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朱慧琴

关键词:H型高血压, 心脑血管, 疾病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 Hcy
摘要:关于H型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在医学界历来是争议颇多,且在研究结果上呈现出不同方向的学术格局。 H型高血压作为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生成体,借助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这一病原体的传播与扩散,使得H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之间的关系越发密切,并值得在理论层面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诱导痰的炎性标志物用来评价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意义

    目的:测定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其判断哮喘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月哮喘患者86例,测定其肺功能,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和荧光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ECP水平,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分期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研究。选择同期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6.5%vs 4.0%;487.1μg/L vs 212.1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在慢性持续期患者中随着病情严重而呈增高趋势,重度持续和轻度持续患者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比较,重度持续患者组显著高于轻度持续患者组,但轻、中度持续及中、重度持续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4,>0.05;=-0.426,>0.05)。结论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姚媛;曾健;金晓燕;严瑾;郑聪;潘静;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AD患者94例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7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 w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评分表和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显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EHAVE-AD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0.05),而两组治疗后统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奥氮平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奥氮平起效更快,且临床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彦;刘小军;孙蔚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左乙拉西坦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用于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疗效、家属预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董茂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附2438例临床报告)

    目的:报告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2月~2015年1月2438例微创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情况,介绍手术操作技术与技巧。结果全组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成功2438例,延长切口7例,术中胆道损伤3例,术后肋缘下微痛16例。结论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损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疤痕小、具有较高美容要求,经济,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乔高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ICU医生申请换岗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ICU医生申请换岗原因,找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ICU近三年来要求换岗以及已经换岗的医生进行调查,分析换岗的原因。结果当前ICU医生要求换岗的原因依次为长期精神的高度紧张;不良的工作环境;超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悬殊的劳动付出与报酬。结论建议管理者采取提高医生待遇和心理素质,减轻ICU医生换岗意识,缓解ICU医生职业压力,稳定医疗队伍。

    作者:钱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宫外孕保守疗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宫外孕的保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常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0.05);研究组患者的盆腔包块消失、血β-HCG恢复正常及尿妊娠转阴等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0.05)。结论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采取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恢复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作者:贺冬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心肌梗塞尿激酶溶栓后致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患者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静脉溶栓疗法近年来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抢救措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挽救濒死的心肌,使坏死范围缩小,改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再通率高[1]。而且,静脉溶栓治疗方法简单,容易实施,费用低廉,容易推广[2]。

    作者:胡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析以及疗效影响,并分析出其应用价值。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一年的时间内进行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病例数6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300例,对照组为30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一定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服务以及以及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之后,术后的满意程度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都比对照组更好。结论使用护患沟通性语言的护理服务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凤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无缝隙心理护理对提高喉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观察

    当人长期处于悲观、厌世、绝望等负面情绪时,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紊乱,使机体的防御机制降低,从而加速了癌细胞的分化。患者由于癌症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反应,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癌症患者的护理重中之重。

    作者:姚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在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中DSA图像的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在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中对DS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图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雄性滇南小耳猪12头运用介入法PTCA球囊堵闭LAD前后98个序列的图像资料,以优、良、差三个等级,分析操作环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图像质量优79序列,占80.7%;良12序列.占12.2%;差7序列,占7.1%。结论在动物实验的血管造影中影响图象质量主要是成像参数(图象采集频率、造影剂的量等)选择,动物的术前准备与体位,饱和性伪影的预防,噪声及技术人员(导管位置、图象后处理)的内在因数等都对保证动物实验过程中的DSA图像质量有控制作用。

    作者:杨维新;吕梁;李文佳;宋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慢性重症乙肝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院40例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用常规乙型肝炎病的治疗和护理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疗效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0.01);护理服务满意度中的乙型肝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护理计划实施总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0.01)。结论临床疗效的护理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非常明显的。

