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中DSA图像的质量控制

杨维新;吕梁;李文佳;宋巍

关键词:制备猪, 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在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实验中对DS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图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雄性滇南小耳猪12头运用介入法PTCA球囊堵闭LAD前后98个序列的图像资料,以优、良、差三个等级,分析操作环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图像质量优79序列,占80.7%;良12序列.占12.2%;差7序列,占7.1%。结论在动物实验的血管造影中影响图象质量主要是成像参数(图象采集频率、造影剂的量等)选择,动物的术前准备与体位,饱和性伪影的预防,噪声及技术人员(导管位置、图象后处理)的内在因数等都对保证动物实验过程中的DSA图像质量有控制作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疼痛点局部施行刺络拔罐方法,隔日治疗一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痊愈23例(53.5%),显效12例(27.9%),有效5例(11.6%),无效3例(6.9%),总有效率93.0%,治疗前后VAS比较,<0.01。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便、有效、安全。

    作者:任永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诊护士职业损伤与防护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护士,在患者病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常常无法避开周围潜在的一些未知危险,对于急诊护士来说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是必须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彩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多种不同种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水平的差异,揭示TNF-α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2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中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不同种类冠心病患者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实验结果表明ACS患者和SAP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分别为(1.71±0.51)ng/ml和(1.34±0.48)ng/mL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9±0.34)ng/ml。并且组间统计学分析,均<0.05,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根据本实验发现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血清中TNF-α浓度进行监测,可以预知ACS的发生发展。

    作者:陈景燕;黄斌;马胜超;姜怡邓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云南省医院2008~2014年工作负荷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各医院诊疗人次、出院人数以及医师每日担负的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的动态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4年云南省各医院的诊疗人次、出院人数以及医师每日担负的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进行分析。结果云南省各医院2008~2014年诊疗人次年平均增长9.68%,出院人数年平均增长14.71%;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年平均增长2.84%,每日担负住院床日年平均增长4.16%。结论2008~2014年云南省各医院医师的工作负荷逐年增加。

    作者:罗艳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呼吸机在临床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机在临床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方式。方法基于2013年3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不应用呼吸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呼吸机,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实时的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血氧含量、血压、心率、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4.29%(33/35)。结论呼吸机在临床呼吸衰竭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合理的、科学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

    作者:刘玥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诊外伤清创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清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急诊创伤清创患者3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以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的心理情绪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的错误率,投诉率。心理护理组与抑郁,焦虑,紧张,恐惧,怀疑。结果心理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0.05)。心理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率,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急诊创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涂仁娜;谭论;薛小琴;陈玮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舒适护理,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后总的不良反应率16.12%低于对照组的58.06%,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74.20%。研究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6.7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臭氧自血疗法治疗心肌炎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后,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曲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100例实习生,根据带教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方式,试验组给予新型带教方式,对比两组实习生的临床基础护理操作及理论考核情况。结果试验组实习生临床护理操作总合格率(98.00%)、护理理论合格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习生临床护理操作总合格率(62.00%)、护理理论合格率(72.00%),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开展新型带教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基础操作水平,使学生受益匪浅,值得推广。

    作者:孙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对肝胆结石病普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肝胆结石病患者采用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4例肝胆结石病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选择精准肝切除方法治疗)和对照组(选择非规则性肝切除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并且对比统计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更长(<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腹腔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患者结石清除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81%),实验组患者结石复发率(7.1%)、并发症发生率(9.5%)明显低于对照组19%、26.2%,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胆结石病患者采用精准肝切除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干净,可有效避免术后体内遗留结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

    作者:张金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静脉留置针运用于门诊小儿输液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儿分为静脉留置针组(n=50)和钢针组(n=50),对比两组患儿的第1次穿刺时间、第2d穿刺或接瓶时间、输液结束处置时间、重复穿刺、液体外渗情况以及两组家属的满意度。结果静脉留置针组第2d穿刺或接瓶时间、输液结束处置时间、重复穿刺、液体外渗例数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优于钢针组(<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第1次穿刺时间没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门诊小儿输液中留置针可有效的减少穿刺时间,减少重复穿刺、液体外渗次数。

    作者:格尔丽;齐娜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二维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速率愈加迅速,各种技术类型的兴起正推动各个行业进行深入改革,医院信息系统改革尤其突出。文章选择二维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为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首先介绍二维码技术在患者身份识别程序中的应用,其次介绍二维码技术在用药管理环节中的使用,后从二维码技术在检验资料管理中的应用及二维码技术在手术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期待通过完善二维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日后医院信息系统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刘盈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不同手术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照

    目的:对照分析不同手术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以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双乳基本对称率,切口瘢痕可接受率,伤口甲级愈合率,乳头乳晕感觉正常率,复发率。结果两组双乳基本对称率,切口瘢痕可接受率比较,<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钦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宫外孕保守疗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宫外孕的保守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常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0.05);研究组患者的盆腔包块消失、血β-HCG恢复正常及尿妊娠转阴等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0.05)。结论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采取联合用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恢复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重大。

    作者:贺冬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左乙拉西坦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用于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疗效、家属预防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董茂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43例报告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接骨板技术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内固定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通过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平均为(59.2±4.1)ml,手术时间平均为(58.7±3.2)min,住院时间平均为(8.5±1.2)d,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平均为(211.0±3.2)ml,手术时间平均为(89.4±1.1)min,住院时间平均为(13.1±0.9)d,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几率为4.65%,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发生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几率为9.3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通过微创接骨板治疗的并发症比较少,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好,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丁敬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分析

    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移动医疗服务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本文就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并探讨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前景,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今后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发展,并充分发挥出其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2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4%、92.1%、2.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82.1%、8.5%,两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莫西沙星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黄良;余伟;敖红丽;戴华龙;高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疗效评估报道

    目的:分析探讨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只要肾炎康和依那普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给药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照组患者则单独给药依那普利。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化指标的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治疗之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的含量得到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肾有效血流量(ERPF)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减轻对肾脏的伤害、保护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对他们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门诊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60岁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等指标的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4项指标的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后的组内和护理后的组间差异均显著(<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两组随访比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管理影响

    目的:探讨上门随访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电话随访;干预组进行上门随访。对两组个案进行症状管理、情绪管理、副作用管理、危险行为管理等,利用BPRS、CGI-SI、PSP量表对干预前后不同阶段进行评定。结果上门随防组在上门随访1年、1年3个月、1年6个月,干预组BPRS、CGI-SI、PSP量表评定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上门随防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管理可行有效。

    作者:丁寒琴;何夏君;崔虹;欧婉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