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

邱文鹏;魏永敬;杨晓琳

关键词:肺部子宫内膜异位, 病理表现, 清肝引经汤
摘要:目的:分析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病理表现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肺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6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表现,所有患者均行中医清肝引经汤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6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胸部X线片或CT扫描提示双肺部均无明显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清肝引经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肺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做到标本兼职,有效治愈经期咳血的临床症状,且治疗后无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疗效

    目的: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无管化经皮肾镜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经皮肾镜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5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没有1例需中转开腹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1例肝破裂诊断与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肝破裂外科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闭合性肝破裂21例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单纯修补、大网膜填塞修补、清创性肝切除、肝周纱布绷带填塞。结果治愈18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胆漏2例,膈下感染1例,死亡3例。结论手术是治疗闭合性肝破裂的主要方法,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简单有效、个体化手术方案是提高创伤性肝破裂疗效的关键。

    作者:自文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参仙生脉口服液联用辅酶Q10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目的:参仙生脉口服液联用辅酶Q10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4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及心悸、胸闷、气短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总心率、平均心率、快和慢心率数值优于相应对照组;同时治疗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联用辅酶Q10在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李志洪;陆玲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65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和雷公藤多甙片,研究组增服自拟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缓解率和复发率的差别。结果研究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随访12个月后发现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凤阁;高瑞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活动无力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并发高位漂管复位成功的护理体会

    总结2例尿毒症活动无力患者腹膜透析置管术后并发高位漂管手法复位成功的护理方法。护理要点是发现漂管尽早进行复位,采用二人配合法,一人双手挤压腹透液,一人沿着腹透管末端的位置(从X片中可观察到),采用局部震、揉、推、使之形成一定的冲击力,并让患者采用坐位或站位,向漂管侧倾斜30~45度体位,根据病情每次持续15~20min,2~3次/d,同时,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经过<1w时间的复位,2例患者的导管末端回到真骨盆位置,开始行腹透治疗。复位后1月复查腹部平片,导管位置正常。

    作者:陈王芳;姚丽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基层医院如何降低儿科护理的纠纷

    在儿科,服务对象不仅是儿童,大多数治疗和护理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一旦孩子生病,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116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贯穿整个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配合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临床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孙学萍;朱红;何彩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及管理的认识,规范护理行为,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对法律法规认识,降低护理职业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

    作者:吴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促进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痊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后期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比较可行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还能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优化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护理效果相对来说是比较明显的。

    作者:荆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2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4%、92.1%、2.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82.1%、8.5%,两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莫西沙星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黄良;余伟;敖红丽;戴华龙;高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析以及疗效影响,并分析出其应用价值。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一年的时间内进行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病例数6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300例,对照组为30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一定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之后,术后的满意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更好。结论使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凤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紧急晤谈法对车祸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紧急晤谈法对车祸伤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伤者76例,分为干预组(n=38)和对照组(n=38)。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紧急晤谈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测。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紧急晤谈法的早期心理干预可以预防车祸患者产生负性情绪。

    作者:杨振;陈晴仪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泮托拉唑、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泮托拉唑以及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腹泻、恶心、过敏反应、流感症状和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5%,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泮托拉唑与雷贝拉唑都是治疗胃溃疡的有效药物,但是使用泮托拉唑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阮志稳;崔亚梅;阮理翠;胡裕婵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52例苹果酸舒尼替尼临床用药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52例苹果酸舒尼替尼用药病例以期发现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方法整体纳入2010年1月~2013年11月52例苹果酸舒尼替尼病例,通过改良的计分推算法评价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因果关系,并应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版[对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结果使用舒尼替尼后92.5%的患者出现血常规的异常,其中发生严重(I I、IV级)Hb降低的患者有4例,占所有Hb降低的21.1%,严重白细胞降低的患者3例,占所有白细胞降低的10.7%,严重血小板抑制的患者有7例,占所有血小板降低的35%,严重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患者有3例,占所有中性粒细胞降低的14.3%。结论使用舒尼替尼后严重血常规异常以血小板计数降低为主。

    作者:李加;杨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作者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31例。骨折按AO分型,A1院11例;A2院13例;A3院7例。术中通过牵引床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经股骨近端外侧切口放置钢板,术后常规使用CPM辅助功能锻炼,结果全组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全组病例无切口感染,1例发生骨折移位,经再手术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按黄公怡[1]的治疗评价院优18例,良12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倪前朝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阴道炎患者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针对阴道炎患者实施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阴道炎女性患者根据掷骰子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制霉菌素与甲硝唑,观察组加用阴道臭氧灌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阴道炎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在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脏超声医学带教中的实践与思考

    超声医学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目前在带教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文章结合实践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强对该学科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雄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可吸引下MPCNL术中肾盂内压变化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

    目的:探讨MPCNL术联合负压吸引装置术中肾盂压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关系。方法可吸引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共153例,无吸引组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共121例,监测两组患者术中肾盂压力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疼痛、肾周积液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27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监测可吸引组肾盂内压平均1.9mmHg,无吸引组平均肾盂内压力为10.6mmHg,两组肾盂内压进行对比,<0.05。有吸引组患者术后1~3d平均体温低于无吸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无吸引组术后有较重的腰痛症状出现率及肾周积液发生率高于可吸引组(<0.05)。结论有负压吸引装置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力低,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伦锋;刘泰荣;宋乐明;杜传策;彭光华;朱贤鑫;刘生锋;陈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ARMA模型在某三甲医院住院人次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构建时间序列分析ARMA模型,通过模型的识别、模型的定阶、模型的参数估计拟合适合我院住院人次的模型。方法依据我院2005~2013年住院人次,应用ARMA模型预测2014年1~4季度住院人次,并评价预测效果。结果 ARMA模型构建理想,能够较好的拟合时间序列,对我院住院人次预测比较准确,可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李松娜;刘坤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食管癌根治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对策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470例施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中,14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患者临床资料与护理过程。结果再次气管插管14例,占全组2.98%;术后气管插管拔除至再次气管插管时间间隔为0.5~360h,中位时间50h;再次气管插管后救治成功9例,成功率64.28%(9/14)。结论呼吸功能衰竭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主要病因,预防及处理再次气管插管以及避免其次生风险的关键在于术后加强综合性有效措施,监护护理是其重要一环。

    作者:金永梅;凌咏;王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