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娜
目的:对急症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动脉栓塞术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者治疗前的血红蛋白和心率分别为5.21~7.20g/L和95~127次/min;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和心率分别为8.91~11.32g/L和71~84次/min(<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所有患者的插管成功率为98.89%,止血成功率为97.78%,平均手术时间为(42.51±4.62)min。结论急症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较高的止血率,故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金顺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护理沟通技巧在注射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门诊注射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与观察组(50),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无投诉情况,对照组投诉率为1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注射室患者采取护理沟通技巧,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王晶;高俊茹;刘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循征护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排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我科患者134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排便护理;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4例为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排便情况。结果实验组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自行排便率高于对照组,排便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应用循征护理方法有效地预防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便秘,改善了排便情况,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晓红;陈良琼;李淑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癫痫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因为癫痫发作不可预测,担忧长期服药的副作用,长期以来人们的误解,歧视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在护理的儿童癫痫,有一些缺陷,如家庭矛盾,亲密度低,社会适应能力差,这对孩子的康复和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大多数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异常行为,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处理,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不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和适应环境的行为。鉴于此,我们对癫痫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钟淑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并结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分数明显低于术前分数,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且患者术后VAS评分的优良率为90.84%。结论护理措施在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效果明显,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潮气量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以及pH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PaO2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可靠。
作者:孙润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5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回顾2014年8月~2015年5月就诊5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护理及疼痛干预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早期、及时的手术治疗加科学的护理,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康复早,花费少。
作者:梁洁莉;李吉英;靳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专业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强化中护理个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护理专业的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应用护理个案,比较分析护理个案应用前后所选对象关于护理程序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和未应用护理个案比较,在教学中应用护理个案以后,91.1%的学生均可根据护理程序模式考虑和思考问题,学生整体护理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在整体护理能力强化中应用护理个案,可强化其整体护理意识,便于学生对护理程序模式的认识,继而进一步提高其整体护理能力。
作者:方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用于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疗效、家属预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董茂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血脂四项、转氨酶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0例,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对照60例,对两组进行血脂四项、转氨酶检测,并分析脂肪肝患者与健康对照间的数据差别。结果脂肪肝患者的TG、TC、ALT、AST的结果均高于健康者的指标(<0.05);而HDL-C、LDL-C的差异无明显区别(>0.05)。结论通过血脂四项、转氨酶检测检测可以对脂肪肝的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尹万贵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分析。方法随机方式抽取我院6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性、不良反应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慢性胃溃疡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西药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阿力日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任何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而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于同期的其他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21世纪重要的心血管事件[1~3]。根据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分类,心衰可分为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西医的临床研究还未证实有对HF-REF有效的药物,但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却别有体会。
作者:曹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胃康胶囊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炎患者1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胃康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在胃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相较于单纯应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联合使用胃康胶囊效果更确切,能够有效减小复发概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军;郑艳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根据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从性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12月收治的84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性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从性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从性达92.3%,对照组患者的±从性为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生活质量的对比上,研究组患者的评分为(55.4±2.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1.2±3.4)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认知护理应用在乙肝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从性和患者生活的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赛月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克州三县一市甲肝患者进行5年动态观察,了解流行趋势和职业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患者都是经克州人民医院和各县(市)人民医院诊断,报送克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网。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三县一市甲肝流行,主要分布在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维吾尔族居住区病情较重,而在克尔克族居住区病情较轻。就职业分布来看,甲肝主要分布在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于2010年发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538.42,<0.01)。结论克州三县一市阿图什市和阿克陶县甲肝疫情较重,在一些患者中,未能接种疫苗,也可能有些接种者出现接种疫苗无应答现象,应加大甲肝接种督导力度和现场接种培训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达到控制甲肝流行。
作者:冯刚;牛向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肠道准备是指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的方法,广泛用于肠道外科手术前、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诊疗和影像学(如肠道CT等)检查前。结肠镜检查术是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它是诊断和筛查结直肠病变的重要手段,其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肠道准备的质量。不充分的肠道准备可能会遗漏黏膜的损伤、延长检查的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痛苦。肠道准备的方法需要医护人员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诊疗需求及检查时间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而决定,进而予以针对性的指导。
作者:许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评价氦氖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1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措施垣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况(恶心呕吐、神经痛、听力障碍)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均有统计学差异(<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物理疗法联合药物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临床效果较佳,既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热、感染的可能性,又可避免转为重症炎症等,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调查城市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实验室检测的方式,分析所选中老年人的糖尿病的发病高危因素。结果男性受检者和女性受检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差异不明显(>0.05);而年龄越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高(<0.05);BMI分级越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越高(<0.05);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0.05);有家族史的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没有家族史的患者(<0.05)。由此可以得出,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龄、BMI分级、合并高血压、存在家族史(<0.05),而性别不属于糖尿病的发病高危因素(>0.05)。结论针对糖尿病疾病,分析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能够为预防糖尿病或临床诊断、治疗糖尿病,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作者:俞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腔内良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新余市妇幼保健院132例有子宫腔内病变患者对其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宫颈管赘生物切除术,单个小息肉或子宫内膜病变局限者直接在宫腔镜检查后行病灶刮除术,节育器异位或嵌顿、断裂在宫腔镜下定位取出,术后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132例均行宫腔镜手术,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有月经改变者术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宫腔粘连有生育要求者20例,术后妊娠率70%。结论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损伤小,疗效高,对治疗宫腔内病变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黄琴;吴闽君;邵军晖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6月119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发生并发症的38例患者。结果38例患者中15例行Bil rothI式,Bil rothⅡ式23例。其中胃排空障碍10例、吻合口瘘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消化道出血6例、梗阻9例、胆汁返流4例、倾倒综合征4例。结论 BⅡ式比BI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0.05)。其中有术后的正常表现,但术式不合理、操作不当、术中损伤、术后处理等都是重要因素,是预防重点。
作者:许家骝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