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霞;史波
目的:观察江苏宜兴市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江苏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312例体检者关于幽门螺杆菌检测的相关资料,根据其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使用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2例体检者中,Hp感染阳性率为35.26%,其中男性及女性Hp感染阳性检测率分别是35.17%及35.33%,>0.05,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从低到高4个年龄段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是24.62%、39.33%、41.46%和32.89%,其中41~60岁年龄段的阳性率高,各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江苏宜兴地区人们普遍易感幽门螺杆菌,且中年人感染率较高,Hp感染与性别无关。故定期健康体检能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且进行有效控制,对预防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茅溢恒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2014年7月~12月,选取我院的5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予以人性化管理模式,然后再与未实施人性化管理前相比较,以观察该模式的运用效果。结果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人际关系以及整体满足感等各方面,与护理管理前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护理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3%)显著高于护理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娇;陈虹;陈增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治疗的7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临床路径组和普通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对临床路径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普通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普通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临床路径组患者(<0.05),护理满意度低于临床路径组患者(<0.05),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0.05),实施护理后临床路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普通组患者(<0.05)。结论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欧海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止血方法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从2012年5月~2015年5月的262例开腹肝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左外叶切除102例,左半肝39例,右半肝34例,肝段51例,局部性肝切除42例。45例采用间断性Pringle法行全入肝血流阻断,52例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3例运用肝悬吊法联合入肝血流阻断,6例不阻断肝门的捆绑式血流阻断。利用超声刀肝断面止血处理85例,超声吸引刀(CUSA)15例,百克钳40例,射频凝血器21例。结论基层医院需开展肝切除手术,术中根据病情,因地制宜,掌握肝切除止血方法,并灵活运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彭永海;漆家高;陈思瑞;胡朝辉;罗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塞通粉针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200mg和400mg血塞通粉针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低切切变率、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400mg的血塞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礼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n=36)与常规对照组(n=36),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干预组在健康教育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与满意度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群体,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
作者:孙美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术前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术前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对比两组肠造口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造口率(30.00%)低于对照组(42.50%),观察组发生术后并发症、重度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比率分别为25.00%、35.00%、40.00%,低于对照组的47.50%、57.50%、62.50%。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术前营养支持在慢性放射性肠炎并肠梗阻中辅助效果明显,值得普及。
作者:周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中药天麻的鉴定和药理学作用,观察天麻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根据其来源、性状、特征、实验学检测等方法对天麻进行鉴定要点的讨论,也进行了药理学作用的讨论。并对天麻素治疗脑损伤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天麻临床应用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治疗患者的眩晕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利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各级领导、部门的关注下,获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予以参考。
作者:漆尚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影像专业的学习是临床实习生轮转的重要阶段,是临床医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基础。伴随医疗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医学生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影像科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本科室的教学管理模式,总结相关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在影像科实习质量。
作者:李勇;张伟;金丹;潘仕文;龚建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470例施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中,14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患者临床资料与护理过程。结果再次气管插管14例,占全组2.98%;术后气管插管拔除至再次气管插管时间间隔为0.5~360h,中位时间50h;再次气管插管后救治成功9例,成功率64.28%(9/14)。结论呼吸功能衰竭是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主要病因,预防及处理再次气管插管以及避免其次生风险的关键在于术后加强综合性有效措施,监护护理是其重要一环。
作者:金永梅;凌咏;王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并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社区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洪利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超声医学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目前在带教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文章结合实践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强对该学科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作者:张雄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支肺气肿及其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介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白塞氏病患者皮肤、口腔、外阴黏膜溃疡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住的白塞氏病中20例致皮肤、口腔、外阴黏膜溃疡的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2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并出院,其中18例患者溃疡痊愈。结论白塞氏患者皮肤、口腔及外阴黏膜损伤率高,通过临床护理,保护患者的皮肤黏膜非常重要。
作者:李沭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达到85%。结论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后疼痛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术后疼痛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因此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杜妍华;藤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配合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术进行治疗的52例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手术配合护理方法、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加强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一期手术碎石清除成功率为86.5%,二期碎石清除成功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感染性休克、尿外渗、术后感染及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无肾动脉栓塞和肾切除病例,术后随访患者肾功能状况良好。结论经皮肾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手术时间短,碎石清除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老年菌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相应预防措施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菌阳性肺结核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预防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6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其中预防组适当调整强化期化疗方案及药物剂量,常规组不采取预防措施,常规一线强化期化疗方案及剂量,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以及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15例,预防组发生药物性肝损伤3例,预防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预防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41例,常规组45例,两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调整强化期化疗方案及药物剂量等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并对抗结核疗效基本无影响。
作者:林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急症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动脉栓塞术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者治疗前的血红蛋白和心率分别为5.21~7.20g/L和95~127次/min;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和心率分别为8.91~11.32g/L和71~84次/min(<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所有患者的插管成功率为98.89%,止血成功率为97.78%,平均手术时间为(42.51±4.62)min。结论急症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较高的止血率,故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金顺安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