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张昭;王思明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使人们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在不断增强。医疗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除去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是医学领域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就加强护理管理中的法律意识进行了分析。
作者:才晓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颅脑损伤是一个外部暴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脑损伤造成的。由于脑损伤的严重损伤,病情变化快,除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早期治疗的关键。可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一个ICU护理人员要快速反应,技术,对患者的整体状况给予同样的时间,在呼吸道的护理工作做好,为成功创造条件的救援,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研究中,认为胃肠道消化、吸收、动力、免疫功能不成熟是关键因素之一,还有胃出血、宫内窘迫、使用氨茶碱、胎盘异常、开奶时间为危险因素,喂养时间、喂养方式、感染疾病和环境刺激为相关因素。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94例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7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 w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分表和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显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EHAVE-AD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0.05),而两组治疗后统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奥氮平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奥氮平起效更快,且临床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彦;刘小军;孙蔚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病理性黄疸诊断有5条,新生儿黄疸的防治目标是防止出现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预防胆红素脑病,干预原则是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干预带来的优点大于治疗带来的缺点。
作者:雷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创伤骨科发生肺栓塞病例的分析,探讨骨创伤科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4例创伤骨科围手术期,并发肺栓塞的患者,分析肺栓塞高危因素、致病原因、诊治流程及治疗结果,评价临床实用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策略。结果本组14例中,1例术前发生肺栓塞者死亡。术后13例发生肺栓塞患者中,诊断及时,给予溶栓及抗凝治疗后,1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创伤骨科围手术期肺栓塞的特点是发病急、症状重,必须提高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
作者:张佳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9月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382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心理干预的剖宫产产妇在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是否出现咳嗽、24h内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孕产妇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等均优于未实施心理干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陈海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整理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手术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和药物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手术组患者进行胃溃疡的手术方法治疗,主要有Bil roth I式胃大部切除术和Bil roth I 式胃大部切除术两种,对药物组患者进行保守的药物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胃溃疡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药物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胃溃疡,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胃溃疡病症,对患者的病灶部位进行有效切除,且患者在治疗后不易产生胃溃疡复发。
作者:王其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手术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咳嗽、痰液状况。结果本组病例中干预前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50%,显著高于干预后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患者的咳嗽程度、痰液粘稠度分别为(1.14±0.86)分、(1.42±0.76)分,优于干预前的(1.59±1.24)分、(1.65±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干部科长期住院需留置胃管的160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观察,对比分析针对老年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否有效。方法干部科长期住院需留置胃管的患者160例,前3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安置、固定及鼻饲方法,后3个月从更换胃管即加强护理干预,包括安置胃管前的心理护理,改进固定胃管方法,做好<束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观察干预前后胃管意外拔管的例数。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的胃管意外拔管率为15%,进行护理干预后意外拔管率为0.6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长期安置胃管的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丹菊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测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血浆心钠素(ANP),患者脑钠素(BNP)的变化,给PCI的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AMI患者行PCI治疗组34例与PCI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分别在AMI后1d,1w,2w后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超声心动图EF,2w恢复期血浆ANP和BNP水平,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AMI的早期阶段,两组血浆ANP和BNP水平均显著增加,两组相比血浆心钠素(ANP)和射血分数(EF)的相关性不显著,恢复期血浆BNP治疗组明显下降,EF值明显增加,均显示负相关。结论 EF值的降低与AMI后心室重塑的血浆BNP水平升高,且两呈负相关。 PCI可以预防和改善心室重构,血浆ANP浓度可作为评价BNP心功能改善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尹晓姝 刊期: 2015年第41期
《信号与系统》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要求,课程梯队经讨论研究,将本课程由中文教学改为双语教学,并进行了相应的网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教学实践工作,同时课程梯队的授课教师也接受了双语教学等方面的培训。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表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其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英文听、说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促进和加强。
作者:李霞;张旭;耿新玲;吴葛铭;李春林;张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以累及全身各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是其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此类患者病情复杂,机体抵抗力极其低下,同时存在多种严重的皮肤损害,让患者对SLE面的认识,增强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控制的基本知识,同时指导患者在疾病缓解期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SLE是疾病,累及各个系统,有些病例是以泌尿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或主要表现,SLE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多处于疾病活动期,充分认识SLE的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对准确诊断该疾病,避免误诊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疗方法上应该首选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大多数病例可以得到有效缓解,而不应盲目手术。
作者:周领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索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应付问题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为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4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应付问题方式与身心健康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处于中等(中度)水平;身心健康程度总体状况良好;其工作压力程度对其身心健康程度有显著影响,但应付问题方式的合理性对其身心健康程度影响不明显。结论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帮助个体解决压力问题。
作者:曾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共180例,依次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抗EV-71-IGM抗体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阳性率及临床诊断一致性。结果 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符合率为76.67%(138/180),临床诊断一致性检测Kappa值=0.52;GICA和ELIS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7.78%(86/180),26.67%(48/180);GICA法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者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较于ELISA法,GICA用于手足口病早期患儿抗EV-71-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更高,且对于两种方法均检测阴性患儿,应及时复查避免漏检。
作者:黄立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中医妇科急症是妇科病症中危险性极大的病症,常见的急症主要是厥脱症、高热症、血崩症。这些病症都具有病发速度快,病情变化快和症状转化快的特点。因为中医妇科急症的这些特点的存在造成中医诊治需要具有很好地应急措施和合理的处理方式,这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恢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中医妇科常见急症的一些处理方式进行的论述,主要是为了提升诊治的效果,提高对于这些急症的防患意识。
作者:杨清良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征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认知及心理情绪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认知,改善不良心理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月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胃癌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将其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法分为肠内组(n=22)和肠外组(n=26),肠内组予以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予以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肠内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肠外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肠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肠外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肠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肠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予以患者早期营养支持能缩短患者的肛门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赵晓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X线及螺旋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分别使用X线及螺旋CT进行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CT检查显示边缘不规则分叶、锯齿状或毛刺状、细支气管充气及胸膜凹陷征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螺旋CT扫描诊可对周围型肺癌的内部结构等进行显示,各征象的扫描检出率较高;X线胸片扫描简单方便,适用于常规肺部检查可采用X线胸片联合螺旋CT扫描的方式对周围型肺癌进行诊断,以提高准确性,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白书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病例调查分析,了解医院临床用药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上报的133例ADR主要从可疑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等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用药应注意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静脉给药,关注女性用药与老年患者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张瑞霞;史波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