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循证护理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作用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应用胸乳径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各方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循证护理对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管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5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回顾2014年8月~2015年5月就诊5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护理及疼痛干预后,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早期、及时的手术治疗加科学的护理,提高了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康复早,花费少。
作者:梁洁莉;李吉英;靳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综合医院498例急性中毒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了解其血清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急诊入院的急性中毒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查心肌酶五项(AST、CK、CK-MB、LDH、α-HBDH)、胆碱酯酶、血、尿淀粉酶、转氨酶。并1次/d监测至症状明显好转,观察上述酶学改变及改变程度与中毒的毒物类别、病情、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498例患者心肌酶五项改变的有468例,占93.98%;血尿淀粉酶改变的有146例,占29.32%;转氨酶改变的有266例,占53.41%;胆碱酯酶改变33例,占6.63%。患者酶学改变越明显,病情越重,住院时间越长。结论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与酶学改变程度相关;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与酶学改变的种类相关;酶学变化程度与中毒的毒物类别相关;酶学变化程度与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相关。
作者:魏明龙;杜玉华;曲大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目前在临床上肿瘤内科患者出现跌倒症状的原因,并分析出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肿瘤内科患者48例,对于所有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方法。结果对于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在临床出现跌倒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因素、疾病因素以及药物的相关因素等。结论对于肿瘤内科的住院患者,可以对于患者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这对于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正常护理以及身体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在儿科,服务对象不仅是儿童,大多数治疗和护理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一旦孩子生病,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实行的50例胆囊切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情况,同时治疗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进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腹痛腹胀的发生率分别为12.0%和40.0%,治疗组的术后腹痛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患者胃肠运动功能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机体早日康复。
作者:洪港;于福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I期愈合率、肩关节功能恢复率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有利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阴道彩超在瘢痕子宫妊娠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分别采用腹部彩超检查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楚地显示病灶与周围血流关系,临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检查,为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是瘢痕子宫妊娠临床诊断的首先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晓霞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8例阑尾炎的术前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阑尾炎诊断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70例,阑尾穿孔、坏死25例;慢性阑尾炎5例;漏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伴右侧输卵管妊娠1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炎63例(考虑病理分型困难),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2例,阑尾炎伴周围炎45例,阑尾穿孔18例,阑尾炎诊断符合率<100%,但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1%,阑尾炎伴周围炎64%,阑尾穿孔72%,其余数据因分型困难无法统计。结论超声对辅助临床诊断阑尾炎有较高价值,但对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声像图缺乏特异性。
作者:戴卫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6月119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发生并发症的38例患者。结果38例患者中15例行Bil rothI式,Bil rothⅡ式23例。其中胃排空障碍10例、吻合口瘘3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消化道出血6例、梗阻9例、胆汁返流4例、倾倒综合征4例。结论 BⅡ式比BI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0.05)。其中有术后的正常表现,但术式不合理、操作不当、术中损伤、术后处理等都是重要因素,是预防重点。
作者:许家骝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总结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因素、临床治疗以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75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75例脑出血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其中治愈56例,好转11例,有效率占89.3%;加重8例,占10.7%。结论对于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适时更换气管套管,及时化痰、排痰,针对性选用抗生素,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脑出血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吴祥奎;冒惠;宋艳妮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使人们的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在不断增强。医疗护理工作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除去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是医学领域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就加强护理管理中的法律意识进行了分析。
作者:才晓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心病合并支气管狭窄的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13例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的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促进疾病痊愈的佳护理措施。通过改善治疗环境、正确用药、病情观察、改善呼吸功能、合理饮食多个方面给予精心护理。结果经重症监护、抗感染治疗、维护心功能等治疗,4例患儿肺炎经保守治疗后控制,并成功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治疗,6例行无创呼吸机辅助,2例患儿行有创呼吸机辅助,1例患儿术后死亡。结论婴幼儿先心病合并支气管狭窄的重症肺炎,经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莎莎;李筠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陕西省大荔县布鲁氏菌病的疫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的防治对策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网络系统导出陕西省大荔县2009~2013年布病病例数据库,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和Excel2003软件整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共报告布病病例363例,年均发病率为9.81/10万,无死亡病例。结论我县布病发病率由2009年的讨论院从2009~2013年7.7/10万上升到2013年的20.7/10万。布病疫情逐年呈上升趋势,25岁~55岁为该病特征人群,严重影响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严虹;冀碧琴;何满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2例(单纯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一般健康状况(81.0±4.2)、生理职能(80.1±3.6)、生理功能(79.1±4.3)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经研究发现患有慢性心脏衰竭病症的人生活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通过对护理干预措施的适当使用,患有慢性心脏衰竭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刘晓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在治疗开放性掌指(趾)骨折骨缺损时,通常采用的是早期骨移植方法,通过对该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深度分析其疗效成果。方法选取50例患有骨折骨缺损的患者,对其中30例进行早期的自体骨移植方法[1]。保持比例在总人数中占60%,对剩余的患者采取骨移植后,再加入邻位皮瓣移植。在一期手术治疗过后,对前30例进行清创并植骨。后20例等待10d左右再闭合伤口并植骨。并且,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发放满意表,分析其对疗效的满意程度。结果6个月之后,通过随访发现参与研究的50例患者中,只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情况,通过及时治疗,也得到治愈。其余49例都处于治愈状态。治愈治愈时长在14~30w,平均时长为25w。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为96%。结论治疗开放性掌指(趾)骨折骨缺损,采取早期骨移植的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且在患者群体当中易被接受。
作者:谢小云;陈航娇;李晓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TGF-β2对HLEC发生内质网应激及凋亡的影响,为探讨白内障发生的机制及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epase-3以及ERS标志性分子GRP78和Hrd1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随TGF-β2浓度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组HLEC的存活率降低,caspase-3和GRP78的表达升高,Hrd1的表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TGF-β2对HLEC存活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显著增强。TGF-β2通过升高HLEC中caspase-3的表达,导致HLEC发生凋亡。 TGF-β2通过升高HLEC中GRP78,降低Hrd1的表达,诱发ERS的产生。
作者:王尧;宁宏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无肌松TCI瑞芬太尼与有肌松药在麻醉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观察。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中选取80例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在无肌松TCI条件下进行瑞芬太尼的麻醉插管,对照组则进行有肌松药琥珀胆碱的麻醉插管。对两组患者的插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麻醉之前相比,两组患者在麻醉后2min的血压和心率具有较为显著的降低,<0.05;但是在插管后的1min内出现升高现象,不过和基础值的差异不明显,在插管后的3min和5min,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归于平稳状态,两组之间所具有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与麻醉插管中肌松药琥珀胆碱的应用相比,在无肌松TCI条件下应用瑞芬太尼同样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
作者:乔兴;柳锐;张爱军;何仁虎;张晓辉;周磊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产科护理风险案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妇产科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和孕产妇护理三个品管圈活动小组,然后就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孕产妇满意度和孕产妇知识掌握率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以后,胸牌丢失和手圈丢失等情况的发生率较之品管圈活动前有了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较品管圈活动之前也有显著的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柴油(<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作用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能够在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作者:谢文芬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并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社区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洪利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