    作者: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43例报告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接骨板技术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内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通过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平均为(59.2±4.1)ml,手术时间平均为(58.7±3.2)min,住院时间平均为(8.5±1.2)d,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平均为(211.0±3.2)ml,手术时间平均为(89.4±1.1)min,住院时间平均为(13.1±0.9)d,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几率为4.65%,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几率为9.3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通过微创接骨板治疗的并发症比较少,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丁敬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农玉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及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及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情况分析。方法选择辖区内2012年1月~2014年2月的高血压患者2000例为调查对象,了解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及社会支持度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情况分析。结果大专以上学历程度、41~55岁及高社会支持度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明显较高(<0.05);高文化程度、年龄>65岁、高社会支持度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控制率明显较其他患者好(<0.05)。结论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社会支持度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良生活习惯控制有明显差异,应该给予针对性干预。

    作者:鄢廷栋;刘淑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临床输血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应用

    目的:分析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申请输血的5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iaMed微柱凝胶免疫卡对其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进一步鉴定与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者85例,阳性率为1.66%。其中女性61例,占71.76%,男性24例,占28.24%,有输血史或妊娠者76例,阳性率为2.67%,无妊娠或输血史者9例,阳性率为0.39%,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抗M抗体19例,占22.35%,抗E抗体15例,占17.65%,抗D抗体13例,占15.29%,抗C抗体8例,占9.41%,抗E抗体6例,占7.06%,抗S抗体3例,占3.53%,非特异性抗体21例,占24.71%。结论对临床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对阳性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叉配血试验,以选择匹配的血液,能够有效的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侯全斌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改良VAC法应用于急诊急慢性感染伤口中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改良后封闭式负压引流对急慢性感染的护理方法,以及其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慢性伤口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与治疗组,对参考组进行临床无菌治疗,对治疗组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疼痛以及愈合时间。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在各方面均优于参照组,明显看出VAC较临床无菌治疗更加有效,且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改良后的VAC能够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疼痛并且可以缩短愈合时间,较常规无菌治疗更加方便有效。

    作者:胡思琴;金素霜;钱俊涛;李孟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专业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强化中护理个案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专业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强化中护理个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护理专业的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应用护理个案,比较分析护理个案应用前后所选对象关于护理程序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和未应用护理个案比较,在教学中应用护理个案以后,91.1%的学生均可根据护理程序模式考虑和思考问题,学生整体护理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在整体护理能力强化中应用护理个案,可强化其整体护理意识,便于学生对护理程序模式的认识,继而进一步提高其整体护理能力。

    作者:方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脂肪肝患者胆囊切除后胰腺脂肪浸润超声表现的随访观察

    目的:观察与探讨超声检查脂肪肝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后胰腺脂肪浸润的随访情况。方法选取127例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胆囊结石患者75例,胆囊炎患者20例,胆囊息肉患者32例,超声检查脂肪肝程度与胰腺脂肪浸润程度,行胆囊切除术后,超声随访观察胰腺脂肪浸润的发展程度。结果超声随访结论脂肪肝程度可出现减轻或加重现象,较为明显的减轻组占比不高,仅为观察组的17%,无明显改变的占观察组78%,另有加重脂肪肝程度的占观察组5%。结论超声检查胰腺脂肪浸润程度与脂肪肝程度及胆囊存在与否有比较密切关系,对于临床治疗脂肪肝、预防胰腺脂肪浸润引起的其它相关疾病和异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昆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

    目的:分析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病理表现及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肺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6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检查表现,所有患者均行中医清肝引经汤加血府逐瘀汤治疗,总结其疗效。结果6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治愈,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胸部X线片或CT扫描提示双肺部均无明显异常,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清肝引经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肺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做到标本兼职,有效治愈经期咳血的临床症状,且治疗后无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文鹏;魏永敬;杨晓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处理复杂性胆囊三角的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处理复杂性胆囊三角的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33例存在复杂性胆囊三角患者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处理方法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33例存在复杂性胆囊三角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率为0,无1例发生胆管损伤和术后胆漏。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复杂性胆囊三角加以处理,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术中对胆管造成损伤的几率,降低中转开腹率。

    作者:葛卫红;胡建明;倪平华;危少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