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萍
目的:探析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早期预防措施与临床护理办法。方法选用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患者60例,通过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的满意程度与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护理后,护理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30/30),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为86.67%(26/3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通过给予患者必要的早期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护理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针对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的研究是建立在对情感因素进行理性分析基础之上的。情感因素在结构上则可被解构为心理结构、认知结构和情绪等三个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医学生一门必修课程,其平台作用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具体指在课堂上对学生在理性之外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教育,重在教学方式的运用,并努力塑造医学生的完整人格。
作者:张晓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早期诊断对治疗肝癌至关重要。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肝癌,但是对于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并不理想。MRI由于其高分辨力、安全性、多序列成像而广泛的用于腹部的检查。本文对有关小肝癌的磁共振诊断进展作一个综述,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新的认识。
作者:赵虹;张晓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舒张压、收缩压和24h尿蛋白量。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收缩压为(130.24±10.89)mmHg,舒张压为(78.81±6.52)mmHg,24h尿蛋白量为(1.17±0.24)g/24h;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75.00%,(142.59±12.44)mmHg,(86.40±5.57)mmHg,(1.98±0.32)g/24h。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和24h尿蛋白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效果显著。
作者:王利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超声引导臂从神经阻滞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小娟(综述);金孝岠(校审)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与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IgAN)共同发生于同一患者极为少见,其发病率[1]约占肾脏穿刺病例的0.1%。本文通过对1例原发性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患者的表现、病理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刘昌盛;宋仪利;李永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比及分析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0.05);在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上,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0.05)。结论利培酮与阿立哌唑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均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但阿立哌唑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周佳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如何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当今研究的主要课题。我院自1996年收治老年患者以来,在注意生物因素作用的同时,更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患者的影响,逐步开展了健康教育,采取了沟通了解、知识宣传、个性化的宣教,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综合性的教育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林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应用生物薄片法检测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探究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概况。方法采用生物薄片法对附院2013~2014年9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流感病毒A(FluA)、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EB病毒(EB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BV)抗原进行检测,来了解病原学分布情况。结果从993例患儿中检出病毒阳性606例,总阳性率为61.0%。病毒构成比院FluA为31.2%,PIV为15.7%,ADV为16.7%,EBV为7.9%、RSV为25.2%,CBV为3.3%。单项病毒感染率为66.4%,混合病毒感染率为33.6%。结论上述6种病毒在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皆有出现,其中FluA、PIV、ADV、RSV感染率较高,应用生物薄片技术可以对患儿呼吸道病毒进行有效检测,能够快速、准确的作出病原学诊断。
作者:王彦锋;高祝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舒适护理,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后总的不良反应率16.12%低于对照组的58.06%,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74.20%。研究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6.7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后,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曲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清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急诊创伤清创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以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的心理情绪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的错误率,投诉率。心理护理组与抑郁,焦虑,紧张,恐惧,怀疑。结果心理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0.05)。心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急诊创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涂仁娜;谭论;薛小琴;陈玮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普外科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近3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278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介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措施,将2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照组未介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观察两组术前后联合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时机比例及合理联合用药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用药天数、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不合理用药比例,降低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俞浩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4月来乡镇卫生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40例对照组患者为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年龄、前列腺体积、QOL (生活质量评分)、PSA及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抗原密度)、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QOL(生活质量评分)、PSA及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抗原密度)、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了解两者之间关系可帮助医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
作者:吴岳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留置鼻胃管期间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观察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留置鼻胃管期间躁动、鼻胃管脱出、鼻胃管堵塞、腹泻、高血糖、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躁动14例(33.3%),鼻胃管脱出9例(21.4%),鼻胃管堵塞2例(4.8%),腹泻12例(28.6%),高血糖5例(11.9%),吸入性肺炎1例(2.4%)。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以上问题的发生。
作者:黄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术急诊救治的86例患者,分析8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观察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后,复苏成功的患者有75例,成功率为87.2%,死亡的患者有11例,死亡率为12.8%。结论在急诊救治中应用心肺复苏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患者的救治有重大意义,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无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血脂检验,观察两组的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红细胞(RBC)聚集、血浆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RBC变形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常规血脂检验给冠心病诊断提供了准确的临床依据。
作者:吴贤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急诊我抢救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对照组患者由救护车直接送至ICU病房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由救护车直接送至急诊室接受抢救护理后送至ICU病房接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有效降低死亡率,建议临床广泛应用急诊抢救护理措施。
作者:肖金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咳嗽、痰液状况。结果本组病例中干预前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50%,显著高于干预后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患者的咳嗽程度、痰液粘稠度分别为(1.14±0.86)分、(1.42±0.76)分,优于干预前的(1.59±1.24)分、(1.65±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讨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病情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抗感染、补液治疗的同时于术后8小时开始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对比术后病情康复时间。结果治疗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进食时间、精神状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常规正常比率、切口感染数8个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口服大承气汤加八珍汤能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清热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毒,改善术后精神状态,促进肠道蠕动,改善食欲,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龙;陈代林;张春高;李克平;刘永寿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讨论研究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方法随机选取54例于2013年4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这54例患者的实际临床资料,整理讨论后得出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并根据原因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从而得出对于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经验。结果在这54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20.4%)通过接受瘘口的按压调节以及溶栓措施的应用其闭塞状况有所缓解,有15例患者(27.8%)因为其血管条件不良而导致的动静脉内瘘闭塞,故改为永久性的动脉置管,有13例患者(24.1%)接受了在原内漏闭塞处的内漏修补术,还有15例患者(27.8%)重新建立了动静脉内漏。结论原动静脉内瘘在发生闭塞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而恢复畅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大多需要手术措施予以补救或是重建动静脉内瘘,因此医务人员应着眼于有效提高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性的提高,因此要探究其闭塞原因并总结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
作者:段书众;胡桂才;赵亚娟;郭风玲;张宝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