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产妇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周岩

关键词:孕产妇, 缺铁性贫血,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发生状况、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200例孕产妇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娩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46%,孕产妇饮食习惯、对贫血防治知识了解程度及血红蛋白测定的重视程度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有关。结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宣教指导,严格手术指征,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孕产妇贫血的发病率,孕期膳食指导的科学性,对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的安全用药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使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这是个全球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促进健康的任务是摆在老年护理人员迫在眉睫的问题。针对老年人疾病谱的变化,老年人的安全用药护理就是重要的。

    作者:王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1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前臂血肿的护理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前臂血肿的原因和护理要点。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右前臂血肿的1例患者,即予桡动脉穿刺内口以上2cm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间断冰敷、硫酸镁湿敷,局部水疱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进行抽吸、磺胺嘧啶银软膏外敷、积极换药、抗生素静脉滴注等对症处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右前臂疼痛消失、无红肿、皮温正常,水疱结痂愈合。结论对年龄大、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在行PCI治疗时,术者手术操作时应小心谨慎,选择合适的鞘管及导丝,正确的穿刺和压迫止血方法。术后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和生命体征。

    作者:王秋池;屠艳梅;李惠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小儿急腹症的观察护理

    对于急腹症起病急,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症状复杂。由于儿童的年龄和智力的差异,儿童往往无法充分描述的历史;由于症状不典型,加上儿童有限耐受力,使得他们无法衡量痛苦,危重患儿表情痛苦减少,容易误诊[1]。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医院的观察及护理成功救治急腹症40例儿童如下。

    作者:张新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体温变化与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相关性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寒颤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麻醉患者正常的体温下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能够有效缩短,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极大降低,临床应尽可能为患者保持正常的体温。

    作者:何晶晶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无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血脂检验,观察两组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红细胞(RBC)聚集、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RBC变形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常规血脂检验给冠心病诊断提供了准确的临床依据。

    作者:吴贤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信号与系统》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信号与系统》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要求,课程梯队经讨论研究,将本课程由中文教学改为双语教学,并进行了相应的网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教学实践工作,同时课程梯队的授课教师也接受了双语教学等方面的培训。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表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其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英文听、说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促进和加强。

    作者:李霞;张旭;耿新玲;吴葛铭;李春林;张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的呼吸道护理

    目的:探讨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措施,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0年4月接受的全身麻醉上腹部手术和下腹部手术患者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全麻腹部手术,术后均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患者全麻术后呼吸指标和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论比较分析后发现术前及术后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邹萍;李小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分析。方法针对我院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红霉素作为治疗药物,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作为治疗药物,比较两组在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相比较观察组%更具优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采取阿奇霉素作为治疗性药物,效果更优,及时诊断、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作者:闫久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舒适护理,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后总的不良反应率16.12%低于对照组的58.06%,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74.20%。研究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6.7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后,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曲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心梗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措施

    分析研究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梗患者,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死亡率,促使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

    作者:何艳丽;安萍;董姝;王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潜在影响

    目的: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潜在影响。重点院对肿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后随访等,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少或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护士工作量有所减轻。

    作者:陈紫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爱母环与元宫环在临床的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爱母环与元宫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自愿放置节育器的女性120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女性分为两组,分别为爱母环组与元宫环组,每组各60例女性,通过1年的随访,了解两组女性的副作用发生率、脱落、带器妊娠、因症取出、续用的具体情况。结果①爱母环组的白带带血丝、腹痛发生率均低于元宫环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女性在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生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于爱母环组的脱落率低于元宫环组,带器妊娠、因症取出率、续用率高于元宫环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两种环型均有一定优势,都在临床中应用,不过在置环前,需考虑到女性的具体情况,对环形进行选择,控制副作用发生率。

    作者:林向贞;邓国云;裴孔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昏迷患者,总结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特点、及方法。结果200例患者12 h诊断正确率为81.00%,36 h内诊断正确率95.50%,抢救成功率为87.50%。20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脑血栓、脑出血、药物中毒及有机磷中毒。导致死亡率较高的的发病原因为CO中毒、心肺功能衰竭、脑出血、脑血栓、药物中毒及有机磷中毒。结论快速正确的诊断发病原因,缩短治疗时间,是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久胜;武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改进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工作流程的实践和体会

    目的:持续改进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对比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流程改进前后的不同点,分析其利弊。结果改进后的流程更符合实际操作,节<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合理用药。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的流程改进是卓有成效的。

    作者:高文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临床路径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中的护理作用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治疗的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临床路径组和普通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临床路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普通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普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临床路径组患者(<0.05),护理满意度低于临床路径组患者(<0.05),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0.05),实施护理后临床路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欧海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综合干预措施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接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与抑郁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并分析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4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护理有效率为100.00%;患儿住院天数为12~28d,平均住院天数为(15.81±2.82)d;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达到(94.61±2.34)分;患儿经护理后,焦虑与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护理前后对比具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综合干预措施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儿护理前产生的心理负面情绪,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孔庆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两种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

    目的:分析探讨两种固定方式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0年2月~2015年2月20例某院骨科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12个月至骨折愈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观察组患者的骨折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时,选取内固定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更优于外固定法,其具有更加有效、更加实用、更加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吾马尔·衣明尼牙孜;阿卜力孜·伊斯马伊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根据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从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12月收治的84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性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从性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从性达92.3%,对照组患者的±从性为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生活质量的对比上,研究组患者的评分为(55.4±2.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1.2±3.4)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认知护理应用在乙肝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从性和患者生活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赛月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血清MR-proANP、NT-proBNP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测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血浆心钠素(ANP),患者脑钠素(BNP)的变化,给PCI的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AMI患者行PCI治疗组34例与PCI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分别在AMI后1d,1w,2w后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超声心动图EF,2w恢复期血浆ANP和BNP水平,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AMI的早期阶段,两组血浆ANP和BNP水平均显著增加,两组相比血浆心钠素(ANP)和射血分数(EF)的相关性不显著,恢复期血浆BNP治疗组明显下降,EF值明显增加,均显示负相关。结论 EF值的降低与AMI后心室重塑的血浆BNP水平升高,且两呈负相关。 PCI可以预防和改善心室重构,血浆ANP浓度可作为评价BNP心功能改善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尹晓姝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阑尾炎的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诊断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70例,阑尾穿孔、坏死25例;慢性阑尾炎5例;漏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伴右侧输卵管妊娠1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炎63例(考虑病理分型困难),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2例,阑尾炎伴周围炎45例,阑尾穿孔18例,阑尾炎诊断符合率<100%,但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1%,阑尾炎伴周围炎64%,阑尾穿孔72%,其余数据因分型困难无法统计。结论超声对辅助临床诊断阑尾炎有较高价值,但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声像图缺乏特异性。

    作者:戴卫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