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勤
中医妇科急症是妇科病症中危险性极大的病症,常见的急症主要是厥脱症、高热症、血崩症。这些病症都具有病发速度快,病情变化快和症状转化快的特点。因为中医妇科急症的这些特点的存在造成中医诊治需要具有很好地应急措施和合理的处理方式,这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恢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中医妇科常见急症的一些处理方式进行的论述,主要是为了提升诊治的效果,提高对于这些急症的防患意识。
作者:杨清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益母草的药理作用以及在妇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妇科疾病患者,对其使用益母草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益母草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需要较长时间的辅助治疗。结论益母草的药理作用可以有效的维持子宫的收缩时间,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娜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研究乙肝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中西医治疗的乙肝患者一共有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QOL(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给予对比。结果临床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高(<0.05)。结论对乙肝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冰冰;黎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新生儿窒息器官功能损害的围产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窒息后出现器官损害的概率为87.3%,其中,脑损害患者所占比例为66.4%,心脏损害患者所占比例为39.1%,胃肠损害患者所占比例为6.4%,肺损害患者所占比例为24.5%,肾损害患者所占比例为4.5%;在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的致病因素中,重度窒息、胎龄以及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5分等均属于常见因素,但是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的体质量和宫内窘迫等因素与新生儿多器官损害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结论要加强新生儿窒息的临床预防工作,要注意预防早产或者窒息,促进新生儿快速复苏。
作者:刘学工;慈慧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无菌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进行的26例妇产科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病例26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共检出伤口病原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为10例、5例、2例、2例、1例、1例、1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数的67.18%,为主要致病菌。结论通过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学习及培训,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等方法可以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婧婧;周印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从医院随机抽取共102例进行剖宫产的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a、b、c三组,每组34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c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分析这三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患者满意度b组为88.2%,c组为100%,手术成功率b组为91.6%,c组为98.6%,明显高于a组的满意度64.7%和手术成功率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剖宫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保始终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护理手段都能够增加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蛋白Z(Protein Z,PZ)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蛋白,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 Z-dependent protease inhibitor,ZPI)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磷脂和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蛋白Z依赖的蛋白酶抑制剂(ZPI)抑制活化的因子X(FXa),而PZ可使ZPI的作用增强1000倍,PZ通过增强ZPI的功能而发挥抗凝作用。 PZ与ZPI水平的变化与多种疾病有关,本文就PZ和ZPI在动静脉血栓形成、癌症、糖尿病、不良妊娠、慢性肾病、血友病A等临床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霞(综述);柴克霞(审校)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持续改进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对比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流程改进前后的不同点,分析其利弊。结果改进后的流程更符合实际操作,节<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合理用药。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的流程改进是卓有成效的。
作者:高文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在手术期间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OSAHS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技术的充分准备,注意生命体征及术后护理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伤口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45例患者效果明显,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后。并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周到细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温娴松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使用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10~2014年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85例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治愈59例,好转8例,无效3例。结论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合理使用呼吸兴奋剂,仍是一种治疗肺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住院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使用常规护理后,对照组手术主动配合5例,勉强配合20例,不配合23例,手术总配合率仅为52.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后,手术主动配合21例,勉强配合26例,不配合1例,手术总配合率仅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X2=26.889,<0.01)。临手术时研究组患者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5.385,<0.01)、血压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10.925,<0.01)。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15.385,<0.01)、SDS评分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t=5.994,<0.01)。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择期腹部手术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手术配合度,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肖艳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参仙生脉口服液联用辅酶Q10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4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及心悸、胸闷、气短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h总心率、平均心率、快和慢心率数值优于相应对照组;同时治疗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联用辅酶Q10在治疗老年人缓慢性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李志洪;陆玲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及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情况分析。方法选择辖区内2012年1月~2014年2月的高血压患者2000例为调查对象,了解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及社会支持度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情况分析。结果大专以上学历程度、41~55岁及高社会支持度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明显较高(<0.05);高文化程度、年龄>65岁、高社会支持度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率明显较其他患者好(<0.05)。结论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社会支持度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有明显差异,应该给予针对性干预。
作者:鄢廷栋;刘淑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评估肝硬化患者多普勒超声(DUS)的检查结果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严重程度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85例肝硬化患者行多普勒超声(DUS)结果的评估,研究DUS测量的门静脉内径和血流峰值速度(PVV)与有无相关性腹水,静脉曲张及Child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门静脉峰值流速(PVV)及门静脉血流方向与Child分级之间显著关联。PVV和脾静脉曲张和腹水显著关联,而PVV与食管静脉曲张无关。结论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血流方向与Child-Pugh系统、腹水高度一致性。脾静脉曲张和腹水与门静脉血流速度相关,食管静脉曲张则无关。
作者:陈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院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是保证腹透治疗质量、延长其生存期的前提条件。传统的门诊随访,医疗资源和空间非常有限,难以对腹透患者完成全面的诊治,更谈不上促进其心理康复和社会回归。依托腹膜透析信息系统的各种随访方式设计对患者随访率的绝对值提高有直接促进作用,构建了医患之间的零距离。
作者:胡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外科换药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在外科换药室换药的1286例患者病例资料,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强化院内感染知识教育和培训、完善外科换药室操作流程、完善换药规章制度,统计换药合格率、创口愈合情况、感染率。结果1286例患者的换药合格率为100%,无感染病例发生,创口均痊愈,满意率为99.61%(1281/1286)。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外科换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换药室护士做到了严格操作、控制感染,规避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换药合格率,加快创口预后,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提高了患者治疗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原因,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对2014年30名护士采取问卷式调查,就针刺伤的原因,护士的工作年限和发生时间等内容进行调查,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针刺伤的发生与护士操作规范、防范意识、环境因素、患者配合和利器盒处理有关,采取措施后针刺伤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加强对年轻护士针刺伤的防护培训、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流程、加强重点时间段管理,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患者180例,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两组,各90例,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对症治疗和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吞咽功能训练和康复护理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w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调查患者80例,有效率92.25%,对照组调查80例,有效率78.75,实验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调查患者78例,出院后回访满意77例,对照组调查77例,出院后回访满意68例,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各大医院推广。
作者:余慧;是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8例,为本次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对象。调取患者完整临床治疗方案以及治疗结果,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Har is评分、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治疗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0.05)。影像学检查患者骨折线完全愈合,并发症全部缓解。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假体周围骨折应用假体复位、记忆性合金环抱器内置固定疗法,有效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月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运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得出此种疗法对治疗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其终目的是提高中风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治愈率,并帮助其更好的康复,并为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对其进行观察和实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实验组成员使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成员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和观察,然后将两组成员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对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测量,后得出相关结论。结论据调查表明,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对于改善中风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障碍具有显著功效,同时改善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带来的生活不便,并提高其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泓;张昭;王思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