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孙美艳

关键词:护理干预,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 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措施。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2例下肢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2例患者分为综合干预组(n=36)与常规对照组(n=36),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干预组在健康教育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复诊依从性与满意度均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发群体,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采用系统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X线和CT对螺旋形胫骨骨折诊断的对比

    目的:研究X线和CT对螺旋形胫骨骨折的诊断对比。方法随机选取50例2014年笔者医院的后确诊为螺旋形胫骨骨折患者的诊断,均有X线和CT检查报告,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分组分析。结果CT检查对螺旋形胫骨骨折的诊断率是,X线是;二者比较P<0.05。结论 CT检查对螺旋形胫骨骨折的诊断明显优于X线。

    作者:黄锟;姚军;胡建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的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显微镜常规尿检验与尿液干化学分析结果对照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整理的1850份尿液样本进行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观察两种方式检验的效果。结果通过检验后,尿液干化学分析方法对红细胞的阳性检测率稍微高于显微镜检验,另外,在尿蛋白以及白细胞方面显微镜的阳性检验率稍微高于干化学分析。但是从总体而言,三者没有明显差异性(>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两种方法可以进行互补,将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尚娟;李学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阴道炎患者应用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阴道臭氧灌洗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针对阴道炎患者实施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阴道炎女性患者根据掷骰子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制霉菌素与甲硝唑,观察组加用阴道臭氧灌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阴道炎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在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0例健康孕妇血脂4项结果报道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不同孕期的正常妊娠期妇女68例为孕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未孕健康育龄期妇女68例为未孕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孕妇妊娠早期的血脂4项与同年龄段未孕健康妇女的血脂4项比较后,>0.05,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晚期的TC、TG分别为(5.04±1.25)mmol/L、(1.86±0.64)mmol/L和(7.04±1.81)mmol/L、(2.45±1.23)mmol/L,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孕妇的血脂4项在怀孕期间会随着孕期的增加而提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孕妇的饮食习惯给予积极的引导,以达到围生期的保健和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鲍胜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关于护生生活质量的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漳州市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情况的总体满意度,间接了解该人群对护理行业的职业认同感。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该医院的111名护理实习生,采用《护生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和日常生活情况两部分。结果该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为77.60±9.24,生理领Ⅱ评分为15.85±3.13,心理领Ⅱ评分为31.96±4.25,社会支持领Ⅱ评分为13.08±1.97,环境领Ⅱ评分为9.80±1.69。结论该医院的护生在实习期间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水平相对比较满意,自我满足感中等偏高。

    作者:欧梅辉;陈燕红;陈秋鸿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65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3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和雷公藤多甙片,研究组增服自拟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缓解率和复发率的差别。结果研究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随访12个月后发现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凤阁;高瑞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20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后,将诊断为胎儿心律失常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结果50例胎儿心律失常,检出率为2.5%;主要包括36例房性期前收缩,2例室性期前收缩,4例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结论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应用超声心动图,具有直观性、无创性以及方便性的优点,能够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赖丽萍;方厚民;钟群锋;李文英;肖维;钟冬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实行的50例胆囊切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情况,同时治疗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进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腹痛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12.0%和40.0%,治疗组的术后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洪港;于福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应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把2011年2月~2012年的12月作为对照阶段,该阶段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从中抽取手术室接收的80例患者;把2013年2月~2014年12月作为观察阶段,该阶段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抽取手术室接收的80例患者,观察和比较两阶段满意度、医疗差错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阶段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阶段,且医疗差错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阶段,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避免和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便于护患良好关系的构建,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肾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肾功能在病理生理上的紊乱,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引起心脏和肾脏功能共同损害及衰竭。通过对心肾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将其分为五型,各型之间有共同发病机制,均有持续交感神经兴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早期诊断,积极去除病因和诱因,积极药物治疗和血液滤过治疗。随着临床研究开展重组人B型利钠肽、VAP受体拮抗剂、腺苷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相继出现,但临床应用时应掌握指征及时机,避免治疗药物使肾脏损害加重。

    作者:梅莲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诱导痰的炎性标志物用来评价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意义

    目的:测定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其判断哮喘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月哮喘患者86例,测定其肺功能,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和荧光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ECP水平,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分期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研究。选择同期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6.5%vs 4.0%;487.1μg/L vs 212.1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在慢性持续期患者中随着病情严重而呈增高趋势,重度持续和轻度持续患者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比较,重度持续患者组显著高于轻度持续患者组,但轻、中度持续及中、重度持续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4,>0.05;=-0.426,>0.05)。结论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姚媛;曾健;金晓燕;严瑾;郑聪;潘静;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生理职能、机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关于H型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在医学界历来是争议颇多,且在研究结果上呈现出不同方向的学术格局。 H型高血压作为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生成体,借助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这一病原体的传播与扩散,使得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并值得在理论层面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朱慧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10~2013年东台市富东社区居民病伤死因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2010~2013年东台市富东社区户籍居民病伤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方法分类整理个案资料,用Excel和Stata软件进行数据输入和统计分析,并采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结果2010~2013年东台市富东社区居民全死因总死亡率994.41/10万,男性高于女性。0岁组平均期望寿命为77.96岁,女性高于男性。分病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而引起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依次亦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东台市富东社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成为当前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雷汉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的270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270例,有45例(17%)为再次分娩时选择直接行剖宫产的产妇;接受进行阴道试产的产妇为225例(83%);在接受阴道试产的产妇225例中,有产妇159例(70.5%)终试产成功,阴道试产失败的其他66例产妇,对其改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结论只要具备技术和设备可靠保障条件,在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孕产妇,其需要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可以把阴道分娩作为安全、有效和经济的一种分娩方式。

    作者:朱静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行循证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行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分娩的妊娠合并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两组都进行常规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等循证护理。对两组缓和分娩期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后SAS评分明显比分娩前低,同时也比对照组均低(<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的孕妇进行循证护理,使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降低。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116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贯穿整个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配合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临床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孙学萍;朱红;何彩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有关新生儿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PICC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既减少了医治过程中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有效地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尤其是导管异位,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严重影响到治疗的结果。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导管异位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措施,预防导管异位的发生,提高医治效果。

    作者:于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无菌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7月进行的26例妇产科手术资料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本组病例26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均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共检出伤口病原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各为10例、5例、2例、2例、1例、1例、1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数的67.18%,为主要致病菌。结论通过对患者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学习及培训,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等方法可以终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罗婧婧;周印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早期手术内固定综合治疗30例连枷胸伴肺挫伤的体会

    目的:总结在治疗创伤致严重连枷胸伴肺挫伤患者早期(入院后72h内)手术内固定多发性肋骨骨折、综合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30例连枷胸伴肺挫伤患者均接受早期手术微创嵌入式Judet固定架(钛合金材料,2.7mm))技术固定肋骨骨折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早期手术等综合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胸腔内感染、肺部感染、无再次手术治疗、无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手术微创嵌入式Judet固定架技术固定肋骨骨折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综合治疗、相关学科合作,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庆淮;谭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