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吸引下MPCNL术中肾盂内压变化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

朱伦锋;刘泰荣;宋乐明;杜传策;彭光华;朱贤鑫;刘生锋;陈华

关键词:负压吸引, 经皮肾镜肾盂内压并发症, 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MPCNL术联合负压吸引装置术中肾盂压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关系。方法可吸引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共153例,无吸引组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共121例,监测两组患者术中肾盂压力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热、疼痛、肾周积液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27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监测可吸引组肾盂内压平均1.9mmHg,无吸引组平均肾盂内压力为10.6mmHg,两组肾盂内压进行对比,<0.05。有吸引组患者术后1~3d平均体温低于无吸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无吸引组术后有较重的腰痛症状出现率及肾周积液发生率高于可吸引组(<0.05)。结论有负压吸引装置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力低,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疼痛点局部施行刺络拔罐方法,隔日治疗一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痊愈23例(53.5%),显效12例(27.9%),有效5例(11.6%),无效3例(6.9%),总有效率93.0%,治疗前后VAS比较,<0.01。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便、有效、安全。

    作者:任永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深入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44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之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以及健康指导达标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减少了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将抗指导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付宗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86例心肺复苏术患者急诊救治疗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心肺复苏术急诊救治的86例患者,分析8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观察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后,复苏成功的患者有75例,成功率为87.2%,死亡的患者有11例,死亡率为12.8%。结论在急诊救治中应用心肺复苏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患者的救治有重大意义,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大型综合性医院财务集中管理的探讨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型综合性医院财务集中管理这种新型的、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了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提出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建议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医院经营管理的中坚作用,从领导机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以及人员培训上,采取新的举措,全面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完善医院经济管理体制,从而提高医院在多元形式的医疗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夏玉亭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探讨

    随着当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也取得了极大进步,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有力的推动了中药行业的发展,然而新技术利弊共存,不可一概而论,文章以下就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郭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刘绍能主任治疗便秘经验

    便秘的病因及病机主要为热盛伤津热盛津亏液耗,肠道失润,大便燥结为热秘。气机郁滞忧思过度,或久卧久坐少动,或因外伤损及肠胃,致气机郁滞,通降失调,传导失职,糟粕停滞而便秘为气秘。气血亏虚年老精血虚少,或产后血虚津亏则肠道失润、气虚则推动无力,均可造成便秘。阴寒凝结,脾肾阳虚、命门火衰、糟粕不行而成冷秘;以及便秘的分型论治。

    作者:李霞;朱思敏;李防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基层医院如何降低儿科护理的纠纷

    在儿科,服务对象不仅是儿童,大多数治疗和护理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一旦孩子生病,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118例高龄冠心病合并焦虑情绪患者分析

    目的:探讨118例高龄冠心病合并焦虑情绪患者分析。方法选取驻地4个军队干休所,共计118例80岁以上冠心病合并焦虑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措施基础上给予特殊心理干预及护理。对比两组前后冠心病控制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明显优于对照组(83%),具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采取特殊心理干预可有效管理患者心理消极状态,同时加强了他们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预后。

    作者:张鹏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ICU预防CRRT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作为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新技术,近年来成为危重症领域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是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生,多发生于下肢。ICU患者通常存在多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创伤、手术、高龄、脱水,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等。而对于CRRT患者,血透临时置管一般选择股静脉。在血透治疗期间,为维持血透管路通畅,通常会制动约束患者治疗的单侧下肢甚至双下肢,更加大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40%~80%,患下肢近侧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10%~20%,患者致命性的肺栓塞的机会为1%~5%[2]。针对CRRT患者预防DVT,实施早期积极护理干预,现综述如下。

    作者:许丽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18例老年白内障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218例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一般护理、眼部护理及出院指导等。认为精心细致的综合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陈会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阿托伐他汀钙与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特在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门诊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加用非诺贝特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且治疗后,观察组血脂、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非诺贝特在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治疗中临床效果可观,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郭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新疆民丰县某中学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性腮腺炎( Mumps,以下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可伴有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1]。流腮的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学校引起聚集性暴发疫情[2]。本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1所暴发流腮疫情的中学作为现场,对流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杭莹;王丽娜;李托第;阿布杜维力·阿吾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2例(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一般健康状况(81.0±4.2)、生理职能(80.1±3.6)、生理功能(79.1±4.3)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经研究发现患有慢性心脏衰竭病症的人生活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通过对护理干预措施的适当使用,患有慢性心脏衰竭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刘晓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CT引导下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随机的LDH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两组,I组采用O3消融术;Ⅱ组O3消融术+RF热凝术治疗,术后3月、6月及18月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术后疗效均优于术前,在短期(6个月)内临床疗效无差异,远期(18个月)却有明显差异,Ⅱ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 O3消融术+RF热凝术治疗LDH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段骏;左远胜;李锦明;段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计算机辅助口腔正畸诊断研究

    21世纪,口腔正畸成为口腔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医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为口腔正畸诊断带来了新的发展成果。计算机辅助口腔正畸系统包括:运用快速成型或热成型技术制造透明牙套矫正器的牙套制作子系统;自动生成牙齿矫治步骤数字模型的牙套智能建模子系统等,本文主要以计算机辅助口腔正畸诊断研究为主要研究点。

    作者:丁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阿托伐他汀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应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期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期内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427,<0.05)。结论在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无缝隙心理护理对提高喉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观察

    当人长期处于悲观、厌世、绝望等负面情绪时,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紊乱,使机体的防御机制降低,从而加速了癌细胞的分化。患者由于癌症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癌症患者的护理重中之重。

    作者:姚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2012年4月~2014年10月入院的73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35例单纯采取腹式子宫切除术,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经过围手术期规范的整体护理,并通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的对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均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已逐步超越腹式子宫切除术,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形式,适于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马鑫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潮气量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以及pH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可靠。

    作者:孙润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促进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痊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后期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比较可行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还能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优化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护理效果相对来说是比较明显的。

    作者:荆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