欣普贝生药物,而对照组使用宫缩素,对两组产妇的临产率以及产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57例患者在24h内临产,临产率为95%。对照组19例患者在24h内临产,临产率为31.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药物起效到临产时间上,观察组药物起效到临产时间是(5.23±3.26)h,对照组是(6.89±3.26)h,观察组患者的药物起效到临产的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0.05);在总产程时间上,观察组总产程的时间为(5.62±2.12)h,对照组为(6.89±3.26)h,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0.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申小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2012年对某市机关人群进行体检,调查超重人群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人群超重的原因及其危害。方法采取整体调查的方法,对某市机关679人进行全身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内科、外科,眼科,口腔,五官科等),采血化验、彩超,心电图,动脉功能等检测,以评定超重人群与各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679人进行检查后得知,超重人群为224人,占总数的33.1%,超重人群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占27.2%,泌尿疾病占8.4%,神经类疾病占9.7%,骨科类疾病占12.8%,男性患病人数多余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超重人群患病的几率也随着上升,体内代谢也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结论超重人群患有相关性疾病的概率高于健康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重超重对人体构成较大的危害,导致体内代谢紊乱,从而增加了疾病的发病率,因此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黄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达到85%。结论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治疗的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临床路径组和普通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临床路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普通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普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临床路径组患者(<0.05),护理满意度低于临床路径组患者(<0.05),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0.05),实施护理后临床路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欧海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状况、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200例孕产妇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46%,孕产妇饮食习惯、对贫血防治知识了解程度及血红蛋白测定的重视程度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有关。结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宣教指导,严格手术指征,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孕期膳食指导的科学性,对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岩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中常见的疾病,以老年人多见。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3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均达到临床愈合。
作者:龚红梅;孙玉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析以及疗效影响,并分析出其应用价值。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一年的时间内进行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病例数6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300例,对照组为30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一定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之后,术后的满意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更好。结论使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凤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