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1例护理体会

张婷婷

关键词: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并结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分数明显低于术前分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患者术后VAS评分的优良率为90.84%。结论护理措施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效果明显,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现代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工作了,并且人性化护理工作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工作上使用。现代的医疗性服务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技术、人才以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人性化服务是时代的潮流。在网络时代中,人性化护理工作能给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是护理工作发展的一个契机。在美国,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人性化护理模式了,我们必须要给予正确的认识,让患者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

    作者:顾姝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观察我院利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来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以来一共有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常规组32例。治疗组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并且联合心理干预进行综合治疗。常规组也有32例,应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8.75%。结论利用药物综合治疗与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静;陈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无踪,为一种见效快的除草剂,也是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和脱叶剂,近年来农村广泛使用百草枯。该农药在土壤中有效期长,容易被土壤中有机物和粘土吸附[1],但进入人体可引起中毒乃致死亡,且无特效治疗药物。人经口致死量为20%百草枯溶液5~15ml,中毒死亡率达40%~75%,是毒性大的除草剂。经口服药后几小时后,患者会表现为舌体、咽喉、口唇糜烂、溃疡、水肿以及充血等,本品主要损伤肺。

    作者:黄洁;陈热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重症烧伤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护理。方法对46例重症烧伤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结果46例重症烧伤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结论 PACU护士必须熟悉重症烧伤患者的病理、心理特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保证患者平安渡过全麻苏醒期。

    作者:洪黎霞;万菁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人性化护理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影响

    终末期癌症患者体验着诸如疼痛、恶心呕吐、躁动、气促、厌食、疲乏、便秘或腹泻、失眠、抑郁、压疮等等的折磨。此时,对于患者及家属,护理人员的爱心、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精神上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该为终末期癌症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给予患者陪伴、安慰及照顾,缓解疼痛及其它痛苦症状,指导患者及家属超越对死亡的恐惧,树立健康的生死观,帮助终末期癌症患者坦然地渡过生命的后阶段。

    作者:陆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加强医保投诉对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分析医保投诉案例,总结其产生原因:医保政策理解有误;职责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合理收费;告知、沟通不到位等。同时针对投诉产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开展医保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加强医保执行力认真执行医保考核标准;加强医患沟通;创新医保管理模式等。结论转变观念,在医保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宣传政策、加强培训、强化管理、健全制度,努力为参保患者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1]。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舒适护理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77例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两组在患者满意度、睡眠质量遵医行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遵医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巫晓莉;蒋春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药学服务中的纠纷预防对策及其对患者服务满意程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当中的纠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并观察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程度。方法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暂未完善药学服务纠纷的预防对策时,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收集1000例。选自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已完善药学服务纠纷的预防对策时,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收集100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药学服务记录,测评两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总满意程度是91.00%,显著高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程度77.00%(<0.05)。结论针对药学服务当中的纠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降低药学服务当中发生纠纷的概率,大化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获得患者对药学服务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作者:沈亚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基层医院120存在问题及对策

    本文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如何提高基层院前急救有效性,文中对于此做出简要说明,即通过医护人员实施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将院前接警工作高效安全的运转,同时做好全院各科医生和护士培训工作,并对急救设备及物品定时更新和完备,同时发现基层院前急救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得出应将急救网络建设规范,将市民急救技能和知识普及工作落实,同时有效展开全院各科医生和护士以及急救人员的专业急救技能培训,就能将基层院前急救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姜寿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施行效果。方法随机把2011年9月~2014年8月到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患者病例数分别为25例,研究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以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14±2.01)分,护理安全为(96.05±1.17)分,护理质量为(96.23±3.0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13±3.04)分,护理安全为(82.01±2.16)分,护理质量为(83.12±2.36)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在少数民族地区手术室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确保手术顺利且正常的进行,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云;刘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参仙生脉口服液联用辅酶Q10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目的:参仙生脉口服液联用辅酶Q10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4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及心悸、胸闷、气短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总心率、平均心率、快和慢心率数值优于相应对照组;同时治疗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联用辅酶Q10在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李志洪;陆玲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重度颅脑损伤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6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均为我院收治,其中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主要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其余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减压,彻底清除血肿,可将其作为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首选术式。

    作者:朱光彩;巢少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时间对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时间对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愿终止早期妊娠的孕妇180例,平均分为A组、B组、C组各60例,分别予以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d,连续服用2d后,分别间隔12h、24h及48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比较三组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及C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1.7%和93.3%,两组差异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0.05)。三组病例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给药间隔缩短至24h给药为适宜。

    作者:朱允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支肺气肿及其并发症防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支肺气肿及其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依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120例体会

    目的:观察和评估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中的疗效。方法将安福县人民医院于2009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按计算机随机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其中A组为治疗组,共60例,B组为对照组,共6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规格为50mg/片,1片/次,3次/d,饭前15~30min口服;对照组给予B610mg,口服,2片/次,3次/d,连续服用14d,停止服用一切相关治疗药物。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的优势,是临床用药的首选药物。

    作者:朱康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经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对于绝经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反应、生存时间以及生存情况,并记录患者的无病情再次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与治疗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发生率为25.58%(共11例),对照组中发生率34.88%(16例),两组差异明显,<0.05,有可比性。结论对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给予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露文;叶永强;郭阗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5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评价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湿敷治疗,改善颈椎疾病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扁平化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扁平化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6月及2013年7月~10月两段时间,观察我科同一组护理人员在常规排班模式和扁平化排班模式下的各项指标,并对指标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扁平化排班的模式下,护士的月度考核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排班模式,护理差错率比常规排班模式低,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扁平化排班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护士考核成绩,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

    作者:邓晓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LARS韧带在超体重人群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LARS韧带在超体重人群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配合。方法本组选择我院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0例,应用LARS韧带的手术,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20例手术均在1h内顺利完成,术后无止血带麻痹、关节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2~1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LARS人工韧带是超体重患者理想的前交叉重建移植材料,避免了取自体腘绳肌腱或髌腱-骨的手术环节,减少了感染、出血、术后疼痛、止血带损伤等并发症,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贾晓燕;陈淑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临床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临床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7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和临床路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闫振;赵伟;张立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